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配電系統(tǒng)單相非線性負荷諧波諾頓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 低壓配電系統(tǒng) 非線性負荷 諧波諾頓模型 波動量法 投切電容 出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1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諧波諾頓模型是一種簡化的非線性負荷諧波模型,其構造和使用都是有條件的。對利用兩種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的電壓和電流波動量構造模型的方法(波動量法)進行理論分析,結果表明:電壓波峰系數(shù)是影響低壓配電系統(tǒng)單相非線性負荷諧波諾頓(Norton)模型成立的關鍵因素;模型只能在相同的波峰形態(tài)下構造(平頂或尖頂),且僅適用于相應的電壓波形環(huán)境。實驗和系統(tǒng)實測數(shù)據(jù)驗證了這一結論。大量的實測結果還表明:在民用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中,供電電壓幾乎均呈平坦波形,這為非線性負荷的諧波Norton模型參數(shù)提取提供了良好的構造和使用條件。文中還對通過投切電容器產(chǎn)生電壓和電流波動量的方法進行了合理性分析,證實所提方法能有效地獲取負荷諧波Norton模型參數(shù)。
[Abstract]:Harmonic Norton model is a simplified nonlinear load harmonic model. It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conditional.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l by using voltage and current fluctuation in two different operating states (fluctuation method)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tage peak coefficient is the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orton Norton model of single-phase nonlinear load i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model can only be constructed in the same peak shape (flat-top or cusp). And it is only applicable to the corresponding voltage waveform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and system measured data verify this conclusion. A large number of measured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n the civil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supply voltage is almost flat waveform. This provides a good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 for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harmonic Norton model of nonlinear load. The method of genera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fluctuation by switching capacitor is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obtain the load harmonic Norton model parameters.
【作者單位】: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tǒng)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77138)~~
【分類號】:TM714
【正文快照】: 0引言為了有效地分析、評估和治理系統(tǒng)中的負荷諧波情況,需要有合理的諧波模型來表征其諧波特性。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展開了負荷諧波模型的相關研究,例如:電流源模型[1-2]、諧波諾頓(Norton)模型[3-5]、諧波耦合導納矩陣模型[6-8]、基于最小二乘逼近的諧波源模型[9]及基于傳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雍靜;王一平;;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中非線性負荷諧波諾頓模型成立條件[J];重慶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2 趙勇,張濤,李建華,夏道止;一種新的諧波源簡化模型[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年04期
3 龔華麟;肖先勇;劉亞梅;楊洪耕;;基于主導波動量篩選原理的用戶諧波發(fā)射水平估計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4 雍靜;婁方橋;王一平;晏小龍;;低壓配電系統(tǒng)單相非線性負荷的諧波衰減效應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猛;蔣德瓏;陳根永;;基于模糊聚類的電網(wǎng)諧波綜合評估方法[J];電測與儀表;2011年10期
2 謝康;楊洪耕;張逸;黃靜;;基于廣義回歸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諧波源建模[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2年03期
3 邢穎;李寶樹;;非線性負荷對電網(wǎng)電壓和電流的影響[J];電氣應用;2007年08期
4 王星華;余欣梅;;諧波潮流建模及求解算法研究綜述[J];電氣應用;2008年02期
5 惠錦;楊洪耕;林順富;馬豫超;;基于獨立隨機矢量協(xié)方差特性的諧波發(fā)射水平評估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7期
6 唐昆明;蔡明;羅建;朱伯通;譚濤;;基于奇異值分解的非線性負荷諧波源定位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01期
7 王詩超;沈沉;程建洲;;考慮電流波動特性的系統(tǒng)側諧波阻抗估計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03期
8 張哲,陳紅坤;諧波源辨識研究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05年05期
9 孫媛媛;徐文遠;;整流器的諧波分析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年03期
10 解紹鋒;;基于秩次回歸的系統(tǒng)諧波阻抗分析與諧波評估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陳靜;于艷;;基于ARM Cortex-M3的便攜式電網(wǎng)諧波檢測儀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3)[C];2008年
2 王磊;;基于“分組線性回歸法”測量諧波阻抗[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胡航帆;李欣然;張廣東;胡宗耀;;電鐵牽引負荷的諧波源模型[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劉永勝;胡曉琴;姚海燕;華靚;;風電場對配電網(wǎng)電能質量的影響綜述[A];第十九屆輸配電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蔣東東;吳敏輝;邵振國;;諧波污染用戶建模及危害評估[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wǎng)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6 華回春;賈秀芳;曹東升;趙成勇;;電能質量數(shù)據(jù)交換格式下的諧波責任估計[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wǎng)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袁曉冬;宋坤隆;;一種用于復雜諧波環(huán)境中評估用戶諧波責任的實用方案[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wǎng)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余欣梅;考慮諧波影響的配電網(wǎng)電容器優(yōu)化模型及相關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王路;復雜交、直流互聯(lián)系統(tǒng)的電磁—機電暫態(tài)混合仿真和相關問題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郭自勇;有源電力濾波器檢測與控制技術的研究及應用[D];湖南大學;2007年
4 占勇;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電能質量分析和負荷建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許儀勛;諧波對電能計量的影響與對策[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孫媛媛;非線性電力電子裝置的諧波源模型及其在諧波分析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9年
7 曾博;雙向互動電能計量模式下的諧波分析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政暉;配電網(wǎng)中諧波的影響和監(jiān)測治理措施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2 李培;考慮諧波源隨機性的濾波器優(yōu)化配置[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3 任毅華;供電系統(tǒng)背景諧波分離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顏秉超;考慮電網(wǎng)中不確定因素的諧波潮流計算[D];燕山大學;2011年
5 吳國祿;油田配電網(wǎng)的諧波分析與濾波器的優(yōu)化配置[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6 蔡明;基于參數(shù)辨識的配電網(wǎng)諧波源判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齊勇;閃變檢測及閃變源定位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王緒雄;變電站補償電容器的諧波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9 張巍;用戶諧波發(fā)射水平估計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車權;基于諧波源檢測與定位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進軍,王兆安;LC濾波的單相橋式整流電路網(wǎng)側諧波分析[J];電力電子技術;1996年02期
2 張安安,楊洪耕;基于畸變波形同步分層估計諧波阻抗的探討[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09期
3 劉秀玲;王洪瑞;;電網(wǎng)諧波阻抗的測量及其修正[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07年02期
4 劉凡;司馬文霞;車權;金卓睿;熊浩;;基于改進Madaline網(wǎng)絡的諧波發(fā)射水平估計[J];高電壓技術;2006年10期
5 周林;張鳳;栗秋華;杜小飛;徐明;王偉;;配電網(wǎng)中諧波源定位方法綜述[J];高電壓技術;2007年05期
6 徐政;段慧;;全頻段交流系統(tǒng)等值與諧波計算程序的研發(fā)[J];高電壓技術;2008年06期
7 趙勇,張濤,李建華,夏道止;一種新的諧波源簡化模型[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年04期
8 趙勇,沈紅,李建華,夏道止;諧波源的識別及其與非諧波源的分離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年05期
9 車權,楊洪耕;基于穩(wěn)健回歸的諧波發(fā)射水平估計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4期
10 張巍,楊洪耕;基于二元線性回歸的諧波發(fā)射水平估計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仁華;非線性負荷的功率技術分析[J];科學中國人;2005年07期
2 蘇建設,陳陳;考慮非線性負荷的靜止無功補償器控制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17期
3 梁玉;;無功補償與諧波分析技術實用研究[J];廣東科技;2008年22期
4 林海雪;;國外諧波電流限值標準介紹[J];供用電;2008年05期
5 杜德立;;電力系統(tǒng)中的高次諧波(四)[J];四川電力技術;1987年Z1期
6 王杰,陳陳;多機電力系統(tǒng)參數(shù)自適應控制設計的模型與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年07期
7 張巖;邵楓;鄧云峰;;輕載和非線性負荷對電能計量的影響[J];東北電力技術;2006年03期
8 羅亞橋;胡,
本文編號:1454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45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