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勝利褐煤腐殖酸對煤平衡復吸水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內蒙勝利褐煤腐殖酸對煤平衡復吸水的影響
【摘要】:研究了褐煤中重要的成分腐殖酸對褐煤水分的影響。測定了內蒙勝利褐煤中腐殖酸含氧官能團的含量,并分析了褐煤、棕黑腐殖酸和殘余煤的等溫吸附和脫附曲線。通過Dent吸附等溫模型研究了褐煤和棕黑腐殖酸第一層吸附和第二層吸附。結果表明,勝利褐煤2/5羧基和1/5羥基是由腐殖酸提供的。棕黑腐殖酸相對褐煤孔徑和孔容較小,不利于水簇的形成。腐殖酸對褐煤的復吸水是不利的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計劃,2012CB214901)資助~~
【分類號】:TQ536;O636.9
【正文快照】: 中國褐煤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成本低廉,是中國煤炭資源開發(fā)利用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1]。但是它水分含量高、低熱值、易風化、易自燃[2-4],尤其水分含量高成為使用它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脫除水分,并控制水分復吸是褐煤高效利用的關鍵[5]褐煤表面豐富的極性官能團,例如羧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慶玲,曹利戈;煤的等溫吸附測試中數(shù)據(jù)處理問題研究[J];煤炭學報;2003年02期
2 于洪觀,范維唐,孫茂遠,葉建平;煤中甲烷等溫吸附模型的研究[J];煤炭學報;2004年04期
3 張群,楊錫祿;平衡水分條件下煤對甲烷的等溫吸附特性研究[J];煤炭學報;1999年06期
4 林臘梅;張金川;韓雙彪;朱亮亮;;泥頁巖儲層等溫吸附測試異常探討[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2年06期
5 ;等溫吸附法分離氖-氦-氮混合氣試驗技術總結報告[J];深冷技術;1977年05期
6 阮傳明;;高壓(容量法)等溫吸附試驗及其在煤層氣勘查中的重要意義[J];新疆有色金屬;2012年05期
7 馬東民;溫興宏;;無煙煤對甲烷等溫吸附解吸特性實驗研究[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7年02期
8 陳克山;;殼粉對水溶液中銅離子的等溫吸附研究[J];北方環(huán)境;2012年06期
9 李琳,張雁,蔡妙顏,李冰;新生固相在多組分液相中等溫吸附的數(shù)學描述[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10期
10 唐書恒,湯達禎,楊起;二元氣體等溫吸附-解吸中氣分的變化規(guī)律[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章明清;顏明娟;陳防;林瓊;陳子聰;李娟;;一個改進的土壤銨、磷和鉀等溫吸附新模型[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2 余維初;胡瓊;賴曉芹;肖想松;劉萬琴;;多功能煤層氣等溫吸附與鉆井液污染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2010年全國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云;王麗苑;何興華;王瑋;李彥鋒;;PS-TETA螯合樹脂吸附Cd~(2+)和Zn~(2+)的線性與非線性Langmuir等溫吸附線擬合:誤差分析[A];熱烈慶祝中國化學會成立80周年——中國化學會第16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柴新軍;張衛(wèi)鋒;陳佩杭;蔣富強;;紅壤吸附特性研究[A];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卓睿;熱作用及水分影響顧橋煤吸附甲烷的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曾智浩;三種土壤—鉬吸附/解吸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3 吳文忠;神東煤惰質組結構特征及其與CH_4、CO_2和H_2O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擬[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杰;重金屬汞在典型土壤腐殖酸上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謝江;CRI系統(tǒng)除磷機理及加強除磷型CRI系統(tǒng)構建[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95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9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