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梁斜拉橋預制拼裝混凝土主梁結構受力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15:37
混合梁斜拉橋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和鋼材兩種材料各自的優(yōu)勢,具有良好的跨越能力、受力性能和經濟性能,已成為大跨徑橋梁中極具競爭力的橋型。節(jié)段預制拼裝橋梁也因其具有良好的技術合理性和耐久性,目前在我國逐漸得到應用。然而,對于應用節(jié)段預制拼裝技術的混合梁斜拉橋的研究還鮮有文獻報道,且研究深度較淺。因此,本文以石首長江公路大橋為依托工程,對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段區(qū)域及邊跨混凝土主梁的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相關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主要內容和結論如下:(1)混合梁斜拉橋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剛度的合理分布。建立全橋空間桿系模型進行結構整體分析,獲得了標準荷載組合下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混凝土箱梁、鋼-混結合段及鋼箱梁等不同類型梁段中典型截面的內力;編制截面非線性分析程序計算截面的彎矩-曲率-軸力關系,得到了前述三種不同類型截面的抗彎剛度、極限承載力及應力縱橋向分布。結果表明:考慮到運營過程中混凝土箱梁截面可能開裂的影響,混凝土箱梁截面的彈性抗彎剛度宜設計為標準鋼箱梁截面的2.03.0倍;與前后相鄰的混凝土箱梁和鋼箱梁相比,鋼格室內灌注混凝土后的鋼-混結合段,其截面的剛度和承載能力高出...
【文章頁數】: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混合梁斜拉橋綜述
1.1.1 概述
1.1.2 混合梁斜拉橋的發(fā)展與應用
1.1.3 鋼-混結合段構造形式及特點
1.1.4 鋼-混結合段研究現狀
1.2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合配束橋梁綜述
1.2.1 節(jié)段預制拼裝與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技術的發(fā)展
1.2.2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合配束橋梁研究現狀
1.3 早齡期預應力張拉綜述
1.4 研究背景與意義
1.4.1 工程背景
1.4.2 研究意義
1.5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剛度的合理分布
2.1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
2.2 全橋空間桿系模型的建立
2.2.1 單元選擇及劃分
2.2.2 邊界條件
2.2.3 施工階段
2.2.4 材料參數
2.2.5 作用荷載
2.2.6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內力結果
2.3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截面非線性分析
2.3.1 基本假定
2.3.2 材料本構關系
2.3.3 截面非線性分析
2.3.4 程序驗證
2.3.5 截面彎矩-曲率-軸力關系
2.4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剛度和承載能力分布
2.4.1 梁段彈性剛度分布
2.4.2 梁段開裂后抗彎剛度分布
2.4.3 截面抗彎承載能力
2.4.4 正常使用階段的應力水平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凝土箱梁體內-體外混合配束預應力體系
3.1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合理比例影響因素
3.1.1 橋梁跨徑
3.1.2 受力性能及節(jié)段長度
3.1.3 經濟要求
3.2 體內配束方案設計
3.2.1 北邊跨混凝土箱梁施工方法
3.2.2 截面縱向預應力配置原則
3.2.3 截面縱向預應力筋用量估算
3.2.4 體內配束方案復核
3.3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設計
3.3.1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
3.3.2 體外預應力模擬
3.3.3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復核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早齡期混凝土箱梁橫向預應力合理張拉方案
4.1 箱梁混凝土早齡期力學性能測試
4.1.1 測試方法
4.1.2 測試結果
4.2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的必要性
4.2.1 早齡期混凝土收縮應變
4.2.2 早齡期箱梁收縮應力計算
4.3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方案擬定
4.3.1 張拉齡期擬定
4.3.2 張拉應力擬定
4.4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方案評估
4.4.1 預應力損失
4.4.2 混凝土箱梁應力
4.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70078
【文章頁數】: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混合梁斜拉橋綜述
1.1.1 概述
1.1.2 混合梁斜拉橋的發(fā)展與應用
1.1.3 鋼-混結合段構造形式及特點
1.1.4 鋼-混結合段研究現狀
1.2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合配束橋梁綜述
1.2.1 節(jié)段預制拼裝與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技術的發(fā)展
1.2.2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合配束橋梁研究現狀
1.3 早齡期預應力張拉綜述
1.4 研究背景與意義
1.4.1 工程背景
1.4.2 研究意義
1.5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剛度的合理分布
2.1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
2.2 全橋空間桿系模型的建立
2.2.1 單元選擇及劃分
2.2.2 邊界條件
2.2.3 施工階段
2.2.4 材料參數
2.2.5 作用荷載
2.2.6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內力結果
2.3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截面非線性分析
2.3.1 基本假定
2.3.2 材料本構關系
2.3.3 截面非線性分析
2.3.4 程序驗證
2.3.5 截面彎矩-曲率-軸力關系
2.4 鋼-混結合段附近區(qū)域梁段剛度和承載能力分布
2.4.1 梁段彈性剛度分布
2.4.2 梁段開裂后抗彎剛度分布
2.4.3 截面抗彎承載能力
2.4.4 正常使用階段的應力水平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節(jié)段預制拼裝混凝土箱梁體內-體外混合配束預應力體系
3.1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合理比例影響因素
3.1.1 橋梁跨徑
3.1.2 受力性能及節(jié)段長度
3.1.3 經濟要求
3.2 體內配束方案設計
3.2.1 北邊跨混凝土箱梁施工方法
3.2.2 截面縱向預應力配置原則
3.2.3 截面縱向預應力筋用量估算
3.2.4 體內配束方案復核
3.3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設計
3.3.1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
3.3.2 體外預應力模擬
3.3.3 體內-體外混合配束方案復核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早齡期混凝土箱梁橫向預應力合理張拉方案
4.1 箱梁混凝土早齡期力學性能測試
4.1.1 測試方法
4.1.2 測試結果
4.2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的必要性
4.2.1 早齡期混凝土收縮應變
4.2.2 早齡期箱梁收縮應力計算
4.3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方案擬定
4.3.1 張拉齡期擬定
4.3.2 張拉應力擬定
4.4 早齡期橫向預應力張拉方案評估
4.4.1 預應力損失
4.4.2 混凝土箱梁應力
4.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70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97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