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鉆石型索塔“拉桿-撐桿”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高鉆石型索塔“拉桿-撐桿”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斜拉橋 索塔 應力 “拉桿-撐桿” 優(yōu)化設計
【摘要】:甬江左線特大橋主橋為我國首座鐵路混合梁斜拉橋,索塔采用鉆石型,全高177.91 m。施工過程中,索塔下塔柱及中塔柱均處于長懸臂、大角度傾斜狀態(tài),若不采取適當措施,會導致索塔截面出現(xiàn)不良應力,并出現(xiàn)較大偏位,嚴重影響索塔后期施工及外觀質量。為控制索塔在施工過程中的受力狀態(tài),建立施工階段有限元模型,對索塔施工全過程進行模擬分析,提出一種"拉桿-撐桿"優(yōu)化設計方法,對類似工程設計與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 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博士后工作站;寧波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
【關鍵詞】: 斜拉橋 索塔 應力 “拉桿-撐桿” 優(yōu)化設計
【基金】:中國鐵路總公司科技研發(fā)重點項目(2013G001-D)
【分類號】:U448.27
【正文快照】: 1概述近年來,隨著高強材料制造技術的成熟,施工設備的進步,設計理論及施工工藝的不斷深入,我國橋梁朝著復雜大跨的方向發(fā)展;旌狭盒崩瓨蛞蚱淞己玫牧W特性,經(jīng)濟的施工成本以及優(yōu)美的造型,已成為大跨橋梁最有力的競爭橋型[1]。鉆石型索塔在滿足建筑條件及功能的同時,更能夠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齊文忠;張利;;甬江大橋斜拉橋索塔施工技術[J];公路;2010年10期
2 侯彥明;高敏杰;王宏暢;;灌河斜拉橋索塔中塔柱主動橫撐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J];公路交通技術;2009年01期
3 霰建平;李松;王北辰;楊雪瑞;鮮亮;;鄂東長江公路大橋橋塔拉桿及支撐系統(tǒng)設計與施工[J];橋梁建設;2009年03期
4 向學建;孫憲魁;楊昀;齊鐵東;;果子溝大橋橋塔施工過程的模擬分析[J];橋梁建設;2010年02期
5 王成;;濟南市緯六路跨鐵路斜拉橋南索塔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6年08期
6 代皓;張瑞霞;張敏;;黃岡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橋塔施工技術及分析[J];橋梁建設;2012年05期
7 李毅;;斜拉橋雙向傾斜橋塔主動橫撐設計及施工控制[J];橋梁建設;2013年03期
8 張海;吳大宏;;津保鐵路矮塔斜拉橋設計關鍵技術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3年11期
9 顧建平,陶利峰,顧瓊;桃夭門大橋A標段索塔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3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寅;;廈漳跨海大橋南汊斜拉橋索塔中塔柱主動橫撐的設計計算[J];福建建筑;2011年09期
2 劉火元;;舟山某大橋索塔施工[J];工程與建設;2009年02期
3 時娜;曹勝飛;;大跨度三塔斜拉橋中跨合龍前后結構對比分析[J];工程與建設;2012年02期
4 卜令濤;高原;張會昌;刁先覺;;半漂浮體系斜拉橋主梁過輔助墩施工工藝[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年09期
5 陳開橋;毛偉琦;王吉連;;武漢大道金橋橋塔施工關鍵技術[J];世界橋梁;2012年01期
6 張國浩;;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左汊主橋北邊塔塔柱施工技術[J];世界橋梁;2012年02期
7 賀鵬;常英;張延河;張家元;;九江長江公路大橋北塔下橫梁施工方案研究[J];世界橋梁;2012年04期
8 趙輝;葉錦華;范良;;三角剛架懸吊連續(xù)梁組合橋施工過程有限元仿真分析[J];世界橋梁;2012年05期
9 王雨陽;;淺談半漂浮體系結合梁主梁過輔助墩工藝[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32期
10 蔣小奎;;結合梁斜拉橋塔梁同步施工有關問題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嚴琨;朱福春;唐茂林;;大跨度懸索橋橋塔施工過程的模擬分析[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2年
2 吳剛;鐘啟凱;蒲贊全;;襄樊漢江三橋索塔綜合施工技術[A];2012年全國橋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陶齊宇;大跨度斜拉橋預應力混凝土索塔關鍵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鄭凱文;混合梁斜拉橋的靜力分析與施工控制[D];南昌大學;2012年
2 邢振華;南疆干旱地區(qū)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施工過程仿真分析與應力監(jiān)控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3 鄧永鋒;大跨度斜拉橋斜主桁鋼桁梁架設及施工控制措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4 袁銘;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結構靜力性能仿真分析[D];長安大學;2013年
5 賈利杰;獨斜塔斜拉橋施工組織設計[D];天津大學;2013年
6 馮永航;矮塔斜拉橋合理施工狀態(tài)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寅;;廈漳跨海大橋南汊斜拉橋索塔中塔柱主動橫撐的設計計算[J];福建建筑;2011年09期
2 鄭震,郭金瓊;箱形梁橋橫向內(nèi)力計算的計算機方法[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1期
3 王暉;項貽強;;梯形多室箱梁橫向內(nèi)力計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4 侯彥明;高敏杰;王宏暢;;灌河斜拉橋索塔中塔柱主動橫撐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J];公路交通技術;2009年01期
5 謝源生,陸尚武;柔性橫撐加千斤頂方法在斜塔柱施工中的應用——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塔柱澆筑計算分析[J];中外公路;2002年05期
6 焉學永,張念來,歐陽鋼,劉曉東;安慶長江大橋索塔中塔柱施工技術[J];中外公路;2004年06期
7 衣千;;湛江海灣大橋主塔橫梁施工[J];中外公路;2006年05期
8 陳從春;周海智;肖汝誠;;矮塔斜拉橋研究的新進展[J];世界橋梁;2006年01期
9 胡文俊;林強;江海;;液壓自爬模在忠縣長江大橋11號墩主塔施工中的應用[J];世界橋梁;2009年02期
10 賀鵬;常英;張延河;張家元;;九江長江公路大橋北塔下橫梁施工方案研究[J];世界橋梁;201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利平;混合梁斜拉橋邊跨混凝土梁受力特點[J];結構工程師;2003年01期
2 羅瑞華,黃中華;無錫蓉湖橋鋼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橋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5年10期
3 陳開利,余天慶,習剛;混合梁斜拉橋的發(fā)展與展望[J];橋梁建設;2005年02期
4 陳開利;余天慶;;混合梁斜拉橋結合段設計技術的新發(fā)展[J];鐵道標準設計;2006年05期
5 許敏;鄭凱鋒;;混合梁斜拉橋的方案設計研究[J];四川建筑;2007年02期
6 吳溉原;顏東煌;陳常松;;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幾何非線性影響分析[J];公路與汽運;2009年03期
7 楊歡歡;魏茂林;;某混合梁斜拉橋鋼混接合段整體有限元分析研究[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張建衛(wèi);鄭斐;李國文;;拱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橋施工過程仿真分析[J];中國公路;2009年S1期
9 張仲先;黃彩萍;黨志杰;;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段靜力試驗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劉高;唐亮;譚皓;吳文明;;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部的合理位置[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海鷹;;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段研究[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陳常松;顏東煌;涂光亞;董道福;;超大跨度不對稱混合梁斜拉橋的施工全過程計算分析[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裴炳志;丁望星;陳卉;于志兵;歐陽鋼;蔡雪鋒;;荊岳長江公路大橋建設技術創(chuàng)新[A];湖北省公路學會二○○九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裴炳志;丁望星;陳卉;于志兵;歐陽鋼;蔡雪鋒;;荊岳長江公路大橋建設技術創(chuàng)新[A];湖北省公路學會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年——2013年)[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貢海斌 李振洪 尚昌冰;國內(nèi)首座大跨度鋼混合梁斜拉橋開鉆[N];中國建設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石斌;橋梁技術新突破[N];中國交通報;2010年
3 石斌 黃代紅;創(chuàng)新為翼[N];湖北日報;2008年
4 湖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 本報湖北記者站;丈量荊楚 勾畫彩虹[N];中國交通報;2008年
5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 林志慧;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 打造橋梁強省[N];中國交通報;2010年
6 ;利彌兩湖 惠及八方[N];湖北日報;2010年
7 實習記者 楊麗芳 高斌 記者 柯營之 通訊員 柳瀟;荊岳長江公路大橋主橋合龍[N];中國交通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榮雄;混合梁斜拉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筱歡;異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橋極限承載力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2 馬波;大跨徑混合梁斜拉橋施工全過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3 李靜;混合梁斜拉橋靜力分析和局部應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4 孫立山;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幾何控制計算方法[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章芳芳;混合梁斜拉橋成橋索力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曾天寶;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合理狀態(tài)的確定和整體穩(wěn)定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曾憲捷;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合理結構體系及施工非線性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蔣永紅;混合梁斜拉橋結合段剛度匹配的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張春永;混合梁斜拉橋關鍵技術問題及工程實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陳名歡;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14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