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約束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三維非線性自適應末制導律
本文關鍵詞:多約束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三維非線性自適應末制導律 出處:《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超聲速飛行器 自適應末制導律 多約束 通道耦合 參數(shù)擾動 模型失配
【摘要】:面向多約束下高超聲速飛行器末制導過程中的通道耦合、參數(shù)擾動、模型失配等突出問題,設計一種適于高超聲速飛行器的三維非線性自適應末制導律。為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和簡潔性,引入視線旋量和旋量速度的概念,并基于此建立三維制導參考模型和實際系統(tǒng)的表達式;為了保證制導律的魯棒性和自適應性,基于自適應控制理論,設計一種三維非線性自適應制導律;通過數(shù)學推導證明了該制導律的穩(wěn)定性。該制導律能夠從理論上克服高超聲速飛行器末制導面臨的通道耦合、參數(shù)擾動、模型失配等突出問題,滿足多約束制導要求。仿真結果驗證了所設計制導律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國防科技大學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304229)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3M542562)
【分類號】:V448
【正文快照】: 在傳統(tǒng)制導律設計框架下,一般假設姿控系統(tǒng)使得飛行器穩(wěn)定,視線的俯仰和偏航通道相互解耦,而忽略通道耦合對制導律設計的影響[1-4]。對于傳統(tǒng)飛行器,由于飛行速度較慢、機動范圍較小,這種設計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制導效果。而對于高超聲速飛行器,由于其在末制導過程中,采用傾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高雙林;;乘波技術在高超聲速飛行器中的應用[J];國際航空;2007年04期
2 吳宏鑫;孟斌;;高超聲速飛行器控制研究綜述[J];力學進展;2009年06期
3 蔡亞梅;汪立萍;;美國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發(fā)展計劃及關鍵技術分析[J];航天制造技術;2010年06期
4 陳潔;潘長鵬;吳進華;顧文錦;;高超聲速飛行器非線性建模及開環(huán)特性分析[J];飛行力學;2011年03期
5 黃偉;夏智勛;;美國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國防科技;2011年03期
6 黃琳;段志生;楊劍影;;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對控制科學的挑戰(zhàn)[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1年10期
7 時建明;王潔;;高超聲速飛行器H_∞魯棒跟蹤控制研究[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2年05期
8 張園園;胡楊;劉志敏;李仁府;;基于Quasi-continuous高階滑模理論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控制[J];飛機設計;2012年03期
9 凡雪靈;陳凱;;高超聲速飛行器分離干擾的伴隨方法分析[J];指揮控制與仿真;2013年04期
10 李文杰;牛文;張洪娜;王琳;;2013年世界高超聲速飛行器發(fā)展總結[J];飛航導彈;201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閻超;;未來的飛行器——高超聲速飛行器發(fā)展展望[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2 嚴玲玲;李少遠;;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預測控制和可視化仿真[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D卷[C];2011年
3 姚照輝;鮑文;;高超聲速飛行器調節(jié)/保護多模式切換控制方法[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莊益夫;陳潔;潘長鵬;;一類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建模及非線性控制[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A卷[C];2011年
5 賀杰;鄭德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特點及關鍵技術研究[A];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空航天科技創(chuàng)新與長三角經濟轉型發(fā)展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6 鮑文;姚照輝;常軍濤;于達仁;唐井峰;;高超聲速飛行器耦合動力學建模問題探討[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鮑文;姚照輝;;高超聲速飛行器調節(jié)/保護多模式切換控制方法[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8 譚湘敏;易建強;范國梁;;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研究[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9 譚湘敏;易建強;范國梁;;高超聲速飛行器滑模自適應控制研究[A];第三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文集[C];2010年
10 孫未蒙;張靖男;鄭志強;;高超聲速飛行器控制技術的幾個增長點[A];中國航空學會控制與應用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徐暉;美國加快高超聲速飛行器研制[N];中國航空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陳龍 通訊員 王二強;“高超”:改變未來戰(zhàn)爭模式的利器[N];中國航天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倩;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控制系統(tǒng)設計方法與仿真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趙林東;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及巡航跟蹤控制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融;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多信息融合自適應容錯自主導航技術[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4 李樂堯;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陳鑫;高超聲速飛行器氣動—熱—結構建模及模型降階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劉健;高超聲速飛行器熱防護系統(tǒng)熱力分析邊界元快速算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逄洪軍;高超聲速飛行器氣動彈性建模與魯棒變增益控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葛東明;臨近空間高超聲速飛行器魯棒變增益控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張紅梅;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建模與控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張園園;高超聲速飛行器縱向模型的非線性控制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彪;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朱艷明;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非線性控制[D];東北大學;2009年
3 黃廣;高超聲速飛行器殘差自調節(jié)高精度控制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安昊;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楊鐵柱;高超聲速飛行器助推分離段軌跡優(yōu)化與抗擾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易芳;高超聲速飛行器分時攔截信息處理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許昱涵;高超聲速飛行器縱向平面制導控制一體化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金濤;高超聲速飛行器軌跡優(yōu)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9 周之;基于光纖光柵傳感器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結構損傷診斷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張浩;高超聲速飛行器線性變參數(shù)建模及其魯棒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31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33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