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體結構對錫鐵負載型催化劑脫硝性能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載體結構對錫鐵負載型催化劑脫硝性能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載體結構 脫硝 負載型催化劑 選擇性催化還原
【摘要】:利用凹凸棒土(ATP)、活性炭(AC)、介孔硅(MCM-41)、二氧化鈦(TiO_2)這4種孔結構不同的載體,通過水熱法制備了以Fe2O3為催化劑主活性組分、SnO_2為輔活性組分的錫鐵負載型催化劑。催化劑的微觀結構通過BET和SEM測試,并在催化劑評價裝置中模擬煙氣組成,考察錫鐵負載型催化劑在反應溫度為80~280℃、脫硝空速為32000~48000h 1范圍內的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性能。同時考察了SO_2與H_2O對1/2Sn Fe/ATP催化劑的影響。實驗表明,載體可能為催化劑提供大量Br?nsted酸性位點,有利于反應氣體吸附。1/2Sn Fe/ATP催化劑表現(xiàn)出最佳的SCR脫硝性能,在200℃時實現(xiàn)最高96.4%的NO轉化率,而且由其抗硫性及其抗水性實驗表明:SO_2單獨作用于催化劑時,脫硝效率降低遲緩,切斷二氧化硫后仍能恢復到85%以上。同時加入水和二氧化硫后,將會導致脫硝效率急劇下降。停止加入后,催化劑效率又開始慢慢恢復,效率可以恢復達到70%以上。
【作者單位】: 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鹽城工學院;
【關鍵詞】: 載體結構 脫硝 負載型催化劑 選擇性催化還原
【分類號】:O643.36
【正文快照】: 近年來全球環(huán)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其中氮氧化物(NOx)是一種重要的大氣污染物[1],作為應對措施之一的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由于脫硝效率較好,成為了目前脫硝技術的主流[2]。煙氣在經(jīng)過除塵器和脫硫之后溫度會大幅下降,無法滿足常用商業(yè)催化劑的最佳活性溫度窗口范圍,需要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筠,張力,陳秀華,廖世健,郭和夫;乙丙共聚高效負載型催化劑的改進[J];催化學報;1984年04期
2 盛太成;;負載型催化劑的表面氫溢出效應[J];石油煉制與化工;1985年06期
3 張書笈,方延銓,趙維君,李曉飛;乙醇羰化反應負載型催化劑的研究[J];燃料化學學報;1989年04期
4 許學翔;程薇;宗明生;紀洪波;時曉嵐;景振華;;負載型二(2-乙;-1-萘酚氧基)二氯化釩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反應[J];石油化工;2007年03期
5 葉沖;姜敏;張強;劉茜;周光遠;;合成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負載型催化劑鈦酸四丁酯/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J];應用化學;2013年01期
6 秦張峰;孫予罕;李永旺;陳誦英;;濕浸法制備活性組分非均勻分布負載型催化劑過程的計算機模擬[J];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1991年04期
7 鄧存;;單層分散閾值和負載型催化劑的閾值效應[J];化學通報;2007年12期
8 王瑩;張娟;;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表征及在水處理中的應用[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9年04期
9 孫予罕,李永旺,陳誦英,彭少逸;專家系統(tǒng)方法選擇負載型催化劑的溶液浸漬制備的參數(shù)[J];催化學報;1993年04期
10 郝強,哈成勇,劉治猛;稀土及其負載型催化劑催化松香酯化動力學規(guī)律研究[J];廣州化學;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亮;尚會建;楊立彥;王麗梅;允川;蔣梁鶴;鄭學明;;負載型催化劑活性組分在載體表面單層分散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趙先亮;;聚胍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水相中的Knoevenagel反應[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3 張磊;崔元臣;;PVC-TETA-Pd對Heck反應的催化性能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4 李曉紅;李文英;馮杰;謝克昌;;負載型催化劑用于二氧化碳低溫氧化乙苯脫氫反應研究[A];第九屆全國化學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董林;萬海勤;劉斌;高飛;陳懿;;負載型催化劑的表面相互作用及其在大氣分子污染物(NO、CO)消除中的應用基礎研究[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催化與環(huán)境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張磊;崔元臣;徐蕊;劉廣輝;;PVDC-DTA-Pd對Heck反應的催化性能研究[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7 程彥虎;謝鵬飛;華偉明;樂英紅;高滋;;ZSM-5酸性對負載型催化劑丙烷脫氫的影響[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薛屏;;LaFeO_3在不同載體上負載效應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進;負載型SalenCr~ⅢC1催化劑的制備及用于CO_2與環(huán)氧化合物的共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任開路;負載型催化劑體系在芳環(huán)親電取代反應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3 王曉棟;超臨界流體制備負載型催化劑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彭琥;苯加氫制環(huán)己烷的超細鎳基負載型催化劑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王敏;膨潤土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及催化有機反應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雅哲;微球硅膠為載體的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及苯羥基化工藝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越;負載型催化劑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水楊酸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8 王盈盈;負載型催化劑Ag/Al_2O_3和Pd/Al_2O_3低溫催化尾氯脫氫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9 董亞麗;釕鉑負載型催化劑上NO的反應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李忠;負載型催化劑Ni-Co-P的制備及釋氫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08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10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