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集裝箱港口體系集裝箱化進程研究
本文關鍵詞:東亞集裝箱港口體系集裝箱化進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交通運輸工程 東亞 集裝箱港口 港口體系 集裝箱化 港口群 不平衡性
【摘要】:在確定50個東亞港口的基礎上,按照這些港口在1993—2013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模式,結合康德拉捷夫長波對東亞集裝箱港口體系的集裝箱化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從1993年以來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在此基礎上,將每個階段包含的港口視為一個港口群,運用基尼系數分解法對東亞集裝箱港口體系的不平衡性進行深入分析.分析顯示,東亞集裝箱港口體系的不平衡性從主要受港口群之間吞吐量的不平衡性的影響,逐漸轉移到受重疊部分的影響,即傳統(tǒng)優(yōu)勢樞紐港的發(fā)展相對停滯,而以上海港、深圳港為代表的新樞紐港的強勢崛起是造成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
【關鍵詞】: 交通運輸工程 東亞 集裝箱港口 港口體系 集裝箱化 港口群 不平衡性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13&ZD17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174166)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3132014314)
【分類號】:U691;U695.22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50年代世界海上集裝箱運輸開創(chuàng)以來,集裝箱化逐漸成為港口發(fā)展的趨勢,并且在發(fā)展過程中呈現出階段性規(guī)律.許多學者對這種階段性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歸納出演化模型:較為經典的是Hayuth歸納的集裝箱港口體系五階段演化模式[1];Taaffe從陸向角度提出的海港空間結構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曹有揮;集裝箱港口體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長江下游集裝箱港口體系的實證分析[J];地理科學;1999年06期
2 曹有揮,曹衛(wèi)東,金世勝,李海建,王黎明;中國沿海集裝箱港口體系的形成演化機理[J];地理學報;2003年03期
3 安筱鵬,韓增林,楊蔭凱;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演化機理與發(fā)展模式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4期
4 王成金;于良;;世界集裝箱港的形成演化及與國際貿易的耦合機制[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5 王成金;César Ducruet;;現代集裝箱港口體系演進理論與實證[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6 孫光圻,劉洋;現代港口發(fā)展趨勢與“第四代港口”新概念[J];中國港口;2005年06期
7 劉桂云;阮士平;;港口區(qū)域化的發(fā)展模式[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9年01期
8 王圣云;沈玉芳;;國外學者對港口體系空間結構的研究綜述[J];物流技術;2008年08期
9 韓斌;;東北亞集裝箱港口體系演化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牟永泉;;建設天津東疆港 向第四代港口邁進[J];北方經濟;2010年12期
2 董鵬;于昌利;董銀紅;;全球化背景下制造業(yè)生產調度體系探討[J];長江論壇;2011年06期
3 潘坤友;曹有揮;曹衛(wèi)東;魏鴻雁;;安徽沿江中心城鎮(zhèn)“軸—輻”物流網絡構建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6年04期
4 楊明俊;林堅;李延成;;港城模式與港口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探討——以濰坊濱海經濟開發(fā)區(qū)為例[J];城市規(guī)劃;2010年04期
5 王列輝;;國外港口城市空間結構綜述[J];城市規(guī)劃;2010年11期
6 王列輝;;近代中國沿海相鄰港口發(fā)展類型研究[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8年06期
7 劉曙光;;海洋產業(yè)經濟國際研究進展[J];產業(yè)經濟評論;2007年01期
8 董科;;論無水港建設在推進淮安市開放型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J];當代經濟;2011年09期
9 董鵬;于昌利;董銀紅;崔春生;董乃全;趙良輝;;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業(yè)生產調度體系探討[J];大連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曹紅陽;劉大成;;以港口業(yè)合作促進東北亞區(qū)域經濟一體化[J];東北亞論壇;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孫亮;;第四代港口新概念和中國港口物流發(fā)展趨勢[A];2009年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9年
2 王列輝;;交通網絡建設與港口發(fā)展[A];"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模式"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李偉;華祖林;戴本林;李莎;王振昌;;綠色生態(tài)型港口指標體系與建設模式研究[A];2011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1年專刊(一)[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軒;集成化散雜貨碼頭生產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曲曉琳;基于價值鏈的我國山東半島港口群整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呂軍凱;青島市港口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于璐;基于種群生態(tài)理論的中國港口業(yè)演化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廖傳波;深圳市港城協調發(fā)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巫緒敏;環(huán)北部灣集裝箱港口綜合競爭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二冬;基于產業(yè)集群的港口經濟發(fā)展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韋陳燮;三都澳港的歷史回顧與發(fā)展前瞻[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孔婷月;環(huán)渤海區(qū)域港口群與城市群互動效應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王雙雙;我國內陸港的發(fā)展水平評價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潔霜;范炳全;;國外港口區(qū)位相關研究理論回顧與評價[J];城市規(guī)劃;2006年02期
2 唐麗敏;我國集裝箱港口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以及應有的對策[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3 曹有揮;安徽省長江沿岸港口體系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學;1995年02期
4 曹有揮;安徽省長江沿岸港口體系規(guī)模組合與空間結構分析[J];地理科學;1998年03期
5 曹有揮;集裝箱港口體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長江下游集裝箱港口體系的實證分析[J];地理科學;1999年06期
6 曹有揮,毛漢英,許剛;長江下游港口體系的職能結構[J];地理學報;2001年05期
7 韓增林,安筱鵬,王利,王成金,王麗華,李亞軍;中國國際集裝箱運輸網絡的布局與優(yōu)化[J];地理學報;2002年04期
8 曹有揮,曹衛(wèi)東,金世勝,李海建,王黎明;中國沿海集裝箱港口體系的形成演化機理[J];地理學報;2003年03期
9 曹有揮,李海建,陳雯;中國集裝箱港口體系的空間結構與競爭格局[J];地理學報;2004年06期
10 王成金;;中國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與發(fā)展機理[J];地理學報;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翼,王勇;中國集裝箱港口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J];上海綜合經濟;2001年03期
2 王紅扣,何景華;芬蘭集裝箱港口重現往昔的繁榮[J];港口經濟;2002年02期
3 屠德銘;世界集裝箱港口的競爭趨向[J];中國港口;2002年08期
4 王志明;中國集裝箱港口的現狀與發(fā)展展望[J];航海技術;2002年06期
5 翁克勤;香港集裝箱港口狀況分析[J];水運工程;2003年05期
6 王強,宿美華;集裝箱港口設備投資風險分析及對策[J];水運管理;2003年06期
7 肖鐘熙;現代集裝箱港口競爭的層次(2)[J];集裝箱化;2003年07期
8 ;我國集裝箱港口面臨市場競爭[J];水路運輸文摘;2003年Z1期
9 張國發(fā);中國集裝箱港口產業(yè)的發(fā)展與建議[J];港口經濟;2004年01期
10 王榮明;我國集裝箱港口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港口裝卸;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費維軍;;我國集裝箱港口發(fā)展前景與布局[A];中國航海學會1999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唐麗敏;劉翠蓮;谷峰;;關于影響集裝箱港口國際競爭力的因素的研究——亞洲/北美航線實證分析[A];中國航海學會——2004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3 馬全勝;;集裝箱港口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思考[A];全球經濟形勢變化與我國集裝箱運輸發(fā)展對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盧寧;;東北亞集裝箱港口競爭趨勢及光陽港的發(fā)展對策研究[A];2009中國海洋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石應同;;未來十年全球集裝箱港口、航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A];港航企業(yè)發(fā)展與資本市場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范德朗;;華南地區(qū)集裝箱港口發(fā)展模式探討[A];港航企業(yè)發(fā)展與資本市場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2年
7 韓曉龍;;集裝箱港口泊位配置優(yōu)化研究[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上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林世雄;廈門港位居全球集裝箱港口第19位[N];福建日報;2013年
2 天津港集裝箱業(yè)務部部長 馬全勝;集裝箱港口應提升軟環(huán)境強化特色[N];中國交通報;2009年
3 記者 張春莉;我國9港口位列全球20大集裝箱港口[N];人民政協報;2010年
4 水運;墨西哥建大型集裝箱港口[N];中國包裝報;2011年
5 秦敏;中國集裝箱港口發(fā)展走向何方[N];黑龍江經濟報;2009年
6 日本使館經商處;日本擬援建越南最大集裝箱港口[N];國際商報;2010年
7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局長 鄭惠明;做大做強集裝箱港口 提升浙江競爭優(yōu)勢[N];中國水運報;2007年
8 記者 龔仁智 通訊員 何文彬;廈門港挺進全球集裝箱港口20強[N];中國交通報;2009年
9 太倉港口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蔣學明;資源節(jié)約:集裝箱港口必然選擇[N];中國交通報;2010年
10 張榮忠;珠三角及香港集裝箱港口多足鼎立[N];國際商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張翼;集裝箱港口企業(yè)競爭力與競爭策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楊艷冰;基于博弈論的集裝箱港口競爭均衡分析及宏觀調控方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3 韓曉龍;集裝箱港口裝卸作業(yè)資源配置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4 舒洪峰;集裝箱港口發(fā)展動態(tài)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7年
5 閆博;基于蟻群算法的集裝箱港口選擇與網絡均衡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6 韓增林;集裝箱港口運輸體系的形成機制與布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付博新;集裝箱港口規(guī)劃領域的若干理論及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鄧蕾;中國集裝箱港口企業(yè)生產率測度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張庭發(fā);集裝箱港口競爭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科;集裝箱港口環(huán)保管理體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孫莉;集裝箱港口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張穎超;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集裝箱港口用能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劉玲玲;我國集裝箱港口體系演進過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5 宋曉鳴;我國集裝箱港口發(fā)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6 郝洪山;環(huán)渤海地區(qū)國際集裝箱港口競爭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7 烏英;集裝箱港口綜合調度模型及算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8 田芯;中國集裝箱港口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9 曾照寶;基于策略理性模型的集裝箱港口網絡規(guī)模結構均衡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
10 石金生;集裝箱港口敏捷化發(fā)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505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5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