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納米材料電化學生物傳感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孔碳納米材料電化學生物傳感性能研究
【摘要】:碳納米材料的飛速發(fā)展已經(jīng)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多孔碳材料因其具有大量的孔,高的表面積以及獨特的結構,而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水的凈化、催化劑載體、電容器和燃料電池中。最近幾年多孔碳材料被成功地應用于電催化領域,并且獲得了較好的分析結果。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論文詳細研究了兩種新型多孔碳材料的電化學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通過自組裝方法和溶液生長過程合成了一種新型的介孔碳纖維(MCF),并用差分脈沖伏安法,將MCF改性的玻碳電極(MCF/GCE)用于同時檢測四種DNA堿基(鳥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與GCE相比,MCF/GCE顯著增強了峰值電流,降低了峰電位,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電化學活性。嘧啶堿基具有較高的氧化電位和較低的電子轉移動力,而MCF/GCE可以大大加速嘧啶堿基的電子轉移能力,實現(xiàn)了同時檢測四種堿基,并且檢出限低,選擇性高,線性范圍寬。更重要的是,MCF/GCE被成功用于檢測鯡魚精中的堿基,并獲得滿意的結果。此外,MCF/GCE展現(xiàn)出了高穩(wěn)定性和較好的重現(xiàn)性。MCF/GCE對嘌呤和嘧啶DNA堿基這些優(yōu)越的電性能為我們進一步研究DNA生物傳感器奠定了基礎。2.我們制備了左旋手性碳納米管(CCNT),利用羧酸兩性分子與吡咯單體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碳化溫度下,碳化自組裝的手性聚吡咯,合成了一系列的樣品,并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鏡(TEM)、氮氣吸附、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對這些化合物進行了表征。多巴胺(DA),抗壞血酸(AA),尿酸(UA),過氧化氫(H2O2)和NADH作為探針用來驗證新型碳納米管CCNT的電化學生物傳感性能。結果表明,對于上述分析物,CCNT能顯著降低其峰電位,增加峰電流,與普通碳納米管相比表現(xiàn)出更高的電催化活性。此外,文中針對BET表面積和不同碳化溫度下的N鍵類型(吡咯N、吡啶N、石墨化N)對分析物催化性能的影響進行了詳細論述,結果表明,CCNT-900具有最大的BET表面積,石墨化N含量最高,對上述分析物具有最好的電催化性能。CCNT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使其在未來的電化學生物傳感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多孔碳 納米復合材料 電催化 生物小分子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13.71;O657.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7
- 1.1 多孔材料10
- 1.1.1 多孔材料的分類10
- 1.2 多孔碳材料10-12
- 1.2.1 碳纖維(CF)11
- 1.2.2 碳納米管(CNT)11
- 1.2.3 有序介孔碳(OMC)11
- 1.2.4 多孔石墨烯11-12
- 1.3 多孔碳材料的制備12-15
- 1.3.1 活化法12
- 1.3.2 模板法12-15
- 1.4 多孔碳材料在電化學中的應用15-16
- 1.4.1 燃料電池15
- 1.4.2 電分析化學15-16
- 1.5 本工作的內容和意義16-17
- 第2章 新型介孔碳纖維修飾電極直接電化學測定DNA堿基17-29
- 2.1 前言17-18
- 2.2 實驗部分18-19
- 2.2.1 儀器和試劑18
- 2.2.2 MCF的合成和電極制備18-19
- 2.2.3 DNA樣品制備19
- 2.3 結果與討論19-28
- 2.3.1 MCF的表征19-20
- 2.3.2 電化學反應20-22
- 2.3.3 G和A的電化學行為22
- 2.3.4 G和A的測定22-23
- 2.3.5 分析應用23-24
- 2.3.6 T和C的測定24-26
- 2.3.7 檢測四元混合物中的G,A,T,C26
- 2.3.8 同時檢測GATC26-27
- 2.3.9 MCF/GCE的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27-28
- 2.4 結論28-29
- 第3章 新型左手螺旋手性碳納米管電化學生物傳感研究29-41
- 3.1 前言29
- 3.2 實驗部分29-31
- 3.2.1 試劑和儀器29-30
- 3.2.2 制備CCNT-X樣品30
- 3.2.3 修飾電極的制備30-31
- 3.3 結果與討論31-40
- 3.3.1 CCNT-x的表征31-33
- 3.3.2 電催化氧化AA、DA、UA33-34
- 3.3.3 電化學檢測AA、DA、UA34-36
- 3.3.4 安培法檢測AA、DA、UA36-38
- 3.3.5 電化學檢測H_2O_238-39
- 3.3.6 電催化NADH39-40
- 3.4 結論40-41
- 參考文獻41-51
- 致謝51-5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夢奇;司馬義·努爾拉;米紅宇;;基于多孔碳材料對重金屬離子吸附性能的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2期
2 孟憲斌;高秋明;;由含鋁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制備的多孔碳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14年08期
3 王艷香,譚壽洪,江東亮;液相聚合相分離技術制備孔徑可控的多孔碳的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4年01期
4 王煥磊;高秋明;;多孔碳材料的模板法制備、活化處理及儲能應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11年03期
5 宋云峰;王先友;白艷松;王灝;胡本安;舒洪波;楊秀康;易蘭花;鞠博偉;張小艷;;鋰空氣電池空氣電極層次多孔碳的制備及其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12期
6 王毅,高德淑,李朝輝,蔣晶,蘇光耀;離子液體在多孔碳電極上的電化學性能[J];化學研究;2005年02期
7 陳邵湘;張歆;;聚酰亞胺多孔碳膜的制備及其表征和應用[J];化學研究;2010年01期
8 李紅芳;席紅安;王若釘;;模板法制備多孔碳材料的研究[J];材料導報;2005年12期
9 王先友;宋云峰;白艷松;江蘭蘭;舒洪波;楊秀康;王灝;趙青藍;易蘭花;;金屬骨架有機多孔碳的制備及其在鋰空氣電池中的應用[J];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10 李光;;多孔碳纖維的低成本制備及其作為高效吸波劑的應用研究[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杜振宇;馬馨蕊;劉振;閻子峰;;氮摻雜多孔碳的制備及CO_2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杜振宇;張世玲;劉振;閻子峰;;糠脲樹脂基氮摻雜多孔碳材料的制備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3 陳愛兵;于奕峰;;離子液體為碳源摻雜多孔碳材料的制備[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陳愛兵;于奕峰;;離子液體為碳源摻雜多孔碳材料的制備[A];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張小艷;王先友;汪形艷;粟勁蒼;江蘭蘭;吳昊;吳春;;表面活性劑濃度對多維結構多孔碳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A];第29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李艷強;賁騰;裘式綸;;碳化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吸收二氧化碳[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馬曉玉;多孔碳材料的設計制備與吸附性能[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2 王安苗;多孔碳材料的制備及在儲氫、儲電和催化中的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劉振宇;新型多孔碳材料的合成與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秀麗;氯化鋅活化法制備多孔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鐘珊;ZIF-基氮摻雜的多孔碳的制備及其電化學和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邢亭亭;多孔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4 于運紅;多孔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應用[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5 鐘西站;新型多孔碳固載金屬酞菁催化劑的制備及在鎂空氣電池的應用[D];山東理工大學;2015年
6 王駿文;多孔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CO_2氣體吸附分離方面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7 曹雪萍;ZIF-8復合材料基氮摻雜多孔碳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8 柳蒂;新型多孔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催化方面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9 任霜;多孔碳納米材料電化學生物傳感性能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10 夏玉明;分級多孔碳及其復合物結構調控與電化學性能[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96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09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