同位素內標-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果蔬中41種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
本文選題:Qu + ECh; 參考:《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建立同位素內標-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測定果蔬中41種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的方法。方法樣品用Qu ECh ERS法提取后,引入分析保護劑,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結果 41種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在0.10~4.0μg/ml范圍內線性相關系數(shù)在0.992~0.999之間,方法定量限在0.002 mg/kg~0.023 mg/kg,加標回收率為69.1%~115.1%,相對標準偏差為2.6%~9.7%。結論本法操作簡便、結果準確、靈敏度高,可滿足果蔬中41種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的檢測要求。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41 organochlorine and pyrethroid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isotope internal standard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qu ECh ERS, and the analytical protectants were introduced and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 Results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41 organochlorine and pyrethroid pesticide residues in the range of 0. 10 渭 g/ml was 0. 992 鹵0. 999, the quantitative limit was 0.002 mg/kg~0.023 mg / kg, the recovery rate was 69. 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2. 6%.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and sensitiv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41 organochlorine and pyrethroid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類號】:TS255.7;O657.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擬除蟲菊酯發(fā)展30年學術研討會在寧召開[J];現(xiàn)代農藥;2003年06期
2 王治浩;;擬除蟲菊酯學術討論會在南京召開[J];化學通報;1979年04期
3 Masachika Hirano;侯孝勛;;一類新的具有強擊倒活性的擬除蟲菊酯[J];農藥工業(yè)譯叢;1980年05期
4 M.Elliott;N.F.Janes;陳光沛;程國侯;;合成擬除蟲菊酯——一類新殺蟲劑[J];農藥工業(yè)譯叢;1980年06期
5 盛伯梁;新的擬除蟲菊酯殺孑孓劑及對非靶子生物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81年01期
6 玄丞培;蔣伯誠;;具有擬除蟲菊酯活性的肟醚類化合物[J];農藥譯叢;1981年06期
7 勝田純郎;葉瑞芳;黃潤秋;;日本擬除蟲菊酯研究開發(fā)一百年[J];農藥譯叢;1983年03期
8 周啟t;擬除蟲菊酯分析方法的研究[J];農藥;1985年01期
9 李少陵;擬除蟲菊酯及在糧倉的應用前景[J];糧食加工;1986年03期
10 Yoshimi Yamada;Toshihiko Yano;Nobushige Itaya;孫越;;有機硅擬除蟲菊酯的合成和殺蟲活性[J];農藥譯叢;198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謝麗瓊;盧澤楷;;一種新型擬除蟲菊酯化合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5年
2 曹宏;盧勝梅;胡利明;周寶晗;劉釗杰;;新型含磷擬除蟲菊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第六屆全國磷化學化工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陳天文;陳國南;;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擬除蟲菊酯農藥殘留[A];第十五次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文集(下冊)[C];2005年
4 張進琪;鄒惠仙;陸征;朱鳳;鮮啟鳴;;酶聯(lián)擬除蟲菊酯前體物的合成[A];第三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4年
5 任海兵;楊繼生;;天然大分子制備擬除蟲菊酯微膠囊[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北京朝陽醫(yī)院職業(yè)病與中毒醫(yī)學科 郝鳳桐;蚊香致癌 證據(jù)不足[N];健康報;2010年
2 何志勝;擬除蟲菊酯[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3 李奇林 廣州南方大學珠江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醫(yī)師余素明 解放軍304醫(yī)院兒科副主任;小心殺蟲劑傷人[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4 王晨;驅蚊產品不可能完全無害[N];西部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薛斌;殺蟲劑及中間體的熱化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茹晶;土壤擬除蟲菊酯暴露對蚯蚓的毒性效應研究[D];沈陽大學;2016年
2 余桂春;擬除蟲菊酯多殘留酶聯(lián)免疫檢測方法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1年
3 陸e,
本文編號:18459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84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