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血紅蛋白與氮氧化合物結構功能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人體血紅蛋白與氮氧化合物結構功能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人體血紅蛋白 氮氧化合物 高鐵血色原 鐵卟啉流失 高鐵血紅蛋白
【摘要】:血紅蛋白(hemoglobin,Hb)是存在于所有脊椎動物和部分非脊椎動物血液紅細胞中的呼吸蛋白,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向組織與器官運輸氧氣,以維持機體心血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而芳烴羥胺、硝基芳烴、以及烷基亞硝酸鹽等氮氧化合物,在機體內部會通過不同代謝反應機制與Hb發(fā)生相互作用,阻斷Hb的正常輸氧功能。本研究分別以苯基羥胺、三硝基甲苯、亞硝酸正丁酯為三種不同類型氮氧化合物的代表物,結合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學和X-射線衍射晶體學方法,研究它們與人體Hb的相互作用,為揭示這些氮氧化合物在生物體內的毒性機理,和相關藥物設計提供詳細的結構信息。苯基羥胺與人體Hb反應的吸收光譜顯示,苯基羥胺能將氧合血紅蛋白迅速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并進一步形成高鐵血色原。兩者反應衍生物的晶體結構顯示,苯基羥胺既誘使Hb γ亞基的血紅素輔基向球蛋白表面偏移(5 A),與遠、近端組氨酸同時綁定形成高鐵血色原;又對Hbβ亞基93位半胱氨酸進行化學修飾,使得其巰基上有疑似NO配體的綁定。三硝基甲苯與人體Hb反應的吸收光譜顯示,三硝基甲苯的還原衍生物能氧化脫氧血紅蛋白的血紅素輔基。而晶體結構顯示,該還原衍生物可引起Hbβ亞基血紅素輔基向亞基表面偏移。亞硝酸正丁酯與人體Hb反應的吸收光譜顯示,亞硝酸正丁酯可迅速氧化亞鐵血紅素輔基,此反應過程中其自身降解產生NO。而NO能綁定脫氧血紅蛋白的血紅素輔基,生成易被氧氣氧化的Hb(NO)衍生物。綜合以上研究表明,苯基羥胺、三硝基甲苯、亞硝酸正丁酯可通過不同反應機理,與Hb發(fā)生相互作用,抑制Hb的正常輸氧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9.73;TQ460.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И.Я.西加勒;胡學平;;鍋爐煙氣中氮氧化合物的測定[J];吉林電力技術;1980年01期
2 蔣達民;陸士勤;;氮氧化合物有害氣體的處理[J];機械制造;1981年11期
3 蔣金玉;;氮氧化合物玻璃的制造[J];玻璃纖維;1982年02期
4 危紅;;去除燃煤產生的氮氧化合物[J];上海環(huán)境科學;1989年09期
5 畢永偉;吳保明;包恒亭;;淺談二氧化碳生產中氮氧化合物的處理[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5期
6 E.H.什杰恩;胡蔭平;;測定煙氣中氮氧化合物含量的各種方法的對比試驗[J];吉林電力技術;1980年01期
7 邵增雄;;暴露NO_2小鼠血液中的NO_2~-和NO_3~-[J];鐵道勞動衛(wèi)生通訊;1982年03期
8 張曉烈;氮氧化合物──廚房里的隱形“殺手”[J];勞動安全與健康;1998年07期
9 張洪君;吉勇;鄧賢文;譚宏林;;氮氧化合物廢氣的綜合治理[J];廣州化工;2014年08期
10 周雪銘;車用汽油機氮氧化合物排放成因的模糊聚類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燕;陳溫良;藺躍宏;;一種新開發(fā)研究的鋁氮氧化合物電容器簡介[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雅民;煙花鞭炮絢爛背后有隱憂[N];天津日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文娟;人體血紅蛋白與氮氧化合物結構功能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2 王輝;無金屬參與雜芳氮氧化合物的二聚化和磷酯化反應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3 許鐵夫;船用柴油機污染物生成、模擬計算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4 梁笑麗;β-二酮類吡啶氮氧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與結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59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5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