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微乳法制備均一性水滑石及其在化學發(fā)光分析的應(yīng)用
本文關(guān)鍵詞:反相微乳法制備均一性水滑石及其在化學發(fā)光分析的應(yīng)用 出處:《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反相微乳 均一性 水滑石 化學發(fā)光
【摘要】:化學發(fā)光分析方法由于其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儀器設(shè)備簡單和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等優(yōu)點而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yīng)用。然而,較低的發(fā)光強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分析化學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近些年,有關(guān)于納米材料增敏化學發(fā)光的研究和探討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反相微乳法作為一種新型的無機納米材料制備方法能夠可控地合成粒徑均一的納米材料,并提高材料的應(yīng)用性能。本論文通過反相微乳法可控地合成尺寸均一的水滑石納米材料并用于增敏化學發(fā)光反應(yīng)。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包括以下兩個部分:1、以水滑石增敏魯米諾-過氧化氫化學發(fā)光體系為例,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備了均一性不同的水滑石,首次探討了納米材料尺寸均一性對化學發(fā)光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水滑石的均一性對魯米諾-過氧化氫化學發(fā)光反應(yīng)體系的增敏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均一性好的水滑石由于具有更多的催化活性位點而更有利于增敏化學發(fā)光反應(yīng),并且在檢測人體血漿樣品中的葡萄糖含量時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均一水滑石增敏發(fā)光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同樣適用于其他發(fā)光體系(例如:過氧亞硝酸化學發(fā)光體系)。這些實驗結(jié)果表明,納米材料均一性依賴的化學發(fā)光具有通用性。2、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尺寸均一的水滑石納米材料并用于吸附磺基羅丹明101(S101)染料分子,所建立的S101@LDHs反相微乳體系能夠顯著地增敏草酸酯-過氧化氫化學發(fā)光體系。通過XRD、DLS、TEM、UV-vis、熒光偏振以及熒光壽命等手段表征和探究了增敏機理,并且該體系能夠用于檢測生物流體中的巰基氨基酸。
[Abstract]: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pplied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wide linear range, simple instrument and easy automation. The low luminescence intensity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o some extent. As a new preparation method of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re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 nano-materials with uniform particle size in a controllable way. In this thesis, homogenous hydrotalcite nano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in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and were used to sensitiz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1. The hydrotalcite with different homogeneity was prepared by re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with the example of hydrotalcite sensitized Luminol and hydrogen peroxide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The effect of size uniformity on chemiluminescence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homogeneity of hydrotalci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nsitizing the luminol hydrogen peroxid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system. The hydrotalcite with good homogeneity has more catalytic active sites, so it is more favorable to sensitiz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And in the detection of human plasma samples of glucose content is also very good results. The phenomenon of homogeneous hydrotalcite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reaction is also suitable for other luminescent systems (e.g. peroxynitrite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Homogenously dependent chemiluminescence (CL) of nanomaterials is universal. The homogenous hydrotalcite nano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in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and used to adsorb sulfonyl rhodamine 101 (S101) dye molecules. The reverse microemulsion system of S101 @ LDHs can significantly sensitize oxalate-hydrogen peroxide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lifetim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ensitizing and the system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mercapto amino acids in biological fluid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57.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席歡,何靜,EvansD.G,段雪;層板剝離水滑石的制備及影響因素[J];無機化學學報;2004年10期
2 景曉燕,鄭崇輝,王慧穎,王君,張密林;水滑石類化合物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應(yīng)用科技;2004年10期
3 姚銘,申震,杜莉珍,王凱雄;水滑石類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yīng)用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2004年04期
4 張國強;楊樂夫;方榮謙;郭德波;蔡俊修;;不同制備方法對水滑石性質(zhì)的影響[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5 黃中子;張文啟;劉勇弟;唐博合金;朱勇杰;;水滑石對水中磷的吸附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水處理技術(shù);2010年08期
6 趙寧;廖立兵;;水滑石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應(yīng)用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1年S1期
7 魏曉毳;;水滑石類化合物的應(yīng)用研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1年11期
8 薛紅丹;柏永清;王甫麗;劉樸;王克;;水滑石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及其制備方法[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周良芹;付大友;袁東;;水滑石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10 宋玉林;;精細化工新材料——水滑石[J];沈陽化工;199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琦;劉新海;李一波;劉玉林;;水滑石類化合物的應(yīng)用研究進展[A];2014年中國非金屬礦科技與市場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4年
2 張文會;何靜;錢振義;段雪;;鎳鈦水滑石的制備和表征[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張慧;鄒亢;郭少環(huán);段雪;;大粒徑磁性水滑石的結(jié)構(gòu)、形貌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4 舒心;張文會;高繁星;何靜;;鎳鈦水滑石的合成及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5 倪哲明;姚萍;胥倩;王巧巧;;鈣鋁水滑石的主客體作用力[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孫智勇;靳蘭;衛(wèi)敏;段雪;;染料小分子插層水滑石的制備及可控性熒光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蘇繼新;王仲鵬;聶玉倫;牟真;蔣政;郝鄭平;;鑭摻雜水滑石材料的熱分解過程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稀土催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陶玉妃;楊菁;朱建華;;水滑石改性二氧化硅:苯酚吸附新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吳曉妮;;水滑石類化合物在催化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A];第七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shù)及應(yīng)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陸軍;閆東鵬;段雪;;水滑石客體層間排布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理論化學方法和應(yīng)用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李麗云 通訊員 唐曉偉;藥物效力“導航儀”說了算[N];科技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明;水滑石拓撲轉(zhuǎn)變與雙金屬催化材料的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及性能強化[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2 滕旭;基于水滑石納米材料增敏的過氧亞硝酸體系化學發(fā)光行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張曉菲;氨基酸的催化機理和水滑石限域作用的理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4 關(guān)山月;水滑石插層材料在生物成像和癌癥治療領(lǐng)域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5 趙曉非;水滑石向復合金屬氧化物的轉(zhuǎn)晶機制及相關(guān)產(chǎn)物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6 譚琦;納米水滑石的機械力化學/晶化法合成及其應(yīng)用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7 楊淼森;中空水滑石納米結(jié)構(gòu)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8 杜隆超;聚合物/水滑石類層狀雙氫氧化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和結(jié)構(gòu)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6年
9 薛繼龍;水滑石材料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劉芳;水滑石納米材料催化化學發(fā)光及其分析應(yīng)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春娟;鎳鈷鋁三元水滑石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2 熊亮;水性聚氨酯/水滑石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旭;水滑石類層狀化合物的制備、微分析及應(yīng)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薛曉宇;復合型插層水滑石熱穩(wěn)定劑制備及穩(wěn)定PVC熱機理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shù)大學;2015年
5 王彥彥;Pt納米晶/水滑石催化劑制備及其對α,β-不飽和醛加氫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6 張笑宇;銅基水滑石催化劑的制備及其苯酚羥基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7 童哲源;層狀復合金屬氫氧化物在中性介質(zhì)中電催化氧析出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8 李忠澤;高比表面積水滑石材料的宏量制備及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9 榮婉琪;水滑石及其插層材料對Co(Ⅱ)高選擇性傳感的研究及其應(yīng)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10 張曼琳;水滑石—碳量子點復合物的吸附及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70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37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