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線偏置隔離段內(nèi)激波串遲滯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心線偏置隔離段內(nèi)激波串遲滯特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隔離段 激波串遲滯 數(shù)值計算 中心線偏置 擴張比
【摘要】:采用定常與非定常數(shù)值計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種中心線偏置的隔離段流場,分析了不同反壓作用下的激波串特征。通過模擬隔離段反壓升高和降低的過程,研究了隔離段內(nèi)激波串的遲滯特性,并比較了擴張比為0,10%,37%隔離段內(nèi)遲滯特性的差異。結果表明,在來流馬赫數(shù)2.0條件下,所研究隔離段內(nèi)存在兩種類型的遲滯現(xiàn)象;在同一反壓條件下,降壓路徑對應的激波串更靠近管道入口。當反壓接近隔離段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壓時,流場遲滯現(xiàn)象消失。隔離段擴張比越大(如37%),激波串位置出現(xiàn)遲滯的反壓范圍越寬,遲滯量越小。最后利用流量匹配的觀點從無粘角度解釋了有粘流道內(nèi)的激波串遲滯現(xiàn)象。
【作者單位】: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高超聲速沖壓發(fā)動機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372347)
【分類號】:V235.21
【正文快照】: 1引言隔離段是超燃沖壓發(fā)動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1],一方面能夠抵抗燃燒室的較高反壓,保證進氣道的正常起動[2,3];另一方面組織其內(nèi)部預燃激波串,為燃燒室供應高質(zhì)量的氣流[4]。隔離段的設計好壞直接關系到發(fā)動機及飛行器的整體性能[4]。在之前的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的設計中,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旭昂;王成鵬;程克明;;變截面隔離段流場數(shù)值分析[J];推進技術;2008年06期
2 金亮;吳先宇;羅世彬;王振國;;隔離段反壓對激波串起始位置的影響[J];推進技術;2008年01期
3 曹學斌;張X元;高亮杰;;一種帶抽吸狹縫的新型短隔離段數(shù)值研究[J];推進技術;2011年02期
4 陳植;易仕和;武宇;全鵬程;;節(jié)流方式對隔離段流場結構影響的數(shù)值仿真[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5 王成鵬,張X元,金志光,李念;非均勻超聲來流矩形隔離段內(nèi)流場實驗[J];推進技術;2004年04期
6 杜泉;宋文艷;李強;鄭亞明;;反壓氣流溫度及傳熱對隔離段激波串的影響[J];計算機仿真;2008年09期
7 袁化成;梁德旺;郭榮偉;李博;;反壓作用下等直隔離段性能估算[J];航空動力學報;2009年11期
8 曹學斌;張X元;金志光;;帶等寬度平直斜楔的非對稱來流短隔離段實驗[J];航空動力學報;2009年12期
9 曹學斌;張X元;方興軍;;非對稱來流下帶后掠斜楔的短隔離段實驗研究[J];宇航學報;2011年06期
10 王成鵬,張X元,楊建軍;帶進氣道的隔離段流場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J];推進技術;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彬;鄒建鋒;鄭耀;;帶擴張角的隔離段流場的數(shù)值研究[A];第三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文集[C];2010年
2 裘新;岳連捷;盧洪波;陳立紅;張新宇;;擴張方式對隔離段流場特性的影響[A];第三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文集[C];2010年
3 李萌;岳連捷;張新宇;;隔離段三維流場特性及入射激波對隔離段流場影響的研究[A];高超聲速專題研討會暨第五屆全國高超聲速科學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曹學斌;張X元;;非對稱來流下隔離段內(nèi)激波串受迫振蕩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曹學斌;張X元;;加斜楔縮短隔離段措施的一種改進[A];第一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曹學斌;張X元;;非對稱來流下帶抽吸狹縫的短隔離段數(shù)值研究[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湯彬;鄒建鋒;鄭耀;;動態(tài)進口條件下隔離段流場的數(shù)值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萌;岳連捷;張新宇;;隔離段三維流場特性及入射激波對隔離段流場影響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高亮杰;張X元;曹學斌;甘寧鋼;;非對稱來流下帶粗糙度的隔離段實驗研究[A];第四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10 丁猛;李樺;范曉檣;;超音速進氣道—隔離段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A];第十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C];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曹學斌;矩形隔離段流動特性及控制規(guī)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2 王成鵬;非對稱來流條件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隔離段氣動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赫;隔離段流場-壁面熱耦合機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何粲;雙模態(tài)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隔離段流動特性研究[D];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2015年
3 田旭昂;變截面隔離段流動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 王衛(wèi)星;非常規(guī)隔離段流場特征與氣動性能的數(shù)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5 高亮杰;非等直截面及復雜環(huán)境下隔離段流動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陳明慧;帶楔板的三維隔離段設計與分析[D];浙江大學;2014年
7 王淵;非對稱來流下矩形轉圓隔離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8 鄧遠灝;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隔離段流動特性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9 周淳;非均勻來流條件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隔離段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10 趙陽陽;三維等直隔離段內(nèi)激波串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60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16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