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天文測速的火星捕獲段天地聯(lián)合導航方法
本文選題:深空導航 + 火星捕獲段 ; 參考:《宇航學報》2016年06期
【摘要】:為提高火星捕獲段探測器的導航精度,提出一種基于天文測速的天地聯(lián)合導航方法。該方法在地面無線電測距、測速的基礎上,引入探測器與恒星的視向速度作為新增觀測量,采用擴展卡爾曼濾波(EKF)對探測器狀態(tài)進行估計。理論分析與仿真結果均表明,與僅依靠地面無線電導航相比,采用基于天文測速的天地聯(lián)合觀測導航方法能有效提高探測器的位置與速度估計精度,且導航精度的提升效果與馬爾柯夫最優(yōu)估計理論的預測值有較好的吻合度。當天文測速精度與地面測速精度相當時,位置估計精度較地面無線電導航提高了近一倍。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of the Mars capture segment, a combined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astronomical velocimetr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ground radio ranging and velocimetry, the apparent velocities of detectors and stars are introduced as new observations, an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state of the detector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posit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of the detector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using the combined observation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astronomical velocimetry compared with the ground radio navigation alone. And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navigation accuracy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 value of Markov optimal estimation theory. When the accuracy of astronomical velocimetry and ground velocimetry is equal, the accuracy of position estimation is nearly twice as high as that of ground radio navigation.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航天學院;上海衛(wèi)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深空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4CB744200) 上海市深空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項目(13dz2260100) 上海市優(yōu)秀技術帶頭人計劃(13XD1420100)
【分類號】:V44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耀軍;帥平;張倩;傅靈忠;陳強;;一種基于石墨烯的脈沖星導航X射線探測器[J];宇航學報;2015年07期
2 方寶東;吳美平;張偉;;火星引力捕獲動力學與動態(tài)誤差分析[J];力學學報;2015年01期
3 劉勁;房建成;寧曉琳;吳謹;康志偉;;基于脈沖星和火星觀測的深空探測器自主導航[J];儀器儀表學報;2014年02期
4 盛立志;趙寶升;周峰;王朋;宋娟;劉永安;申景詩;胡慧君;馬曉飛;;X射線脈沖星導航探測器性能研究[J];光子學報;2013年09期
5 崔平遠;徐瑞;朱圣英;趙凡宇;;深空探測器自主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航空學報;2014年01期
6 張偉;陳曉;尤偉;張嵬;方寶東;;光譜紅移自主導航新方法[J];上海航天;2013年02期
7 楊成偉;鄧新坪;鄭建華;高東;;含鐘差修正的脈沖星和太陽觀測組合導航[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年11期
8 朱圣英;常曉華;崔祜濤;崔平遠;;基于視線矢量的深空自主導航算法研究[J];空間科學學報;2011年04期
9 劉宇飛;崔平遠;崔祜濤;;深空導航系統(tǒng)狀態(tài)描述形式的選取問題研究[J];宇航學報;2008年01期
10 喬黎;劉建業(yè);鄭廣樓;賀亮;熊智;;基于X射線脈沖星導航系統(tǒng)探測器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勁;基于X射線脈沖星的航天器自主導航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尤偉;馬廣富;張偉;;一種基于天文測速的火星捕獲段天地聯(lián)合導航方法[J];宇航學報;2016年06期
2 梁耀明;馬苗;王連國;沈衛(wèi)華;朱巖;;星載有效載荷自主探測管理方案設計與實現(xiàn)[J];空間科學學報;2016年02期
3 董龍;傅丹膺;龔志鵬;;一種基于Si-APD的X射線單光子探測電路設計[J];航天返回與遙感;2016年01期
4 倪建軍;董龍;龔志鵬;翟國芳;;基于FPGA的X射線脈沖信號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16年02期
5 王密;鄭興輝;程宇峰;陳曉;;火星探測巡航段與捕獲段光學自主導航方案與關鍵技術[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6年04期
6 李林森;劉永安;孔令高;劉舵;強鵬飛;趙寶升;;空間熱離子成像探測器[J];光子學報;2016年04期
7 金鴻;;火星探測器自主天文導航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年29期
8 蔡斐;葛建平;;《航空學報》50年[J];航空學報;2015年08期
9 李連升;鄧樓樓;梅志武;呂政欣;劉繼紅;左富昌;;基于Monte Carlo的聚焦型X射線脈沖星望遠鏡多物理場耦合分析方法[J];航空學報;2016年04期
10 代錦飛;趙寶升;盛立志;周雁楠;陳琛;宋娟;劉永安;李林森;;標定脈沖星導航探測器的熒光X射線光源[J];物理學報;2015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鵬飛;基于X射線脈沖星的航天器自主導航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孫景榮;X射線脈沖星導航及其增強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任紅飛;相對論框架下脈沖星導航模型的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瑾媛;房建成;楊照華;;基于擴維卡爾曼濾波的火星探測器脈沖星相對導航方法[J];儀器儀表學報;2013年08期
2 費?;姚國政;杜健;賀珍妮;;X射線脈沖星導航研究的若干問題[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3 楊成偉;鄭建華;李明濤;;基于脈沖星和太陽敏感器的日地系Halo軌道組合導航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4 陳英武;姚鋒;李菊芳;賀仁杰;邢立寧;;求解多星任務規(guī)劃問題的演化學習型蟻群算法[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年03期
5 李博權;李緒志;王紅飛;孟娟;;貪婪算法與動態(tài)規(guī)劃結合的任務規(guī)劃方法[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3年02期
6 孫凱;白國慶;陳英武;賀仁杰;邢立寧;;面向動作序列的敏捷衛(wèi)星任務規(guī)劃問題[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7 尹偉紅;韓勤;楊曉紅;;基于石墨烯的半導體光電器件研究進展[J];物理學報;2012年24期
8 謝強;許錄平;張華;羅楠;;基于輪廓特征的X射線脈沖星信號多普勒估計[J];宇航學報;2012年09期
9 王朋;趙寶升;盛立志;胡慧君;鄢秋榮;;X射線脈沖星導航系統(tǒng)導航精度的研究[J];物理學報;2012年20期
10 潘忠石;孟新;鄭建華;李立鋼;;空間任務論證平臺仿真要素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2年07期
,本文編號:2093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209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