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聚酯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瀝青路面 聚酯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摘要】:基于MMLS3加速加載試驗、凍融劈裂試驗、浸水馬歇爾試驗、小梁彎曲試驗、APA疲勞試驗分別研究了聚酯纖維摻量對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以及疲勞性能,并將其與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聚酯纖維的添加可顯著改善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和低溫抗裂性,聚酯纖維的加入雖能改善瀝青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和疲勞性能,但和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相比其改善效果并不明顯,綜合考慮聚酯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工程的經濟性,最終推薦了聚酯纖維的合理摻量范圍。
【作者單位】: 山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瀝青路面 聚酯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分類號】:U414
【正文快照】: 0前言纖維作為改性劑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改性,因其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疲勞性能,此外,和SBS改性瀝青相比其造價較低、干法施工使用便捷等技術優(yōu)勢而倍受青睞[1-6]。張爭奇[7]、陳華鑫[8]等人研究了纖維種類和礦料級配對纖維瀝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纖維的加入可以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倩倩;;MMLS3試驗方法介紹[J];北方交通;2013年06期
2 徐秀維;;聚酯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及改善機理分析[J];公路工程;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自林;汪濤;王雪松;;道路在動態(tài)荷載作用下孔隙水壓力的數值模擬[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2 張惷生;郭建英;韓煥寶;王福建;;重載交通超長壽命瀝青路面技術研究概述[J];河北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3 高飛;;Superpave路面設計和旋轉壓實原理研究[J];華東公路;2005年02期
4 張麗宏;黃曉明;;不同基層類型瀝青路面輪組系數研究[J];華東公路;2007年05期
5 高濤;陶向華;路暢;;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舊路狀況評價及處治對策研究[J];華東公路;2010年03期
6 張?zhí)焓?;淺談地方公路養(yǎng)護管理[J];華章;2012年16期
7 謝再生;樊軍保;;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及其修補措施淺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8 劉煒;;長壽命路面研究綜述[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張明喜;;淺析瀝青路面裂縫的產生原因及防治[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10 顧偉;;芻議高等級公路長壽命路面的設計理念與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永婕;重載汽車與路面相互作用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李振霞;瀝青路面復合基層結構與材料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3 王保良;車輛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疲勞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4 李海濱;基于半剛性基層適應性的瀝青路面結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5 張泉;碎石化瀝青加鋪結構力學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喻翔;高速公路路面養(yǎng)護管理系統決策優(yōu)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7 蔣紅妍;高速公路路面養(yǎng)護管理系統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8 馬慶雷;基于剛性基層的耐久性瀝青路面結構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9 馬殙;多年凍土地區(qū)瀝青路面材料組成與結構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10 李芬;瀝青混凝土路面細觀結構和水破壞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路賀偉;張宏超;王健;郭儀南;;基于MMLS3的瀝青混合料高溫穩(wěn)定性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1年05期
2 趙順根;許新權;;基于MMLS3的西部環(huán)道性能預測研究概述[J];科學之友;2012年10期
3 朱興一;黃志義;陳偉球;;基于復合材料細觀力學模型的瀝青混凝土彈性模量預測[J];中國公路學報;2010年03期
4 王蕾;;纖維瀝青混凝土動態(tài)模量與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1期
5 張文剛;紀小平;宿秀麗;王芳;鄒玲;;路用礦物纖維瀝青混合料性能及增強機理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6 朱興龍;肖鵬;余郁;薛玉波;;不同級配的纖維膠粉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比較[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7 郭鋒;侯曙光;;木質素纖維在高黏瀝青混合料中的分散工藝[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久民;;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科學之友(B版);2007年08期
2 鐘冬梅;;淺談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及施工技術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33期
3 王根強;;甘肅金永高速SBS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2期
4 李慶華;鄭麗;;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老化低溫性能研究[J];天津建設科技;2012年04期
5 姜英杰;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質量[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2年11期
6 吳剛,宋宇;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7 張躍峰;對改性瀝青混合料中粉膠比研究初探[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8 楊記芳;淺談麥克改性瀝青混合料[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9 田朝霞;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與應用[J];遼寧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10 王曉初,朱浮聲,王奕鵬;SBS改性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曉峰;李冰川;;淺議改性瀝青混合料施工[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二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魏如喜;王書英;;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設計生產與應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慶五十五周年論文選集(1950~2005)下冊[C];2005年
3 李志英;曾慶杰;;易鋪-130溫拌改性瀝青混合料室內試驗研究[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4 葉群山;吳少鵬;陳箏;劉至飛;;纖維改性瀝青混合料流變特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王嵐;常春清;邢永明;;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彎曲蠕變試驗研究[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6 肖金波;魏峗琦;熊茂東;;廢輪胎膠粉改性瀝青與SBS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室內試驗研究[A];構建生態(tài)人文交通 促進經濟跨越發(fā)展——第十九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11年
7 李軍;;改性瀝青混合料施工技術在首都機場東跑道改造工程中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1998年全國市政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8 王嵐;唐寶利;邢永明;;大孔隙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吸聲特性試驗研究[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8年
9 延西利;王茂奎;丁楚志;;PS路面強力劑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10 田超;王雨;劉昊磊;;改性瀝青混合料抗車轍能力與時間關系的研究[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4)[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杜京;省公路科研所一項科研成果填補國內空白[N];云南日報;2001年
2 陳靜 本報記者 楊庶文;主動脈的律動[N];涼山日報(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黎卿;TLA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及工程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胡江三;改性瀝青混合料界面力學特性試驗研究[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胡晉川;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工程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4 丁烈梅;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在道路施工中的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馬驊;SBS改性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曹艷霞;碳纖維導電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7 張忠明;水泥橡膠綜合改性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年
8 田騰輝;高彈性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與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李寧利;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溫度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10 沈風華;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及其道路施工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08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0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