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計算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計算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水陸兩棲飛機 起降性能 計算方法 數(shù)值積分 水動阻力
【摘要】:飛機的起飛和降落是飛機飛行中最危險的階段,研究飛機起降性能計算方法對飛機設計和飛行安全驗證具有重要意義。水陸兩棲飛機是一種特殊的水上飛機,既可以在水面上起降,又可以在陸上機場起降,具有陸上飛機和水上飛機的雙重優(yōu)點。本文以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為研究對象,針對其陸上起降和水上起降的不同特點,研究了水陸兩棲飛機陸上和水上起降性能的計算方法,發(fā)展了一套起降性能的計算程序,并編制了起降性能的計算軟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介紹了水陸兩棲飛機的發(fā)展情況,飛機起降性能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水陸兩棲飛機氣動力、發(fā)動機推力等原始數(shù)據(jù)較為詳細,確定了采用詳細分析的方法來計算水陸兩棲飛機的起降性能。(2)詳細闡述了起降相關距離的定義,總結了水陸兩棲飛機陸上起降相關速度的適航標準要求;分階段研究起飛和著陸過程的動力學和運動學特點,得到各階段飛機經過的距離和時間的計算公式,采用數(shù)值積分的方法求解;設計了陸上起降性能的計算流程和計算程序。(3)分析了水陸兩棲飛機水上起降與陸上起降的不同,包括受力不同和運動規(guī)律不同,著重介紹了飛機的水動阻力;提出了飛機水上起降過程中水面滑跑距離和時間的計算方法;設計了水上起降性能的計算流程和計算程序。研究結果表明本文發(fā)展的計算方法可用于計算和分析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陸上和水上起降性能。
【關鍵詞】:水陸兩棲飛機 起降性能 計算方法 數(shù)值積分 水動阻力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212.13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注釋表11-12
- 縮略詞12-13
- 第一章 緒論13-19
- 1.1 水陸兩棲飛機發(fā)展概述13-14
- 1.2 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研究意義14-15
- 1.3 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研究內容15-17
- 1.4 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計算方法17-18
- 1.4.1 飛機起降性能計算方法17
- 1.4.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7-18
- 1.5 本文的工作18-19
- 第二章 水陸兩棲飛機陸上起飛性能計算19-44
- 2.1 引言19
- 2.2 起飛速度及相關距離19-24
- 2.2.1 四種起飛情況介紹19-20
- 2.2.2 起飛速度20-23
- 2.2.3 起飛相關距離23-24
- 2.3 飛機起飛相關的力24-28
- 2.3.1 發(fā)動機推力24-26
- 2.3.2 升力和阻力26-27
- 2.3.3 跑道摩擦力27-28
- 2.4 起飛性能計算方法28-37
- 2.4.1 全發(fā)工作地面加速滑跑階段29-30
- 2.4.2 單發(fā)失效地面繼續(xù)加速段30-31
- 2.4.3 抬前輪階段31-33
- 2.4.4 起飛空中段33-35
- 2.4.5 地面減速滑跑段35-37
- 2.5 起飛性能計算程序設計37-39
- 2.5.1 起飛性能計算程序設計流程37-38
- 2.5.2 起飛性能計算程序主要構成38-39
- 2.6 起飛性能計算結果及分析39-43
- 2.6.1 某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陸上起飛性能計算結果39-42
- 2.6.2 陸上起飛性能影響因素42-43
- 2.7 本章小結43-44
- 第三章 水陸兩棲飛機陸上著陸性能計算44-55
- 3.1 引言44
- 3.2 著陸相關距離及速度44-46
- 3.2.1 陸上著陸相關距離44-45
- 3.2.2 陸上著陸相關速度45-46
- 3.3 著陸性能計算方法46-51
- 3.3.1 著陸空中段46-48
- 3.3.2 主輪接地到前輪接地階段48-49
- 3.3.3 著陸地面滑跑階段49-51
- 3.4 著陸性能計算程序設計51-52
- 3.5 著陸性能計算結果及分析52-54
- 3.5.1 某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陸上著陸性能計算結果52
- 3.5.2 陸上著陸性能影響因素52-54
- 3.6 本章小結54-55
- 第四章 水陸兩棲飛機水上起降滑跑距離計算方法55-69
- 4.1 引言55
- 4.2 水上起降滑跑過程分析55-56
- 4.3 水上起降滑跑距離和時間計算方法56-61
- 4.3.1 水上全發(fā)起飛滑跑距離和時間計算方法56-59
- 4.3.2 水上單發(fā)失效繼續(xù)起飛滑跑距離和時間計算方法59-60
- 4.3.3 水上降落滑跑距離和時間計算方法60-61
- 4.4 水上起降性能計算程序設計61-63
- 4.5 水上起降性能計算結果及分析63-68
- 4.5.1 水上全發(fā)起飛計算結果及分析63-65
- 4.5.2 水上單發(fā)失效繼續(xù)起飛計算結果及分析65-67
- 4.5.3 水上降落計算結果及分析67-68
- 4.6 本章小結68-69
- 第五章 水陸兩棲飛機起降性能計算軟件設計69-75
- 5.1 引言69
- 5.2 軟件功能簡介及設計思路69
- 5.3 軟件界面和功能69-74
- 5.3.1 開始菜單70-71
- 5.3.2 性能計算菜單71-72
- 5.3.3 結果輸出菜單72-74
- 5.4 本章小結74-75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5-77
- 6.1 工作總結75
- 6.2 展望75-77
- 參考文獻77-79
- 致謝79-80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勛;張彤;;水上飛機起飛速度適航要求研究[J];飛行力學;2015年05期
2 陳紅英;向小軍;;民用飛機實際著陸距離計算方法研究[J];計算機仿真;2013年09期
3 宋花玉;蔡良才;;飛機起飛航跡計算中發(fā)動機推力計算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4 蔣曉莉;楊士普;;螺旋槳飛機滑流機理分析[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2009年04期
5 李福海;謝孜楠;;我國民機進近著陸階段飛行事故及事故征候規(guī)律分析與預防措施研究[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邢霞;李曉勇;魯素芬;李棟成;;民機起飛性能計算方法分析[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2007年02期
7 楊洪平;王立新;李勤紅;;民機最小離地速度的工程計算方法[J];飛行力學;2006年02期
8 曲東才;俄羅斯別-200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J];航空科學技術;2005年01期
9 韓文斌;程昭武;;水上飛機的故事[J];航空知識;2000年02期
10 鐘近曦;;飛行力學中的幾個速度[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199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杜剛;金捷;;大型運輸機發(fā)動機反推力裝置[A];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領才;;水陸兩棲飛機的應用與發(fā)展[N];中國航空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瑞;運輸機起降和航線性能分析方法及其程序開發(f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72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87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