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與空客客機駕駛艙防錯設計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5 10:02
本文關鍵詞:波音與空客客機駕駛艙防錯設計對比研究
【摘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人為因素一直是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駕駛艙內飛行機組的人為差錯是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飛行機組的人為差錯與管理、駕駛艙環(huán)境、設計、個人等有關,從動作流程看,都需要飛行機組執(zhí)行操作環(huán)節(jié)。為了減少飛行機組的人為差錯,波音與空客公司都會通過優(yōu)良設計來減少操作錯誤,即通過設計防止飛行機組執(zhí)行操作環(huán)節(jié)時出錯。民機駕駛艙設計時需要考慮人為因素,防操作錯誤設計是駕駛艙人機工程的設計目標之一,兩大客機制造商波音公司與空客公司均認為可以通過控制器件的防錯設計減少飛行員的操作錯誤;诜婪恫僮麇e誤的管理方法,建立11種防操作錯誤設計措施。研究采用調查表調研的方式,在分析飛行任務的基礎上設計控制器件防操作錯誤設計的相關問題,調研飛行員并修改問題,多次修改調查表后測試調查表并定稿調查表。發(fā)放并回收調查表,得到117份有效調查表,對調查表結果進行信效度分析,然后對比研究波音公司與空客公司在客機駕駛艙控制器件中采用的防操作錯誤設計。對防操作錯誤設計的評估分為安全幫助度與需求頻率兩個方面,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波音客機與空客客機駕駛艙控制器件的防操作錯誤設計有無差異,針對有差異的問題分析差異原因。對問題中每個控制器件的防操作錯誤設計,比較飛行員的年齡、駕齡、技術等級等不同因素對安全幫助度和需求頻率的影響,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飛行員個人因素對安全幫助度和需求頻率的評價有無差異。分析結果顯示波音客機的復雜運動設計較好,空客客機的設計更加注重邏輯保護,對不同的控制器件,隨著飛行員駕齡、年齡的增長,對防操作錯誤設計措施的需求頻率及其安全幫助度的評價均值展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趨勢,為深入研究駕駛艙的防操作錯誤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波音與空客 人為差錯 駕駛艙 防錯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V223.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 主要研究內容14-15
- 1.4 論文章節(jié)安排15-18
- 第二章 防錯設計理論18-24
- 2.1 人為差錯和防操作錯誤18-19
- 2.2 操作錯誤的管理方法19-20
- 2.3 防操作錯誤設計措施20-22
- 2.4 本章小結22-24
- 第三章 駕駛艙防操作錯誤設計調查表24-36
- 3.1 飛行任務分析25-28
- 3.1.1 飛行準備階段25-26
- 3.1.2 地面滑行階段26
- 3.1.3 起飛爬升階段26-27
- 3.1.4 巡航階段27
- 3.1.5 下降階段27
- 3.1.6 著陸階段27-28
- 3.2 調查表基本設計28-33
- 3.2.1 調查表設計原則28-30
- 3.2.2 調查表設計的步驟30
- 3.2.3 問題設計原則30-31
- 3.2.4 調查表結構31-33
- 3.3 調查表測試修改與定稿33-35
- 3.4 本章小結35-36
- 第四章 數(shù)據(jù)采集及信效度分析36-44
- 4.1 調查表的發(fā)放與回收36
- 4.2 飛行員個人特征分析36-38
- 4.3 信度分析38-39
- 4.3.1 安全幫助度信度分析39
- 4.3.2 需求頻率信度分析39
- 4.4 效度分析39-42
- 4.4.1 安全幫助度效度分析40-41
- 4.4.2 需求頻率效度分析41-42
- 4.5 本章小結42-44
- 第五章 波音與空客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44-60
- 5.1 數(shù)據(jù)總體分析44-47
- 5.1.1 安全幫助度數(shù)據(jù)總體分析44-45
- 5.1.2 需求頻率數(shù)據(jù)總體分析45-47
- 5.2 不同防錯措施數(shù)據(jù)分析47-48
- 5.2.1 安全幫助度不同防錯措施數(shù)據(jù)分析47
- 5.2.2 需求頻率不同防錯措施數(shù)據(jù)分析47-48
- 5.3 波音與空客對比分析48-59
- 5.3.1 安全幫助度波音與空客對比分析49-53
- 5.3.2 需求頻率波音與空客對比分析53-56
- 5.3.3 使用效果波音與空客對比分析56-57
- 5.3.4 波音與空客不同防錯設計措施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57-59
- 5.4 本章小結59-60
- 第六章 飛行員個人因素影響分析60-70
- 6.1 安全幫助度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0-65
- 6.1.1 波音安全幫助度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0-63
- 6.1.2 空客安全幫助度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3-65
- 6.2 需求頻率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5-69
- 6.2.1 波音需求頻率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5-67
- 6.2.2 空客需求頻率不同因素影響分析67-69
- 6.3 本章小結69-70
-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70-72
- 7.1 研究結果70
- 7.2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70-71
- 7.3 不足和展望71-72
- 參考文獻72-79
- 致謝79-80
- 附錄 調查表最終版80-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為;陳勇;;從駕駛艙設計和適航來減少由設計引發(fā)的飛行員人為差錯的挑戰(zhàn)和途徑[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2014年03期
2 魏水先;孫有朝;陳迎春;;基于HFACS的飛行事故人為差錯分析方法研究[J];航空計算技術;2014年02期
3 王永剛;單方方;王燦敏;;CREAM法在機務維修操作差錯概率預測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4年01期
4 吳建驄;;SHEL模型在空中交通管制人為因素研究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3年10期
5 許為;陳勇;;人機工效學在民用客機研發(fā)中應用的新進展及建議[J];航空科學技術;2012年06期
6 鐘柏昌;李藝;;問卷調查方法在教育研究領域的應用狀況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李X;;防止人為差錯的基本原則和管理方法[J];上海質量;2012年07期
8 李政儀;花迎春;孫志強;宮二玲;;基于差錯分類框架辨識人為差錯[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9 李龍;蔣英杰;孫志強;宮二玲;謝紅衛(wèi);;行為形成因子與人為差錯模式的定性關聯(lián)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陶永明;;問卷調查法應用中的注意事項[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20期
,本文編號:9761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97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