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低速四旋翼飛行器的姿態(tài)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27 17:40
【摘要】:低速四旋翼飛行器是具有六自由度的一種非共軸式蝶形飛行器,其具有非線性、強耦合、多變量等特性,且在實際飛行系統(tǒng)中會受到多種物理效應的作用以及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因此極難設計其控制器。但是,當前在軍事和民用各個方面都有大量人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急需旋翼飛行器去處理,特別是低速四旋翼飛行器,如地面戰(zhàn)場的實時偵察和監(jiān)視、重大自然災害之后的搜救等。為使其飛行品質在各種干擾下都保持快速穩(wěn)定的水平,保證在各極端環(huán)境下正常使用,姿態(tài)控制是飛行器實際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時,旋翼飛行器作為一個研究平臺,可以進行姿態(tài)檢測,非線性系統(tǒng)控制、智能控制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開展四旋翼飛行器的姿態(tài)控制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針對四旋翼飛行器進行模型建立,并分析和設計了姿態(tài)控制器,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調研了目前國內外四旋翼飛行器的研究現(xiàn)狀和相關技術的基礎上,對四旋翼飛行器的特性以及系統(tǒng)受力情況的分析,建立系統(tǒng)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2)對四旋翼飛行器模型進行簡化處理,應用二次線性最優(yōu)控制(LQR)的原理,設計了基于簡化模型的的姿態(tài)控制器,并通過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驗證了該控制器的可行性。然而,由于簡化模型的不準確造成姿態(tài)角的超調,考慮到在實際飛行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機體失去平衡,需對控制器進行改進。(3)針對四旋翼飛行器的非線性模型,設計基于自抗擾控制器(ADRC)的四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仿真結果表明,所設計的控制器可以實現(xiàn)各姿態(tài)角之間的解耦,且能夠明顯克服干擾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利用Lyapunov方法論證所設計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4)針對ADRC參數(shù)多且難以整定的問題,提出線性自抗擾控制器(LADRC)的設計思想。利用四旋翼飛行器的非線性動態(tài)模型信息,對線性擴張狀態(tài)觀測器(LESO)進行重構設計姿態(tài)控制器,該控制器不僅能夠對當前系統(tǒng)的總擾動進行快速跟蹤與估計,而且可以實時補償總擾動。仿真結果表明,所設計的姿態(tài)控制器魯棒性能最佳。在此基礎上,利用頻域特性分析論證了閉環(huán)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最后,為了驗證所設計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在四旋翼飛行器半實物平臺上進行實時控制實驗。實時實驗表明,相比于LQR和ADRC,本文設計的LADRC既可以有效減少各姿態(tài)角的超調量以及跟蹤誤差,又可使系統(tǒng)在受到未知擾動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更好的穩(wěn)定性。
【圖文】:

框架結構,旋翼飛行器,框架結構


模型對于系統(tǒng)的設計、分析和研究是至關重要的,,用拉格朗日-歐拉法和牛頓-歐拉法。本章主要在分根據(jù)系統(tǒng)實際結構,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應用牛動態(tài)本質,又能簡化分析計算的數(shù)學模型,為控制的工作原理介紹uadrotor)的機體固定聯(lián)接在一個剛性十字交叉結構翼轉動提供飛行動力,通過改變電機轉動速度可的飛行姿態(tài)和位置控制[32]。由于四旋翼飛行器有四由度的輸出量,因此四旋翼飛行器是一個典型欠所示。

結構圖,結構圖,旋翼飛行器,姿態(tài)


統(tǒng)模型建立其建立器姿態(tài)和位置的數(shù)學模型,首先需要建立地面-2 所示[33]。通過地面坐標系描述四旋翼飛行的姿態(tài),其姿態(tài)角、飛行速度的大小以及飛行。YZ ),固連于飛行器本體上且遵循右手法則的此坐標系原點,四旋翼飛行器機頭和機尾連正方向,Y 軸則垂直于機體參考平面并選取機軸在參考平面內過質心且垂直于 X 軸與Y 軸所隨機體的轉動而轉動。YZ ),是固定于地球表面并確定機體相對于地定點為原點,OX 軸指向地面平面的任意方向OZ 軸克服引力向上,OY 軸與OZ 軸構成的平坐標系來量度四旋翼飛行器的位置、姿態(tài)、速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24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未來10年將生產(chǎn)5448架軍用旋翼機[J];航空維修與工程;2005年01期

2 陸洋;李建波;朱清華;;自轉旋翼機配平及操縱響應特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3 道格拉斯·羅伊斯;趙;;民用旋翼機市場前景不容樂觀[J];國際航空;2010年03期

4 徐慧;張伯虎;董文柱;石婷;;多功能無人旋翼機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應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1年20期

5 馮磊;佟勇;宋秀峰;;旋翼飛行器概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年29期

6 金德余;;航宇18-A型旋翼機[J];直升機技術;1994年03期

7 蔡汝鴻;;潛水艇載風箏式旋翼機[J];直升機技術;1994年04期

8 申斌;吳一波;林冬生;;旋翼機的發(fā)展與應用[J];科技傳播;2013年23期

9 蔡汝鴻;;卡特旋翼機(三)——精彩紛呈的卡特旋翼機[J];航空知識;2005年06期

10 李長江;;新穎奇特的旋翼機[J];航空知識;199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唐正飛;;旋翼飛行器及其系統(tǒng)發(fā)展研究[A];航空科學技術學科發(fā)展報告(2010-2011)[C];2011年

2 章洪;;新概念“直升旋翼機”[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3 ;旋翼無人機參賽報告[A];2004中國空中機器人大賽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廣林 張慧;世界旋翼機市場預測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經(jīng)驗和啟示[N];中國航空報;2008年

2 李昊;美陸軍將啟動高速旋翼機研制項目[N];中國航空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胡海波;自轉旋翼機:會飛的“風車”[N];中國民航報;2011年

4 高翔;美陸軍基于亞太戰(zhàn)略評估其旋翼機計劃[N];中國航空報;2012年

5 黎時;1923:旋翼機問世[N];中國航空報;2003年

6 姜曙光;未來十年生產(chǎn)5448架軍用旋翼機[N];中國航空報;2004年

7 姜曙光;蒂爾預測未來十年旋翼機市場[N];中國航空報;2004年

8 王蘭;輕型軍用旋翼機市場將步入緊縮期[N];中國航空報;2011年

9 記者 劉軍國;日本 美將如期部署“魚鷹”旋翼機[N];人民日報;2012年

10 李昊;美國開展下一代高速旋翼機技術預研項目[N];中國航空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超;電控旋翼直升機氣動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董志巖;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建模與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付煒嘉;旋翼槳尖渦高精度數(shù)值模擬與流動控制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朱清華;自轉旋翼飛行器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5 陳淼;自轉式無人旋翼機飛行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魏鵬;旋翼非定常流場的黏性渦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其混合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7 肖中云;旋翼流場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D];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2007年

8 彭程;共軸八旋翼無人飛行器姿態(tài)與航跡跟蹤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9 鄧寅U

本文編號:25428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5428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46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