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樞紐互通式立交設計探討
本文關鍵詞:渝西樞紐互通式立交設計探討
【摘要】:為了提高渝蓉高速公路與重慶繞城高速公路交叉處渝西樞紐互通式立交的服務水平,滿足各方向車流快速、高效、安全轉換的需求,根據(jù)立交周邊地形地貌和城市規(guī)劃等限制條件,對各階段不同立交方案分別從交通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行車安全、工程造價等方面進行多方案比選、優(yōu)化后,最終推薦技術可行、經(jīng)濟合理、符合駕駛習慣的"變異Y形+變異喇叭形"設計方案,為今后類似樞紐互通式立交的設計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 高速公路 樞紐互通式立交 設計
【分類號】:U412.352.1
【正文快照】: 渝蓉高速公路(G5013)位于成渝經(jīng)濟區(qū)的核心地帶,東起重慶市沙坪壩區(qū)青木關鎮(zhèn)陳家橋,經(jīng)過重慶繞城高速,連接璧山、銅梁、大足以及四川省的安岳、資陽,西至成都市繞城高速公路,全長251 km,是連接成渝經(jīng)濟雙核的最便捷通道。渝西樞紐的設置為渝蓉高速公路與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提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彭智;羅杰昌;;金盆互通式立交設計[J];湖南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2 王兵;吳善根;楊崇民;;花山北樞紐互通式立交設計[J];公路;2011年05期
3 金令;;貴陽環(huán)城高速公路花溪大橋設計[J];鐵道標準設計;2012年07期
4 趙文聘;;浦東國際機場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關鍵技術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鵬;丁克偉;夏頂;;彎橋上簡支梁板布設法的探討[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2 張穎;;高速公路服務區(qū)設計解析——關于高速公路服務區(qū)設計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3 董英杰;;水網(wǎng)地區(qū)高速公路改移工程設計要點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4 林聲;;基于變加速度的高速公路平直路段運行速度模型優(yōu)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5 陸兆陽;焦思紅;王博;;紅土山段省道滑坡要素勘查分析研究[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潘福全;張麗霞;陸鍵;項喬君;陸林軍;;接入管理技術在公路交叉口安全改善中的運用[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7 陳孝;;道路橋梁建設施工管理探討[J];才智;2011年03期
8 張家平;陳化新;于文勇;;運用切基線法測算卵形曲線要點解析[J];測繪工程;2010年01期
9 田軍;;山區(qū)樞紐互通立交設計思路[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0年11期
10 高盼;郭廣禮;;基于最小二乘法道路平面曲線擬合[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新峰;李文鵬;唐穎;;高速公路安全防護設施的病害分析與對策[A];中國公路學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分會2011年度年會暨第十八次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吳東平;涂萬堂;何冬梅;;高速公路上車輛爆胎事故的動力學分析及對策[A];中國公路學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分會2011年度年會暨第十八次全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建軍;范俊玲;劉乙橙;;高速公路管理設施系統(tǒng)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計算方法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4 陳飛;戈若愚;左仁廣;羅慶;;長大下坡路段重型車輛剎車轂溫度預測模型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5 舒建軍;;銅玉路改擴建方案和新建方案的論證[A];開拓進取 再創(chuàng)輝煌——貴州省公路學會2008年技術交流論文集[C];2008年
6 涂黃黃;;懷通高速公路互通設計分析[A];湖北省公路學會二○○九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勝平;文明勇;陳金霞;龍清華;;運行車速安全性檢驗在改擴建公路中的應用[A];湖北省公路學會二○○九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何明剛;田澤垠;丁心香;;淺談山區(qū)避險車道設計與應用[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1卷)[C];2009年
9 付子江;;立交橋設計因素及總體原則淺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秦濤;許振輝;費韻;李俊磊;;基于設計數(shù)據(jù)的道路三維動態(tài)建模[A];中國公路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懷志;公路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徐沖;分岔隧道設計施工優(yōu)化與穩(wěn)定性評價[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李少剛;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設計參數(shù)優(yōu)化及施工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趙一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5 張躍飛;車載攝像機數(shù)字穩(wěn)像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譚罡風;重型汽車動力傳動系熱管理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祝站東;基于道路環(huán)境的雙車道公路運行速度模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王文淵;沿海港口航道通過能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陳發(fā)明;風積沙在鹽漬土地區(qū)路用性能的研究及其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劍;區(qū)域高速公路改擴建模式及交通分流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小紅;高速公路連續(xù)長大下坡避險車道的設置研究與安全性評價[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馮心宜;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安全性評價[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瑋;基于駕駛員動態(tài)視覺的視距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吳振宇;從車輛制動系熱性能分析公路長下坡設計合理性[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吳雪峰;基于駕駛模擬實驗的運行車速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閆小勇;線路中線GIS組件模型研究[D];石家莊鐵道學院;2009年
7 賈淑玲;基于生產(chǎn)物流分析的鋼鐵企業(yè)運輸系統(tǒng)規(guī)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付永恒;基于路況信息的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郭顯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設計與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10 錢成會;互通式立交交通適應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浩晨;張?zhí)萌?江賢章;;連州樞紐互通式立交設計[J];公路;2008年07期
2 徐沛寧;;高速公路多肢樞紐互通立交設計探討[J];公路;2008年11期
3 王兵;吳善根;楊崇民;;花山北樞紐互通式立交設計[J];公路;2011年05期
4 王紅玉;;浦東國際機場北通道關鍵技術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年07期
5 孔慶偉;朱世峰;譚顯英;;浦東國際機場北通道新建工程總體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年09期
6 張培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通道立交排水工程設計[J];給水排水;2011年12期
7 高宗余;;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總體設計[J];橋梁建設;2007年01期
8 易倫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大跨度鋼桁拱橋設計研究[J];橋梁建設;2009年05期
9 徐升橋,任為東,李艷明,李輝,彭曉華;丫髻沙大橋主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01年06期
10 陳策;淺談大跨徑橋梁的景觀設計[J];鐵道標準設計;2003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茹宏業(yè);互通式立交的設計要點[J];青海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2 王俊,凌九忠;互通式立交方案影響因素分析[J];公路;2002年07期
3 張梅釵;以承德南立交設計為例談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規(guī)劃與選型[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05年02期
4 張榮利;;厚街互通式立交改造方案的修改與設計[J];廣東公路交通;2006年01期
5 盧火青;劉艷紅;徐秋實;;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選型的安全要素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6年09期
6 程名;蔡斌;徐殿峰;;小賀樞紐互通式立交方案設計[J];交通標準化;2006年07期
7 義啟貴;楊凱呂;;多路互通式立交選型與布設[J];西部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8 殷濤;易共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經(jīng)濟效益的定量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8年06期
9 趙竹瑩;王劍峰;;山區(qū)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設計要點[J];林業(yè)科技情報;2008年01期
10 李峰偉;;林樓互通式立交方案研究[J];華東公路;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智春;;互通式立交選型與設計[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1998年全國市政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2 馬毓泉;雷英鴿;吳育忠;;山區(qū)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設計要點[A];2005年全國公路勘察設計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波;;對互通式立交設計幾個問題的探討[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波;;對互通式立交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研究[A];江蘇省公路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陳泰忠;;互通式立交分流點曲率半徑的設計探討[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4年
6 趙冬賚;王浩;郝維索;;環(huán)行互通式立交的設計與分析——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天目中路立交和中山南一路立交[A];全國城市橋梁青年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7 云天煉;容國開;施耀忠;;海南環(huán)島西線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設計[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2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葉茂;王建軍;過秀成;;城市外環(huán)互通式立交維修施工期交通組織研究——以南京市花神廟互通為例[A];2008第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周鐵華;;淺談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設計[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賀玉龍;劉小明;任福田;;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間距[A];第七次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頌;全省最大互通式立交主體提前三個月完工[N];貴陽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劉乾輝;羅家溝樞紐互通式立交建設提速[N];廣元日報;2010年
3 通訊員 蔡旭紅 黃文科;西部跨度最大互通式立交開工[N];建筑時報;2010年
4 袁超群;西銅高速擴建方案確定[N];西安日報;2008年
5 首席記者 吳曉松;三環(huán)道路西、北段試通車[N];昆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侯愛敏;增建高速出入口 進出城區(qū)更快捷[N];鄭州日報;2012年
7 陳曉光 首席記者 邱麗娜;我省西部四條高速公路交工通車[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10年
8 胡曉虹;珠海加速打造區(qū)域高速公路環(huán)[N];珠海特區(qū)報;2007年
9 玲愛 忠義;太古高速古交段征地拆遷全面鋪開[N];太原日報;2009年
10 巨洪波;十天高速公路茶鎮(zhèn)隧道左線貫通[N];中國交通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一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2 王曉;高速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3 李霞;高速公路節(jié)地關鍵技術及節(jié)地效果綜合評價[D];長安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云安;互通式立交間距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張景濤;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評價與保障措施[D];長安大學;2013年
3 馮玉榮;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間距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4 聶蓉;高速公路網(wǎng)互通式立交布局規(guī)劃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陳琨;互通式立交方案綜合量化評價方法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6 沈強儒;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約束型出口安全保障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7 王峰;單喇叭型互通式立交改擴建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8 吳濤;山區(qū)互通式立交規(guī)劃設計與應用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9 孫緒寶;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擴建方案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10 雷曉暉;山區(qū)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間距的探討和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72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