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航空航天論文 >

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05:35

  本文關鍵詞: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分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復合材料 疲勞累積損傷 有限元分析


【摘要】: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簡稱FRP)具有比強度高、比剛度大、材料各向異性、抗疲勞性能佳以及成型工藝好等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于飛機和宇航飛行器上。因為飛機所受載荷為循環(huán)變載荷,結(jié)構(gòu)件的破壞形式多為疲勞破壞,然而考慮到復合材料疲勞機理的復雜性,復合材料結(jié)構(gòu)件經(jīng)常采用靜強度設計覆蓋疲勞設計,這影響了其減重性能的發(fā)揮。為了飛機性能的提高,需要進一步發(fā)揮復合材料的功效。因此,深入研究FRP的疲勞損傷和壽命設計,具有重要的工程價值和理論意義。本文基于ABAQUS軟件平臺進行二次開發(fā),編寫子程序?qū)崿F(xiàn)FRP三維疲勞累積損傷分析功能。對建立的模型進行模塊化設計,選定包含分層失效模式的Hashin-Ye失效準則對單元進行失效判斷,采用剩余剛度—剩余強度關聯(lián)模型和Camanho材料退化模型對疲勞過程中的單元進行材料性能折減,利用疲勞損傷等效累積,建立起疲勞累積損傷的有限元分析流程。利用算例中的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簡稱GFRP)的疲勞試驗結(jié)果,擬合S-N曲線和剩余剛度-剩余強度關聯(lián)模型參數(shù)。將數(shù)據(jù)代入本文模型,對六種不同鋪層形式的層合板進行了疲勞壽命和剩余剛度的預測,并與試驗值進行了對比。結(jié)果表明,本文模型能較好地預測除準各向同性層合板以外的層合板的疲勞行為。
【關鍵詞】:復合材料 疲勞累積損傷 有限元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V25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緒論8-17
  • 1.1 引言8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8-15
  • 1.2.1 疲勞壽命模型9-10
  • 1.2.2 剩余強度模型10-11
  • 1.2.3 剩余剛度模型11-13
  • 1.2.4 耗散能模型13-14
  • 1.2.5 疲勞漸進損傷模型14-15
  • 1.3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15-17
  • 2 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有限元分析方法17-27
  • 2.1 引言17
  • 2.2 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模型17-22
  • 2.2.1 應力分析17
  • 2.2.2 疲勞失效準則17-19
  • 2.2.3 材料性能退化19-22
  • 2.2.4 疲勞損傷等效累積22
  • 2.3 疲勞累積損傷有限元分析程序設計與實現(xiàn)22-26
  • 2.3.1 循環(huán)載荷施加的兩個假設22-23
  • 2.3.2 疲勞累積損傷有限元分析程序設計23-25
  • 2.3.3 疲勞累積損傷有限元分析流程25-26
  • 2.4 本章小結(jié)26-27
  • 3 靜載荷下有限元模型驗證與分析27-34
  • 3.1 引言27
  • 3.2 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合板靜強度分析算例27-33
  • 3.2.1 層合板幾何尺寸和材料參數(shù)27-29
  • 3.2.2 有限元模型和邊界條件29-30
  • 3.2.3 不同情況下計算結(jié)果對比30-31
  • 3.2.4 層合板靜力下?lián)p傷失效過程分析31-33
  • 3.3 本章小結(jié)33-34
  • 4 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模型驗證與分析34-56
  • 4.1 引言34
  • 4.2 算例疲勞試驗研究34
  • 4.3 層合板疲勞材料參數(shù)確定34-40
  • 4.3.1 剩余剛度-剩余強度關聯(lián)模型參數(shù)34-37
  • 4.3.2 S-N曲線37-40
  • 4.4 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模型驗證40-55
  • 4.4.1 層合板疲勞壽命和剩余剛度預測40-49
  • 4.4.2 層合板疲勞累積損傷過程分析49-55
  • 4.5 本章小結(jié)55-56
  • 結(jié)論56-57
  • 參考文獻57-6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61-62
  • 致謝62-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勝,趙德有;復合材料層合板的鋪層幾何對結(jié)構(gòu)聲傳輸?shù)挠绊慬J];振動與沖擊;2001年02期

2 杜忠華,趙國志,王曉鳴,歐陽春;復合材料層合板抗彈性的工程分析模型[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年01期

3 陳浩然,劉遠東;考慮破壞過程含損復合材料層合板動力響應[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4 尤風翔,郝慶東;復合材料層合板隨機參數(shù)結(jié)構(gòu)的響應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徐建新,馮振宇;常幅疲勞載荷下復合材料層合板剛度退化試驗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5年09期

6 任春雨,朱錫,梅志遠;復合材料層合板沖擊模型研究現(xiàn)狀[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5年04期

7 諸強;楊智春;張開達;;一種計及分層效應的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壽命計算方法[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8 范金娟;趙旭;程小全;;復合材料層合板低速沖擊后壓縮損傷特征研究[J];失效分析與預防;2006年02期

9 顧亦磊;趙美英;王芳;萬小朋;;復合材料層合板機械連接失效分析及鋪層優(yōu)化[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楊忠清;姚衛(wèi)星;胡偉峰;;復合材料層合板疲勞壽命分析的系列單元失效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吉桂秀;陳浩然;洪明;;含多個分層損傷復合材料層合板的自振特性研究[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2 盧智先;矯桂瓊;王平安;朱勝利;;含分層損傷的復合材料層合板壓縮力學行為的實驗研究[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3 郭翔鷹;張偉;陳麗華;;二自由度復合材料層合板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郭翔鷹;張偉;姚明輝;陳麗華;;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混沌運動分析[A];第八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郭翔鷹;張偉;陳麗華;;復合材料層合板動力學方程的混沌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郭翔鷹;張偉;;角鋪設的復合材料層合板的動力學分析[A];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MMM-XI):第十一屆全國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郭翔鷹;張偉;;角鋪設的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混沌運動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郭翔鷹;張偉;;角鋪設的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混沌運動[A];第十二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九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劉遠東;;含分層損傷復合材料層合板的動力破壞分析[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10 呂霞;周儲偉;;復合材料層合板螺栓連接的數(shù)值模擬[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明;分層損傷復合材料層合板振動與聲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2 劉偉先;復合材料層合板真空輔助濕鋪貼挖補修理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3 劉志強;雷電環(huán)境下復合材料層合板電—磁—熱—結(jié)構(gòu)耦合效應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曹俊;遺傳算法及其在復合材料層合板設計中應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5 呂書鋒;軸向外伸懸臂復合材料層合板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徐穎;復合材料層合板沖擊損傷及沖擊后疲勞壽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7 楊加明;濕熱環(huán)境下復合材料層合板的幾何非線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8 任曉輝;復合材料層合板C~0型高階鋸齒理論[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9 張璐;含分層缺陷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擴展行為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侯玉品;復合材料層合板鋪層設計與離散結(jié)構(gòu)選型優(yōu)化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0354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10354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183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