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摻廢渣對透水混凝土的協(xié)同效應
本文關鍵詞:雙摻廢渣對透水混凝土的協(xié)同效應
更多相關文章: 粉煤灰 鋼渣 透水混凝土 協(xié)同效應
【摘要】:研究了粉煤灰和鋼渣的單摻和雙摻部分取代水泥作為膠結料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單摻粉煤灰對透水系數(shù)沒有明顯影響,但是使早期抗壓強度降低,后期抗壓強度升高;單摻鋼渣使透水混凝土的早期抗壓強度降低,后期抗壓強度先升高后降低。粉煤灰和鋼渣的雙摻對膠結料各組分的水化具有協(xié)同促進作用,顯著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強度。當粉煤灰摻量為15%~20%,鋼渣摻量為10%~15%時,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較高。
【作者單位】: 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系;廣西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粉煤灰 鋼渣 透水混凝土 協(xié)同效應
【基金】: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青年基金支持(Q2012142);河北省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青年基金支持(QN20131124)
【分類號】:U414
【正文快照】: 530004)1概述隨著科技的進步,輕交通量透水性路面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城市路面大多是普通混凝土,這種路面不透水、不透氣,并且很難與大氣進行熱量交換,容易帶來“熱島效應”,同時普通混凝土路面容易積水,降低道路行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1-4]。透水性混凝土路面則很好地解決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剛;王幼琴;金強;蔣興浩;;鋼渣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shù)影響因素試驗與分析[J];工業(yè)建筑;2010年S1期
2 楊靜,蔣國梁;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強度的研究[J];混凝土;2000年10期
3 張賢超;尹健;池漪;;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綜述[J];混凝土;2010年12期
4 孔保林;蔡燕霞;;水泥混凝土橋面構造對橋面防水層粘結性能的影響[J];公路工程;2012年04期
5 黃永強;李飛;歐碧峰;孫超林;黃大成;;二灰穩(wěn)定鋼渣碎石基層材料瀝青路面設計參數(shù)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1期
6 羅許國;王正安;;無粘結預應力粉煤灰混凝土橋梁極限承載力的有限元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建軍;;聚凝物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1期
2 丁躍元,馬智杰,周子昌,劉衛(wèi)東,曹波,黃玉璋;城區(qū)雨洪利用中可滲透路面磚配合比的最優(yōu)化研究[J];北京水利;2003年01期
3 王瑞燕;現(xiàn)代砼技術與城市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王瑞燕;吳國雄;郭鵬;;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5 馮敏;郭鵬;王瑞燕;;鋼渣透水混凝土影響因素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6 王瓊夏;沈明興;佘國華;;無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實驗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年06期
7 樊曉紅;;無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J];低溫建筑技術;2010年11期
8 李青林;代曉東;陳兵;;透水混凝土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2年06期
9 盧育英;楊久俊;;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8年03期
10 楊波;;彈性路面混凝土實驗研究[J];粉煤灰;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智;錢覺時;張朝暉;石從黎;;生態(tài)混凝土的應用研究及存在問題[A];2007高技術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材料導報》編委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馮乃謙;;面向21世紀的混凝土材料和技術[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第五屆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C];2004年
3 梁海區(qū);李青川;黃崇奕;潘仁愛;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屆廣西園博園工程中的應用[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4 鄭愛武;王永紅;;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特性及應用[A];2013年9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沈兵兵;張旭;劉月圓;董雁菁;;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shù)與抗壓強度的力學相關性檢驗[A];北京力學會第21屆學術年會暨北京振動工程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6 鮑勝;王火明;李汝凱;;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應力——應變全曲線試驗[A];2015年3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奚新國;高孔隙率低堿度膠凝材料的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鄭木蓮;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層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3 陳瑜;公路隧道高性能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張利梅;導水涂層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0年
5 謝君;鋼渣瀝青混凝土的制備、性能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6 賀智敏;蒸養(yǎng)混凝土的熱損傷效應及其改善措施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劉軍;基于碘離子傳輸特征的混凝土滲透性評價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溫度效應分析[D];長安大學;2011年
2 秦旭朝;降噪排水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及路面結構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3 吳春雷;橡膠集料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李偉;透水性混凝土力學性能及其在護坡板上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5 霍亮;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6 饒玲麗;粉煤灰理化性質分析及粉煤灰透水磚的制備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7 林杜;基于模糊物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評價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6年
8 廖秀華;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6年
9 陶卓輝;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設計及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10 張朝輝;多孔植被混凝土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滿,梅琪,趙庭耀;混凝土橋面鋪裝設計與施工[J];東北公路;2000年03期
2 王景全;劉釗;呂志濤;;基于撓度的體外與體內無粘結預應力筋應力增量[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3 金強;郁漢英;賀鴻珠;;寶鋼鋼渣混凝土材料資源化應用技術研究[J];粉煤灰;2008年03期
4 李文頎;朱林;;日本粉煤灰綜合利用對我國的啟示[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0年03期
5 田波;牛開民;譚華;張維軍;;多孔貧混凝土排水基層材料室內成型方法的研究[J];公路;2006年01期
6 郝靜華;;多孔混凝土原材料技術要求、成型方法及集料級配設計[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7年02期
7 申同生,戴公連,方淑君;求解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力筋應力增量的能量法[J];國外公路;2000年05期
8 董雨明,韓森,郝培文;路用多孔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04年01期
9 王麗榮,吳巖,袁松,王永平;基于彎矩曲率非線性分析的無粘結預應力結構理論研究[J];中外公路;2005年01期
10 盛燕萍;陳拴發(fā);李占全;;免振搗多孔混凝土工作性研究[J];混凝土;2007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鄒長偉;透水混凝土生態(tài)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脫氮機理及工藝特性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2 陳瑜;公路隧道高性能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羅許國;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鐵路橋梁受力性能試驗和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霍亮;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2 王涓;水泥混凝土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防水粘結層的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力健;;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13年01期
2 何兆芳;張浩;王紅;;新型透水混凝土研究與應用[J];住宅產業(yè);2014年01期
3 孟宏睿,徐建國,陳麗紅,尚建麗;無砂透水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4年02期
4 蔣正武,孫振平,王培銘;若干因素對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建筑材料學報;2005年05期
5 孟宏睿,陳麗紅,薛麗皎;透水混凝土的配制[J];建筑技術;2005年01期
6 王發(fā)平;鄧立明;;透水混凝土技術應用[J];青海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7 王瓊夏;沈明興;佘國華;;無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實驗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年06期
8 蘇明;;透水混凝土技術應用探討[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9 張朝輝;楊江金;王沁芳;;透水混凝土及其生態(tài)效益分析[J];磚瓦;2007年12期
10 張朝輝;楊江金;王沁芳;楊娟;;透水混凝土制備工藝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周占秋;周陽;徐俊峰;;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藝[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2 石云興;宋中南;霍亮;戢文占;華成謀;史海龍;;透水混凝土試驗研究及其在奧運工程中的應用[A];“全國特種混凝土技術及工程應用”學術交流會暨2008年混凝土質量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梁海區(qū);李青川;黃崇奕;潘仁愛;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屆廣西園博園工程中的應用[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4 張燕剛;石云興;屈鐵軍;李艷穩(wěn);劉偉;;火山渣透水混凝土與普通透水混凝土強度影響因素探討[A];2013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5 朱效榮;;高強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A];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六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與管理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_5朝,
本文編號:910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1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