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論文 >

氣相中La催化乙烯脫氫及碳-碳鍵偶合的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17 14:41

  本文選題:密度泛函理論 切入點:反應機理 出處:《化學通報》2017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論中的B3LYP方法研究了氣相中過渡金屬La在二、四重態(tài)勢能面上催化C_2H_4的反應機理。全參數(shù)優(yōu)化了二、四重態(tài)勢能面上各個駐點的幾何構型,同時對過渡態(tài)進行了頻率分析,使用內(nèi)稟反應坐標(IRC)方法驗證了過渡態(tài)的準確性,通過AIM理論和NBO分析方法對主要的駐點進行了鍵分析,并對~2IM1、~2IM3進行了態(tài)密度分析。結果表明,La與C_2H_4的反應存在兩種可能的路徑,反應在二重態(tài)勢能面上進行且均為放熱反應。鍵分析表明初始復合物中La與C_2H_4分子之間為共價作用。
[Abstract]:The B3LYP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s us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ransition metal La in gas phase catalyzed by C2H _ 4 on two and four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two and four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on each stationary point is optim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ition state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IRC) method. The main stationary points are analyzed by AIM theory and NBO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possible paths in the reaction between La and C _ 2H _ 4, which are both exothermic reactions on the doubl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The bon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La and C _ 2H _ S _ 4 molecules in the initial complex.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263023)資助
【分類號】:O621.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國才,李琮,謝笑天,陶建民,李國寶;密度泛函理論中的界限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2 李國寶,遲紹明,方芳,田國才,陶建民;密度泛函理論中的界限研究[J];云南化工;2003年03期

3 黎樂民;;密度泛函理論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J];科學觀察;2007年02期

4 劉俊婉;;密度泛函理論 數(shù)據(jù)聚焦分析[J];科學觀察;2007年02期

5 王可,王淑梅,于養(yǎng)信,高光華;用密度泛函理論預測帶電半透膜性質[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9期

6 李震宇,賀偉,楊金龍;密度泛函理論及其數(shù)值方法新進展[J];化學進展;2005年02期

7 張家虎;王秀軍;;統(tǒng)計方法在提高密度泛函理論準確性的研究進展[J];分子科學學報;2009年04期

8 賈秀華;魯玉祥;齊國梁;;密度泛函理論在催化領域的應用[J];石油化工;2009年09期

9 任潔;劉旭峰;郭俊旺;;苯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10 唐海榕,范康年,鄧景發(fā);碘和氧修飾銀(110)表面對甲醇吸附的影響——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研究[J];化學學報;200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忠志;;概念密度泛函理論的化學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輝;黃永民;劉洪來;;基于狀態(tài)方程的動態(tài)密度泛函理論[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化學熱力學和熱分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小童;李生華;龐思平;于永忠;羅運軍;;高氮含能材料3,6-二硝基-1,2,,4,5-四嗪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A];2007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論文集[C];2007年

4 李佳;姚建華;;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2,4-二氯苯氧乙酸水解機理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5 林冰;王一波;胡宗超;;親金屬效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A];大環(huán)化學和超分子化學研究進展——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二屆大環(huán)第四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6 劉秀敏;黃逸凡;吳德印;任斌;田中群;;對巰基苯胺分子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7 顧芳;洪曉鐘;李江濤;王云明;張雅楠;;受限空間內(nèi)氫鍵流體相平衡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5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中的理論問題[C];2013年

8 龔學慶;張潔;Fendy Chen;尹麗麗;王海豐;胡佩君;盧冠忠;;稀土催化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高艷蓬;安太成;趙存元;李桂英;;鄰苯二甲酸酯深度氧化降解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A];第十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盧彥霞;王文亮;王渭娜;;CH_3SS+HO_2/DO_2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俊鳳;過渡金屬鐵/鉬/鉑活化C-H和O-H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劉闖;二氧化碳參與的羧化及與環(huán)氧烷烴共聚反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3 羅根;三核金屬烷基化合物及氫化物協(xié)同活化化學鍵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羅倫;鐵配合物電子結構及其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5 汪洋;路易斯酸/堿催化[n+2]環(huán)化、C(sp~2)-C(sp~3)鍵活化和氨基甲;磻獧C理的理論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6 陳思;鐵配合物的電子結構、反應機理及絡合氮氣的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張文斌;幾類多重鍵化合物的結構與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李吉來;幾類重要鹵素原子自由基—分子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李昕;光電功能銥配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家旭;幾種重要自由基與二氧化氮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峰;卟啉及其衍生物敏化劑性能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5年

2 李萍;甲烷在鎳、鈀、鉑金屬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3 常貽文;二氧化碳和水的結晶行為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翟富萬;六卟啉[1.0.1.0.0.0]及其衍生物與錒系酰離子間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策;金屬摻雜與負載型鈰基催化劑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6 程璐;小分子在Cu_2O、Ag_2O和Au_2O表面反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7 趙博;改性ZSM-5分子篩上甲醇制烯烴部分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8 楊金周;Ni/ZrO_2催化CO甲烷化反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9 賈惠琳;CY摻雜團簇的相對論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10 陳斌;光催化劑BiVO_4摻雜改性及晶面活性調控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D];福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252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6252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0b4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