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全散射法在城市揚塵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中的應用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otal light scattering (TLS) method in monito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large space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structural design and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iques,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light o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is remov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fluctuation of light intensity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light intensity feedback measures are adopted to compensate the system. Th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open space is realized by using multi-wavelength extinction method, Lambert-Beer law and Mie scattering theor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instrument in real time.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wo systems is 0.988, and the data is in good agreement.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system can reach 0 ~ 400 mg/m~3, and the response time is 1 min.. It provides a fast and real-tim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large space.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基金項目:美麗天津重大工程(14ZCDGSF00028)
【分類號】:X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桂鋒;葉青徽;周揚屏;黃河清;;清掃對室內空氣中顆粒物濃度的影響[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2 烏日圖那森;馬永明;丁楊;谷雨;;2009-2011年包頭市大氣中顆粒物濃度分析[J];北方環(huán)境;2013年11期
3 陳治清;林忠平;朱衛(wèi)華;張昊;;兩典型辦公室室內顆粒物濃度監(jiān)測與分析[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14年03期
4 林杰豪;;基于交通源的自動監(jiān)測站顆粒物濃度的差異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年12期
5 易江,高小晉,胡偉,魏復盛;燃煤電廠鍋爐排放顆粒物濃度的連續(xù)測定[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1997年01期
6 許婕;亢燕銘;鐘珂;;不同污染源位置對顆粒物濃度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潔凈與空調技術;2008年01期
7 齊飛艷;郭會鋒;趙勇;朱彥鋒;;道路綠化林對空氣顆粒物濃度的影響[J];河南科學;2009年06期
8 謝東海;陳楠;薛英;劉統(tǒng)亮;韓奇;;海口市春季大氣顆粒物濃度及重金屬元素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04期
9 溫昶;徐明厚;于敦喜;岳良;周科;占中華;姚洪;;煤焦破碎及顆粒物形成的逾滲模擬[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11期
10 傅偉聰;董嘉瑩;王茜;賴恭梯;賴鐘雄;;福州市冬季若干典型游憩地大氣顆粒物濃度日變化規(guī)律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治清;林忠平;朱衛(wèi)華;張昊;;辦公樓室內顆粒物濃度測試與分析[A];上海市制冷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洪盛茂;;除夕夜煙花爆竹燃放對顆粒物濃度的影響[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3 鄧啟紅;;室內顆粒物的健康危害與研究對策[A];第五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文遠高;連之偉;;商場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的測試與分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6年
5 周文晶;汪家瑋;李佳穎;應啟戛;;利用振動原理實時檢測大氣顆粒物濃度的方法研究[A];第七屆工業(yè)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張小玲;劉潔;徐敬;徐曉峰;趙秀娟;孟偉;何迪;;北京機動車限行前后污染氣體和顆粒物濃度變化特征[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大氣成分觀測、研究與預報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7 朱持則;潘荷芳;郝世鋒;楊軍;孫曉慧;季海冰;毛燕軍;;典型天氣背景下不同粒徑顆粒物濃度的個例分析[A];S6 大氣成分與天氣氣候變化[C];2012年
8 劉澤常;董如鑫;張清爽;;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濃度與能見度定量關系研究[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第六章)[C];2014年
9 劉增東;劉建國;王蓓;黃書華;韓道文;馮巍巍;陸亦懷;;北京地區(qū)顆粒物濃度垂直分布特性研究[A];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范雪波;劉衛(wèi);王廣華;耿彥紅;林俊;單健;姚劍;位楠楠;李燕;;杭州大氣顆粒物濃度及化學組分的粒徑分布特征[A];2010年海峽兩岸環(huán)境與能源研討會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朱雪嬌;2017年西安細顆粒物濃度至少降10%[N];西安日報;2014年
2 記者 常慕城;2月份菏澤共有“藍天白云”天數(shù)10天[N];菏澤日報;2014年
3 國家林業(yè)局科學技術司;森林成為阻滯PM2.5的精銳奇兵[N];中國綠色時報;2014年
4 彭愛平 龔正;“揚塵污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時候了!”[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5 記者 陳永剛;長沙PM2.5昨最高近500[N];湖南日報;2014年
6 見習記者 徐文慧 記者 湯璇;59項措施嚴控揚塵污染[N];廣東建設報;2013年
7 記者 榮麗君 通訊員 市督辦;從數(shù)字看西寧大氣治污成效[N];西寧晚報;2013年
8 張淼 劉美辰;大面積霧霾為何頻頻“來襲”[N];光明日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李龍飛 賀小巍;鐵腕治霾:還市民好空氣[N];陜西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車輝;不要讓藍天成為公眾的奢望[N];工人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利偉;室內環(huán)境顆粒物濃度預測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2 王友君;典型室內外環(huán)境空氣污染特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春龍;空調室內空氣顆粒物濃度控制仿真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2 胡澤源;地鐵環(huán)境中顆粒物污染水平的理論分析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3 余衛(wèi)國;基于MODIS數(shù)據(jù)的京津冀地區(qū)霾及顆粒物濃度遙感監(jiān)測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4 王海東;通風對室內外顆粒物濃度關系影響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5 呂琪銘;居民建筑室內外顆粒物濃度水平及相關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嚴國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顆粒物濃度的測試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7 桂鋒;室內外地面清掃對大氣顆粒物濃度影響的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宗青松;室內顆粒物分布與沉積規(guī)律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王琪;長沙市大氣環(huán)境顆粒物濃度水平與變化特性[D];中南大學;2009年
10 唐猛;長沙市顆粒物PM10濃度統(tǒng)計學分布特性與預測[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24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2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