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葉尖定時的葉片動應力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葉尖定時的葉片動應力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非接觸 葉尖定時 動應力 有限元分析 采集卡
【摘要】:旋轉機械是現(xiàn)代工業(yè)系統(tǒng)的一種關鍵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航空、電力、化工等重要領域。航空發(fā)動機作為我國大飛機項目的核心裝備成為科研攻關的重點,這其中壓氣機和燃氣輪機作為提供動力的關鍵部件,決定著飛機能否高速、穩(wěn)定、長時間飛行,而轉子葉片作為核心零部件由于數(shù)量多,工作條件惡劣,其失效更是發(fā)動機故障的主要原因。轉子葉片的失效原因除因外物撞擊造成的葉片瞬時過載斷裂外,絕大多數(shù)與葉片振動產生的動應力有關。傳統(tǒng)的接觸式應變測量,操作復雜且無法在線監(jiān)測,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不便。因此在航空發(fā)動機的研制和使用過程中,實現(xiàn)葉片動應力的實時監(jiān)測顯得十分必要。本文通過對葉片進行建模分析,解決了動應力反演的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葉尖定時測振技術,通過動應力反演算法實現(xiàn)旋轉葉片動應力非接觸測量的新方法。針對本文提出的方法,筆者在天津大學力學工程實驗中心、浙江大學高速旋轉機械實驗室分別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實現(xiàn)旋轉葉片動應力的非接觸測量。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通過理論推導,提出了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獲取葉片表面動應力與葉尖位移比值,進而反演出葉片動應力的方法。2.設計開發(fā)了滿足葉尖定時測振系統(tǒng)要求的便攜式采集卡,對葉尖定時測振系統(tǒng)進行了優(yōu)化。3.采用有限元法對葉片進行建模分析,獲取靜態(tài)及旋轉狀態(tài)下葉片表面動應力與葉尖振幅的比值,并以此作為動應力反演的依據(jù)。4.設計實施了振動臺葉片激振實驗和旋轉葉片振動監(jiān)測實驗。靜態(tài)激振實驗使用應變片和激光測振儀對單個葉片的應變和振幅進行了測試;旋轉實驗同時安裝了葉尖定時測振系統(tǒng)及滑環(huán)引電式應變測量系統(tǒng)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驗證了本文提出的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V26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衛(wèi);大面積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00年01期
2 賀臺爾;;非接觸測量及控制[J];工業(yè)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86年01期
3 燕必希,周長凱;二維幾何尺寸非接觸測量的邊緣檢測[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劉巖;左春檉;丁光正;栗利剛;文偉力;;大型圓柱工件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S1期
5 張文偉,莊葆華,劉邁,王彥勛;飛機表面劃痕非接觸測量儀的研究[J];計量學報;1998年04期
6 羅勝彬;宋春華;韋興平;李航;;非接觸測量技術發(fā)展研究綜述[J];機床與液壓;2013年23期
7 周倫彬;逆向非接觸測量技術淺析[J];中國測試技術;2005年05期
8 唐武生;譚慶昌;吳麗;李慶華;;平面參數(shù)的非接觸測量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9 鄭華喜;;表面粗糙度和微觀輪廓非接觸測量的現(xiàn)狀與技術水平[J];工具技術;1992年08期
10 張小紅;非接觸測量中激光掃描探頭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199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春林;;雙目立體視覺在模型姿態(tài)非接觸測量中的應用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董遇泰;李佳;;曲面的非接觸測量原理與實現(xiàn)[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3 夏文達;石安利;史源源;;基于機器視覺的齒輪尺寸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A];2010振動與噪聲測試峰會論文集[C];2010年
4 黃道平;王煜敏;;基于圖像處理的型坯直徑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設計[A];04'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暨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5 姜紅;趙越超;馮進良;田明;林婉宜;;遠距離目標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研究[A];2013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工業(yè)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6 周建偉;郭勇;蔡坤;王振林;;基于數(shù)字散斑相關的振動參數(shù)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下冊[C];2011年
7 郝小鵬;原遵東;;輻射計光闌非接觸測量方法[A];2009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君;劉寶瑛;陳炳生;;一種大尺寸非接觸測徑方案[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9 張桂森;郭俊杰;;一種非接觸測控系統(tǒng)[A];制造技術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史海文;趙壽根;姚軍;;球、板沖擊在支柱上響應的試驗研究[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水體污染非接觸測量技術通過鑒定[N];今日信息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楊寶迪;專家教您鑒賞君子蘭[N];長春日報;2005年
3 河北省種業(yè)集團公司 李永偉 秦皇島市盧龍鎮(zhèn)人民政府 李曉紅;啥樣的君子蘭是上等品[N];河北科技報;2007年
4 黃森木;盆花葉片發(fā)黃的診治[N];農民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房瑤瑤;森林調控空氣顆粒物功能及其與葉片微觀結構關系的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剛;基于葉尖定時的葉片動應力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2 肖武華;汽車鈑金件非接觸測量規(guī)范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3 白云;非接觸測量技術在航空金屬材料形變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6年
4 蔡君偉;旋轉失諧葉片—輪盤結構振動的非接觸測量與分析[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7年
5 張新;缸體內部微孔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6 李延軍;基于圖像處理的材積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7 曹越;彈丸外徑的一種非接觸測量方法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8 匡才遠;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青年男體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龍卓群;高爐爐頂料位非接觸測量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10 季開宸;基于青年男體二維非接觸測量系統(tǒng)圍度擬合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85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28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