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構(gòu)型變速控制力矩陀螺操縱律和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V448.2
【部分圖文】:
2 章 VSCMG 簇角動量交換特性及奇異約束遍歷所有 θ1與 θ2,達到在三維空GCMG 簇角動量的集合,就是 S異面分類 在 i≠0 條件下,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 SGCMG的符號完全相同時(即 i=1 或 外三個 i符號不一致時,定義為不一致時,定義為 0H 奇異面。對稱特性,可得 4H 奇異面有且的 0H 奇異面一共有三個。4H 奇圖所示。
2-6 VSCMG簇的最大角動量包絡 圖 2-7 零運動不存在的最大角動量. 2-6 The maximum angular momentumenvelope of VSCMG clusterFig. 2-7 The maximum angular momeenvelope of VSCMG cluster for null mwith non-existent根據(jù)以上分析,對于存在飛輪調(diào)速上限與下限約束的 AC 任務下 V圖 2-6 的最大角動量包絡內(nèi)部零運動始終存在,則 AC 任務下 VSCM
2-6 VSCMG簇的最大角動量包絡 圖 2-7 零運動不存在的最大角動量. 2-6 The maximum angular momentumenvelope of VSCMG clusterFig. 2-7 The maximum angular momeenvelope of VSCMG cluster for null mwith non-existent根據(jù)以上分析,對于存在飛輪調(diào)速上限與下限約束的 AC 任務下 V圖 2-6 的最大角動量包絡內(nèi)部零運動始終存在,則 AC 任務下 VSCM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錦江;范松濤;張志方;蔡彪;董文強;;天宮一號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智能多模自適應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驗證[J];中國科學:技術(shù)科學;2014年02期
2 劉向東;辛星;叢炳龍;陳振;;以VSCMG為執(zhí)行器的航天器姿態(tài)機動自適應動態(tài)滑?刂芠J];宇航學報;2012年08期
3 賈飛蕾;徐偉;李恒年;侯黎強;張智斌;;采用變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態(tài)跟蹤研究[J];空間科學學報;2012年01期
4 張樹瑜;賈英宏;耿淼;宋婷;袁德虎;;控制力矩陀螺群奇異角動量超曲面仿真分析[J];上海航天;2010年05期
5 周黎妮;李海陽;唐國金;;空間站基于動量管理的集成能量與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J];宇航學報;2009年06期
6 邢林峰;孫承啟;湯亮;;高姿態(tài)穩(wěn)定度敏捷衛(wèi)星的VSCMGs操縱律研究[J];空間控制技術(shù)與應用;2008年06期
7 戴路;金光;陳濤;;基于VSCMG的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仿真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08期
8 張軍;徐世杰;;使用VSCMGs的IPACS的奇異性分析與操縱律設計[J];航空學報;2008年01期
9 湯亮;陳義慶;;單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奇異問題研究[J];航空學報;2007年05期
10 劉軍;韓潮;;應用變速控制力矩陀螺的微小衛(wèi)星大角度姿態(tài)機動控制[J];空間科學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振宇;單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控制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崔維橋;采用SGCMG的敏捷衛(wèi)星姿態(tài)機動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50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85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