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儲式群組納星壓緊與釋放裝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16:20
近年來以皮衛(wèi)星為代表的小衛(wèi)星在航天領域被引起廣泛的關注。由于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研制周期短、成本低、發(fā)射方式靈活等優(yōu)點,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被認可。因此為推動群組式納星在未來航天任務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對群組納星的低沖擊承載與釋放,本課題提出了基于箱儲式的低沖擊承載與釋放裝置技術方案,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將推動我國在此方面航天技術的進步及應用。本論文根據項目的輸入條件,提出了四種納星壓緊與釋放裝置方案,為了減小納星釋放時所產生的沖擊,四種方案的壓緊與釋放裝置均采用智能材料設計,再通過各個方案的比對結果選出最優(yōu)方案。根據最終方案中各部分的功能要求,采取模塊化的設計,結合三維建模、理論計算等手段對裝置進行詳細設計。為了使整個裝置輕量化,借助Solid Works三維軟件在模型設計中將各部分結構進行減重,并通過添加加強筋的方式來保證裝置結構的剛度和強度。為了保證能夠順利對納星進行釋放,通過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軟件ADAMS對裝置進行了動力學仿真。動力學仿真分析還驗證了納星分離時的最大速度、角度以及最大沖擊力,確保裝置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為了分析裝置在-80℃+80℃溫度下箱體與...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POD-MKI示意圖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置 SPL(SinglePico-Satellite Launche)如衛(wèi)星[18-20]的發(fā)射。SPL 中艙門的打開與裝置對艙門進行解鎖,在艙門完全打開,納星鎖定裝置取消對納星限制后納星出,當艙門回彈時限位銷將其限制。推彈簧通過推板推動納星。納星釋放成功放信號,地面監(jiān)測端則可及時收到信號
包帶圓柱包帶圖 1-10 鎖緊釋放裝置況連接分離技術上的研究相對較晚,已箭分離機構、“神七”小衛(wèi)星分離機,其余研究均處于原理論證及樣機小衛(wèi)星分離裝置衛(wèi)星[31]采用的是分離彈簧加爆炸螺約為 40kg,全部載荷小于 10kg,爆小、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因此采用此解鎖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星協(xié)同式衛(wèi)星磁測技術發(fā)展綜述[J]. 程德福,陳軍,周志堅.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6)
[2]航天器在軌釋放安全性分析與仿真研究[J]. 范高潔,柏林厚,魏傳鋒,鞏朝陽. 航天器環(huán)境工程. 2017(04)
[3]螺栓斷裂分離可靠性設計與試驗驗證[J]. 李維軒,羅暢,張耀江,陶亮,舒振輝. 機械科學與技術. 2017(03)
[4]基于虛擬樣機的多星分離仿真分析[J]. 王金昌,閆波,張佳,李成祥,張耀磊.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2016(06)
[5]皮衛(wèi)星分離參數優(yōu)化[J]. 滕來,金仲和. 宇航學報. 2016(10)
[6]國外立方體衛(wèi)星的發(fā)展及應用模式分析[J]. 賈平. 中國航天. 2016(02)
[7]立方體衛(wèi)星技術發(fā)展及其應用[J]. 廖文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15(06)
[8]國外“一箭多星”發(fā)射現狀及關鍵技術分析[J]. 吳勝寶,胡冬生. 國際太空. 2015(10)
[9]包帶式解鎖支座的設計與試驗[J]. 曹乃亮,楊利偉,李志來. 中國機械工程. 2015(18)
[10]基于形狀記憶合金的空間分離裝置研究進展[J]. 曹乃亮,董得義,李志來. 航天返回與遙感. 2014(05)
博士論文
[1]皮衛(wèi)星星箭分離機構設計分析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D]. 謝長雄.浙江大學 2014
[2]包帶連接建模與力學特性研究[D]. 白紹竣.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形狀記憶復合材料的鎖緊釋放機構設計與試驗研究[D]. 李相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2]立方體衛(wèi)星在軌釋放非線性動力學研究[D]. 張冀鷂.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3]天巡一號微小衛(wèi)星正樣星結構設計與力學環(huán)境試驗研究[D]. 陳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2
[4]小衛(wèi)星星箭分離系統(tǒng)設計、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 胡星志.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55114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POD-MKI示意圖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置 SPL(SinglePico-Satellite Launche)如衛(wèi)星[18-20]的發(fā)射。SPL 中艙門的打開與裝置對艙門進行解鎖,在艙門完全打開,納星鎖定裝置取消對納星限制后納星出,當艙門回彈時限位銷將其限制。推彈簧通過推板推動納星。納星釋放成功放信號,地面監(jiān)測端則可及時收到信號
包帶圓柱包帶圖 1-10 鎖緊釋放裝置況連接分離技術上的研究相對較晚,已箭分離機構、“神七”小衛(wèi)星分離機,其余研究均處于原理論證及樣機小衛(wèi)星分離裝置衛(wèi)星[31]采用的是分離彈簧加爆炸螺約為 40kg,全部載荷小于 10kg,爆小、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因此采用此解鎖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星協(xié)同式衛(wèi)星磁測技術發(fā)展綜述[J]. 程德福,陳軍,周志堅.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6)
[2]航天器在軌釋放安全性分析與仿真研究[J]. 范高潔,柏林厚,魏傳鋒,鞏朝陽. 航天器環(huán)境工程. 2017(04)
[3]螺栓斷裂分離可靠性設計與試驗驗證[J]. 李維軒,羅暢,張耀江,陶亮,舒振輝. 機械科學與技術. 2017(03)
[4]基于虛擬樣機的多星分離仿真分析[J]. 王金昌,閆波,張佳,李成祥,張耀磊.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2016(06)
[5]皮衛(wèi)星分離參數優(yōu)化[J]. 滕來,金仲和. 宇航學報. 2016(10)
[6]國外立方體衛(wèi)星的發(fā)展及應用模式分析[J]. 賈平. 中國航天. 2016(02)
[7]立方體衛(wèi)星技術發(fā)展及其應用[J]. 廖文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15(06)
[8]國外“一箭多星”發(fā)射現狀及關鍵技術分析[J]. 吳勝寶,胡冬生. 國際太空. 2015(10)
[9]包帶式解鎖支座的設計與試驗[J]. 曹乃亮,楊利偉,李志來. 中國機械工程. 2015(18)
[10]基于形狀記憶合金的空間分離裝置研究進展[J]. 曹乃亮,董得義,李志來. 航天返回與遙感. 2014(05)
博士論文
[1]皮衛(wèi)星星箭分離機構設計分析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D]. 謝長雄.浙江大學 2014
[2]包帶連接建模與力學特性研究[D]. 白紹竣.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形狀記憶復合材料的鎖緊釋放機構設計與試驗研究[D]. 李相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2]立方體衛(wèi)星在軌釋放非線性動力學研究[D]. 張冀鷂.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3]天巡一號微小衛(wèi)星正樣星結構設計與力學環(huán)境試驗研究[D]. 陳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2
[4]小衛(wèi)星星箭分離系統(tǒng)設計、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 胡星志.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55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95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