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電鏡-能譜儀在生物質炭特性分析上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掃描電鏡-能譜儀在生物質炭特性分析上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掃描電鏡-能譜儀 生物質炭 最大碳含量 平均碳含量
【摘要】:利用掃描電鏡—能譜儀分析不同溫度產生的生物質炭的化學與結構特性。結果表明:隨溫度升高,芒草碳的平均碳含量和最大碳含量均呈現(xiàn)增加趨勢,平均碳含量和最大碳含量與最高處理溫度之間為顯著正相關關系(r值為0.76和0.86)。平均碳含量和最大碳含量與高溫灼燒法測定的碳含量之間為顯著正相關關系(r值為0.83和0.91),最大碳含量的相關性好于平均碳含量。因此,應用該方法獲得芒草炭的碳含量與溫度相關性好,最大碳含量可以用于生物炭組分分析;電鏡掃描結果可以有效分析芒草炭的結構特性;谠摲椒ǹ焖、簡便、穩(wěn)定以及可對生物質炭的結構和組分同時分析的優(yōu)點,它是一種極具發(fā)展前途的分析方法,有助于生物質炭等其他材料的結構特性與組分研究。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環(huán)境資源研究所;
【關鍵詞】: 掃描電鏡-能譜儀 生物質炭 最大碳含量 平均碳含量
【基金】: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專項項目(201303126)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3BAD07B01)資助
【分類號】:O657;S156.2
【正文快照】: 引言生物質炭是由植物生物質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情況下經熱解炭化產生的一類高度芳香化的固態(tài)難溶性物質,在土壤中具有極強的穩(wěn)定性,其物理化學特性有助于在環(huán)境中安全、長期的儲存碳[1],同時對土壤肥力、溫室氣體和作物產量等均具有重要作用[2-3],目前,生物質炭在環(huán)境中的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鄭慶福;王永和;孫月光;牛鶴鶴;周佳儒;王志民;趙吉;;不同物料和炭化方式制備生物炭結構性質的FTIR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4期
2 郭大勇;范明生;張福鎖;;農田土壤黑碳應用研究進展[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2年05期
3 竇森;周桂玉;楊翔宇;劉世杰;周鑫;張聰;武華;;生物質炭及其與土壤腐殖質碳的關系[J];土壤學報;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月峰;李輝;劉勇弟;林匡飛;;生物炭負載納米鐵鎳雙金屬去除水中1,1,1-三氯乙烷[J];化工環(huán)保;2016年05期
2 朱國成;柳俊斐;周騰智;張鵬;任伯幟;鄭懷禮;劉運思;李學美;;新型固體聚硅硫酸鐵混凝劑的制備及結構表征[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8期
3 董雙快;徐萬里;吳福飛;閆翠俠;李典鵬;賈宏濤;;鐵改性生物炭促進土壤砷形態(tài)轉化抑制植物砷吸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年15期
4 馬星竹;郝小雨;陳雪麗;高中超;魏丹;周寶庫;;掃描電鏡-能譜儀在生物質炭特性分析上的應用[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6期
5 王艷;;灌溉方式、生物碳和有機肥對溫室土壤碳及酶活性的影響[J];干旱區(qū)研究;2016年03期
6 董雙快;朱新萍;梁勝君;徐萬里;吳福飛;李典鵬;賈宏濤;;添加生物炭對蘇丹草修復Cd、Pb污染土壤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7 魏永霞;劉志凱;馮鼎銳;孫繼鵬;張雨鳳;;生物炭對草甸黑土物理性質及雨后水分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農業(yè)機械學報;2016年08期
8 徐佳;劉榮厚;王燕;;基于能量得率的棉稈熱裂解炭化工藝優(yōu)化[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年03期
9 王蓮閣;高巖紅;梁穎濤;丁長歡;慈恩;謝德體;;油菜秸稈生物質炭對紫色土有機碳礦化和累積效應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5年06期
10 陳偉;王燕;廖新O,
本文編號:10876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108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