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跡移動模型下的復飛航跡自動生成算法
本文關鍵詞:航跡移動模型下的復飛航跡自動生成算法
【摘要】:隨著現(xiàn)代計算機科技的發(fā)展以及地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飛行程序設計人員可以直接利用數(shù)字方式獲取使用機場空域內的障礙物位置和高程信息。飛行程序設計已逐步從手工設計階段過渡到自動化實現(xiàn)階段。飛行程序設計關注進離場程序、進近程序設計,其中進近程序的復飛航段是飛行過程中最重要的航段,其設計受障礙物分布、高度、導航臺位置等諸多因素限制;贒OC8168文件要求,結合傳統(tǒng)復飛程序設計流程,對復飛程序的直線航段、轉彎航段以及保護區(qū)的設計進行研究,明確了復飛程序設計的關鍵和難點在于復飛點、復飛爬升點和復飛轉彎點的選擇以及航跡航向和爬升梯度的確定。利用Arc GIS軟件同時結合飛行程序設計流程,運用空間數(shù)據(jù)處理、編輯和空間分析組件,提出一種復飛航跡自動生成算法。該算法將最優(yōu)復飛航跡、復飛程序保護區(qū)、風螺旋線、直線保護區(qū)與轉彎保護區(qū)的銜接部分等繪制功能實現(xiàn),且符合飛行程序設計規(guī)則要求,同時實現(xiàn)了飛行程序設計流程自動生成的需求。
【作者單位】: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空中交通管理學院;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西南分公司;
【關鍵詞】: 飛行程序 復飛航段 航跡自動生成
【分類號】:V249;TP391.72
【正文快照】: 0引言飛行程序設計就是為航空器設定其在終端區(qū)起降著陸時使用的飛行路線的一門綜合學科。飛行程序設計需要考慮障礙物分布、空域、導航臺布局等諸多因素,科學地規(guī)劃起飛著陸線路并對根據(jù)線路繪制保護區(qū),并對保護區(qū)內的障礙物進行飛行安全評估以保持足夠的飛行航跡與障礙物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成安;何運成;;復飛點復飛,保證安全的最后時機[J];中國民用航空;2006年03期
2 高亮;;淺談復飛[J];科技資訊;2012年09期
3 尹傳紅;;游走于科學與政治之間[J];飛碟探索;2008年05期
4 余勇,楊一棟,代世俊;艦載飛機復飛決策技術研究與實時可視化仿真[J];飛行力學;2002年02期
5 劉德懿;;低高度復飛的安全思考[J];中國民用航空;2012年06期
6 焦鑫;江駒;王新華;甄子洋;;艦載機綜合復飛決策研究[J];飛行力學;2012年05期
7 朱上翔;;在風切變中復飛及其自動控制方案[J];飛行力學;1985年03期
8 王寶寶;龔華軍;王新華;楊一棟;;艦載機智能復飛決策技術研究[J];飛行力學;2010年02期
9 曲志剛;吳文海;秦肖臻;;基于小擾動動力學模型的艦載機復飛決策系統(tǒng)研究[J];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曲志剛;袁濤;;艦載機復飛準則與復飛決策系統(tǒng)研究[J];科技視界;2012年2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春秋航空副總裁 民航特聘專家 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 劉清貴;復飛,為什么常常出洋相?[N];中國民航報;2010年
2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總飛行師、民航特聘專家 劉清貴;觸地前50英尺機組為何沒復飛[N];中國民航報;2013年
3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總飛行師、民航特聘專家 劉清貴;持續(xù)決斷:“著陸”還是“復飛”?[N];中國民航報;2012年
4 孫彥新;“發(fā)現(xiàn)”號復飛成功,對我航天有兩大啟示[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5 本報記者 周書金 通訊員 羅榮飛;為了做到萬無一失[N];桂林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孫彥龍;一發(fā)失效復飛應急程序設計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6年
2 焦鑫;艦載機著艦環(huán)境與復飛決策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3 唐云峰;艦載機復飛決策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東北大學;2012年
4 張淼;基于GIS的最優(yōu)復飛航跡自動生成算法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9375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93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