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彈性視角的我國北極航線安全評價及治理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7 16:57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消退,北極地區(qū)的航行環(huán)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為連接亞歐美經(jīng)濟活躍地區(qū)貿易往來的運輸捷徑以及重要的全球能源產(chǎn)地,這條“黃金航道”必將改變世界海運格局,北極通航的實現(xiàn)必將改變世界海運格局。我國作為北極事務重要的利益攸關方,北極航線的開發(fā)也將為我國未來30-50年間全球發(fā)展空間的拓展,帶來極大的經(jīng)濟價值、政治價值和戰(zhàn)略價值。然而,這條“黃金航道”的航行安全問題仍是目前對其進行開發(fā)、利用所面臨的重大難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極端天氣和“公共用地”屬性使得北極航行的安全問題要遠遠突出于一般海上運輸通道。如何在北極航線安全各類風險難以規(guī)避的背景下,提升航行安全的可靠性是我們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彈性理論是當前安全科學領域興起的一個熱點話題。問題指向于當前環(huán)境開放、復雜背景下,基于傳統(tǒng)風險管理理論所進行的風險預測研究“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倡導在內外部環(huán)境復雜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承認風險的必然發(fā)生,關注如何更好的抵抗風險、吸收風險以及如何快速的從危機狀態(tài)中恢復,對于我們應對復雜風險問題,具有重大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本文將彈性理論引入到北極航線安全管理中,在對國內外相關研究...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2部分國家破冰船建造數(shù)量統(tǒng)計(單位:艘)??Fig.?3.2?Statistics?of?the?number?of?icebreakers?built?by?some?countries?(unit:?ship)??
地區(qū)冰川覆蓋等問題,其特殊的航??行環(huán)境要求要在北極航線通航,一方面,必須具有破冰船進行破冰作業(yè),另一方面,船??舶本身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冰能力。目前,我國目前共四艘破冰船一一?“海冰722”、??“海冰723”、“雪龍”號和“雪龍2號”!把垼蔡枴庇冢玻埃保鼓辏吩抡浇桓妒褂,??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船,同時也是世界首艘雙向破冰的極地科考船,其交??付使用意味著我國破冰船建造領域的重要突破。但是,相比與其他國家,我國破冰船數(shù)??量及現(xiàn)役破冰船的馬力上存在差距較為明顯,如圖3.2和圖3.3所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20??年1月)。而破冰船建造水平低下則難以為我國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我國的北極航線沿途港口十分稀少,這就導致航行船舶補給、維修等問題難以得到及時??的解決,一旦發(fā)生危險,難以進行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動。??50??45??40?'.??35??30??25??20??15??〇?言S?議?I。。?1。8?_。8?1_。?I。。??俄羅斯加拿大?芬蘭?瑞典?美國?丹麥?中國??■現(xiàn)役■正在建造■計劃建造??圖3.?2部分國家破冰船建造數(shù)量統(tǒng)計(單位:艘)??Fig.?3.2?Statistics?of?the?number?of?icebreakers?built?by?some?countries?(unit:?ship)??30??25??20??。■?.1?li?Hi?...?I?I??俄羅斯?加拿大?芬蘭?瑞典?美國?丹麥?中國??■?>4?5萬馬力?5萬馬力>2萬馬力?■矣2萬馬力>1萬馬力??圖3.?3現(xiàn)役破冰船馬力對比??Fig.?3.3?Comp
?基于彈性視角的我國北極航線安全評價及治理對策研究???的傳遞、聯(lián)動作用在一定的觸發(fā)機制作用下,往往會加大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有可能??產(chǎn)生新的風險源,其風險的耦合作用機制如圖3.5所示。??I?I???I?I??I?I?II??!?自然因素?丨?單因素耦合?。?危險性增加?I??||?|?I??|?I?||??地緣政治因素?!-.?雙因素鍋合??i裝備細丨?娜合?丨L麵順因子|??船員因素??I?I?I??—了?Mr? ̄ ̄?-T??不安全因素耦合前?@發(fā)機不安全因素耦合后??圖3.?5北極航線安全風險的耦合作用機制??Fig.?3.5?Coupling?mechanism?of?Arctic?route?safety?risks??3.?2.3風險要素可控性差??在風險局部性、單一性的前提下,我們對于風險的干預和控制一般是直觀、有效的,??傳統(tǒng)的安全管理中,人們總是試圖去控制各種不確定性,而這些努力只要在不確定很低??的時候較為適用,而當風險復雜性、不確定性程度高時,反而會使我們面臨更多難以預??期的風險。對于北極航線的安全風險來說,諸多國家利益因素在北極航線中的嵌入,地??理位置上涉及到的多國領海,導致我國的船舶無論在航行過程中信息的獲取還是應急救??援方面,都需要借助外力,這就降低了我們自身對風險的控制力。??例如,在2013年“永盛輪”赴北極東北航道進行科考任務時發(fā)現(xiàn),根據(jù)國際搜救??分工,由俄羅斯聯(lián)邦承擔北極東北航道的搜救任務,但是俄羅斯在北方沿海的搜救站點??較少,尚未形成完備的海上事故救援體系,補給能力十分有限。并且,一旦船舶出現(xiàn)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極“通實力”:從北極聯(lián)通到大北極和泛東北亞[J]. 李振福,陳卓,關云瀟. 東北亞經(jīng)濟研究. 2020(01)
[2]北極西北航道自然環(huán)境危險性評估及航線優(yōu)選[J]. 余夢珺,張韌,葛珊珊,王哲,宋博. 海洋科學進展. 2018(04)
[3]新時代“冰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布局研究[J]. 夏立平.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11)
[4]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國際環(huán)境及應對[J]. 楊劍.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11)
[5]地緣政治視閾下日本的北極戰(zhàn)略[J]. 張光新,張晶. 東北亞學刊. 2018(02)
[6]《中國的北極政策》解讀[J]. 楊劍. 太平洋學報. 2018(03)
[7]韌性治理:從公共物品脆弱性風險紓解到治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 何繼新,荊小瑩. 經(jīng)濟與管理評論. 2018(01)
[8]系統(tǒng)安全的思維轉型:風險與韌性的比較研究[J]. 汪洋,黃金輝,付姍姍,魏曉陽,吳兵.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8(01)
[9]中國北極航線的安全問題[J]. 李安民,趙福林. 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 2017(03)
[10]基于彈性工程概念的作業(yè)人員安全績效研究[J]. 司鵠,楊自立,薛永志,翟成林.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7(04)
博士論文
[1]北極治理模式研究[D]. 孫豫寧.外交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地鐵運營安全彈性評價[D]. 林骎.華中科技大學 2015
[2]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區(qū)域危機彈性評價研究[D]. 吳慧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28178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2部分國家破冰船建造數(shù)量統(tǒng)計(單位:艘)??Fig.?3.2?Statistics?of?the?number?of?icebreakers?built?by?some?countries?(unit:?ship)??
地區(qū)冰川覆蓋等問題,其特殊的航??行環(huán)境要求要在北極航線通航,一方面,必須具有破冰船進行破冰作業(yè),另一方面,船??舶本身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冰能力。目前,我國目前共四艘破冰船一一?“海冰722”、??“海冰723”、“雪龍”號和“雪龍2號”!把垼蔡枴庇冢玻埃保鼓辏吩抡浇桓妒褂,??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船,同時也是世界首艘雙向破冰的極地科考船,其交??付使用意味著我國破冰船建造領域的重要突破。但是,相比與其他國家,我國破冰船數(shù)??量及現(xiàn)役破冰船的馬力上存在差距較為明顯,如圖3.2和圖3.3所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止2020??年1月)。而破冰船建造水平低下則難以為我國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我國的北極航線沿途港口十分稀少,這就導致航行船舶補給、維修等問題難以得到及時??的解決,一旦發(fā)生危險,難以進行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動。??50??45??40?'.??35??30??25??20??15??〇?言S?議?I。。?1。8?_。8?1_。?I。。??俄羅斯加拿大?芬蘭?瑞典?美國?丹麥?中國??■現(xiàn)役■正在建造■計劃建造??圖3.?2部分國家破冰船建造數(shù)量統(tǒng)計(單位:艘)??Fig.?3.2?Statistics?of?the?number?of?icebreakers?built?by?some?countries?(unit:?ship)??30??25??20??。■?.1?li?Hi?...?I?I??俄羅斯?加拿大?芬蘭?瑞典?美國?丹麥?中國??■?>4?5萬馬力?5萬馬力>2萬馬力?■矣2萬馬力>1萬馬力??圖3.?3現(xiàn)役破冰船馬力對比??Fig.?3.3?Comp
?基于彈性視角的我國北極航線安全評價及治理對策研究???的傳遞、聯(lián)動作用在一定的觸發(fā)機制作用下,往往會加大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有可能??產(chǎn)生新的風險源,其風險的耦合作用機制如圖3.5所示。??I?I???I?I??I?I?II??!?自然因素?丨?單因素耦合?。?危險性增加?I??||?|?I??|?I?||??地緣政治因素?!-.?雙因素鍋合??i裝備細丨?娜合?丨L麵順因子|??船員因素??I?I?I??—了?Mr? ̄ ̄?-T??不安全因素耦合前?@發(fā)機不安全因素耦合后??圖3.?5北極航線安全風險的耦合作用機制??Fig.?3.5?Coupling?mechanism?of?Arctic?route?safety?risks??3.?2.3風險要素可控性差??在風險局部性、單一性的前提下,我們對于風險的干預和控制一般是直觀、有效的,??傳統(tǒng)的安全管理中,人們總是試圖去控制各種不確定性,而這些努力只要在不確定很低??的時候較為適用,而當風險復雜性、不確定性程度高時,反而會使我們面臨更多難以預??期的風險。對于北極航線的安全風險來說,諸多國家利益因素在北極航線中的嵌入,地??理位置上涉及到的多國領海,導致我國的船舶無論在航行過程中信息的獲取還是應急救??援方面,都需要借助外力,這就降低了我們自身對風險的控制力。??例如,在2013年“永盛輪”赴北極東北航道進行科考任務時發(fā)現(xiàn),根據(jù)國際搜救??分工,由俄羅斯聯(lián)邦承擔北極東北航道的搜救任務,但是俄羅斯在北方沿海的搜救站點??較少,尚未形成完備的海上事故救援體系,補給能力十分有限。并且,一旦船舶出現(xiàn)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極“通實力”:從北極聯(lián)通到大北極和泛東北亞[J]. 李振福,陳卓,關云瀟. 東北亞經(jīng)濟研究. 2020(01)
[2]北極西北航道自然環(huán)境危險性評估及航線優(yōu)選[J]. 余夢珺,張韌,葛珊珊,王哲,宋博. 海洋科學進展. 2018(04)
[3]新時代“冰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布局研究[J]. 夏立平.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11)
[4]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國際環(huán)境及應對[J]. 楊劍.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11)
[5]地緣政治視閾下日本的北極戰(zhàn)略[J]. 張光新,張晶. 東北亞學刊. 2018(02)
[6]《中國的北極政策》解讀[J]. 楊劍. 太平洋學報. 2018(03)
[7]韌性治理:從公共物品脆弱性風險紓解到治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 何繼新,荊小瑩. 經(jīng)濟與管理評論. 2018(01)
[8]系統(tǒng)安全的思維轉型:風險與韌性的比較研究[J]. 汪洋,黃金輝,付姍姍,魏曉陽,吳兵.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8(01)
[9]中國北極航線的安全問題[J]. 李安民,趙福林. 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 2017(03)
[10]基于彈性工程概念的作業(yè)人員安全績效研究[J]. 司鵠,楊自立,薛永志,翟成林.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7(04)
博士論文
[1]北極治理模式研究[D]. 孫豫寧.外交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地鐵運營安全彈性評價[D]. 林骎.華中科技大學 2015
[2]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區(qū)域危機彈性評價研究[D]. 吳慧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281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2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