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低剖面超寬帶天線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30 16:21

  本文選題:VIVALDI天線 + 低剖面。 參考:《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低剖面超寬帶天線在飛機上應用十分廣泛,并且非常前沿。超寬帶技術意味著天線能夠工作在更寬的頻帶內(nèi),能夠發(fā)射接受這一頻帶內(nèi)的信號。低剖面是指天線單元的厚度小、剖面低,將天線單元安裝在飛機表面的時候,低剖面天線能和飛機表面很好的進行共形,不會影響到飛機自身的空氣動力學作用。本論文將對工作在400MHZ-900MHZ波段的低剖面超寬帶天線進行研究,并結(jié)合給定的實際工程需求,設計一種具有低剖面、高增益、超寬帶的柔性共性機載天線,并將設計出來的天線單元進行組陣,使得天線陣列能夠貼在飛機機翼表面工作,并滿足天線陣列工程需求給出的技術指標,經(jīng)過分析各種天線的特性,我們最終選定VIVALDI天線模型,根據(jù)VIVALDI天線模型的物理尺寸和電氣性能進行結(jié)構(gòu)上的調(diào)整,進行單元優(yōu)化處理,并根據(jù)飛機的重量要求和實際情況引入輕質(zhì)材料作為機載天線的填充介質(zhì)。在分析飛機柔性/共形天線陣列性能指標的基礎上,分析飛機機載天線最佳陣列的結(jié)構(gòu)。我們發(fā)現(xiàn)用192個天線單元等間距排列,振幅按照切比雪夫數(shù)列分布,布置在飛機機翼表面上。根據(jù)結(jié)果得出,這種布陣方法具備了良好的性能,在400-900MHZ波段以內(nèi),其最大副瓣電平小于-30dB,天線陣列在400MHz時增益大于26dB,在900MHz時增益大于30dB,滿足天線陣列的特性需求,處于業(yè)界領先水平。為驗證設計出加凹槽VIVALDI天線以及陣列的性能,在本論文最后加工并測試加凹槽的VIVALDI天線單元,對天線的回波損耗以及增益做了實際驗證,證實了天線單元仿真結(jié)果。結(jié)果證明,我們設計的加凹槽VIVALDI天線單元能夠滿足本論文中所要求的技術指標。
[Abstract]:Low profile UWB antennas are widely used in aircraft and are very advanced. Ultra-wideband (UWB) technology means that antennas can operate in a wider frequency band and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s in that band. Low profile means that the antenna unit has a small thickness and a low profile. When the antenna element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ircraft, the low profile antenna can conformal well with the plane surface,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aerodynamics of the aircraft itself. In this paper, the low profile UWB antenna working in 400MHZ-900MHZ band is studied, and a flexible common airborne antenna with low profile, high gain and ultra wideband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The antenna array can be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aircraft wing and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antenna array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ntennas are analyzed. Finally, we select the VIVALDI antenna model, adjust th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size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VIVALDI antenna model, and carry out the unit optimization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ircraft weigh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light material is introduced as the filling medium of airborne anten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aircraft flexible / conformal antenna array, the structure of the optimal array is analyzed. We find that 192 antenna elements are arranged at equal spacing and the amplitude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Chebyshev series, and the amplitud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of the aircraf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400-900MHZ band, the maximum sidelobe level is less than -30 dB, the gain of antenna array is greater than 26dB at 400MHz, and the gain is more than 30dB at 900MHz, which meets the characteristic requirement of antenna array. In the industry leading level.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IVALDI antenna with groov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rray, the antenna elements with grooves a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in this paper. The echo loss and gain of the antenna are verifi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antenna elements are confi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VALDI antenna unit with grooves ca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is paper.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2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靜嫻;;天線:我們的電子眼和耳[J];火控雷達技術;1989年02期

2 崔憲莉;;天線單元組件檢測系統(tǒng)設計[J];航天制造技術;2009年01期

3 ;航天成果[J];航天技術與民品;1995年05期

4 張軍;;天線及其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與選用原則[J];電子制作;2000年09期

5 孫厚軍;常林;王奇?zhèn)?呂昕;;一種新型的雙(垂直)半波振子天線及其應用[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6 陳海濤;羅建新;張大奎;張自偵;;有耗半空間水平低架天線電磁特性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08年S1期

7 李曉芬;;中波天線的基本原理與選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05期

8 董富祥;周志成;曲廣吉;;國外空間大型網(wǎng)狀天線在軌展開故障與對策[J];航天器工程;2012年06期

9 何清明,吳巍,廖元壽;一種寬帶收/發(fā)天線組件的工程研究[J];電子對抗技術;2005年06期

10 張文濤;楊暉;;一種超寬帶通信系統(tǒng)天線單元的研究[J];火控雷達技術;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樊明延;馮正和;張雪霞;;新型寬帶雙枝倒F平面集成天線[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逯貴禎;關亞林;;互補結(jié)構(gòu)天線的輻射特性與散射特性研究[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孫保平;付納新;;某型雷達天線單元組件的檢驗方法[A];2008年電子機械與微波結(jié)構(gòu)工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李勤毅;焦永昌;趙鋼;王小明;;一種新型的微帶反射陣天線單元及其應用[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郭勝剛;阮成禮;;方向回溯天線發(fā)展綜述[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6 朱祖武;曹衛(wèi)平;;用于探地雷達系統(tǒng)的寬帶領結(jié)天線的研究與設計[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龍小專;譚佳玲;賈韶旭;;寬帶Vivaldi天線的仿真與設計[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8 徐曉寧;李秀萍;;一種新型圓筒形雙頻帶天線的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9 陳永鋒;黃興忠;;超方向性天線最優(yōu)化綜合方法研究[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穆欣;龔書喜;;雙PIFA天線中應用蘑菇型EBG去耦合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郵電設計院有限公司3G勘察設計院 宋威;天線美化新技術出爐[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2 江蘇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捷士通科技:TD天線創(chuàng)新,助力產(chǎn)業(yè)發(fā)展[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曉東;新型UHF近場天線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郭琳;移動終端MIMO天線關鍵參數(shù)及測試驗證方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王夫蔚;陣列綜合與天線雷達截面控制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趙輝;UWB-MIMO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程春霞;特定用途通信與導航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陳鴻;多枝節(jié)與折疊輻射體寬帶多頻天線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桐;認知無線電中超寬帶與頻率可重構(gòu)天線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于松濤;寬帶天線的可穿戴設計與雷達截面控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楊梅;天線加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東南大學;2015年

10 高國平;無線體域網(wǎng)(WBAN)中超寬帶及可穿戴天線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博;微帶濾波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葉國華;機載寬帶vivaldi天線及組陣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劉成麗;小型化多頻段MIMO手機天線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周錦文;RFID近場天線應用及設計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張慶;UHF RFID讀寫器天線設計與相控陣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張才普;60GHz平面MIMO天線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偉業(yè);移動終端中的多頻段天線與MIMO天線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沈從松;面向LTE雙極化方向圖可重構(gòu)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馬國明;方向圖可重構(gòu)天線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梁家軍;MIMO系統(tǒng)中的多天線設計與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8252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8252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7bf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