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其耐久性研究
【圖文】:
3)3-5mm 4)0-3mm圖 2-1 集料照片表 2- 3 礦料篩分結(jié)果各種集料的通過率(%)(mm) 3-5(mm) 5-10(mm) 10-13(mm) 2.4 0.4 0.7 0.7 8.4 0.4 0.7 0.7 9.0 0.4 0.7 0.7 3.0 0.4 0.7 0.7 0.0 0.5 0.7 0.7 2.5 1.5 0.7 0.7 98 85.9 2.3 0.6 100 100 100 14.5 100 100 100 79.6 100 100 100 100
圖 2- 2 舊路面礦料級配圖 2-2 中可以看出,,舊瀝青混合料骨料級配仍符合 AC-13 的級配。但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時,還需要加入新瀝青混合料 (含有再生劑對舊混合料的再生,同時提高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厥諡r青性質(zhì)的測試方法,與原樣瀝青的測試方法一樣,各項測試有延試驗、軟化點試驗,試驗結(jié)果見表 2-7。表 2- 7 舊瀝青性質(zhì)和 70#瀝青的技術(shù)要求比較檢驗項目 回收瀝青 技術(shù)要求度(25℃)/(0.1mm) 22 50-80延度(15℃)/cm 14.8 ≥30軟化點/℃ 68 ≥60表中可以看出,瀝青針入度降低,延度降低比較明顯,軟化點升高,當瀝青老化嚴重時,無法對集料形成很好的包裹作用,需要再生劑對依托工程就地熱再生施工工藝介紹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連萌;;地聚合物淺層注漿加固技術(shù)結(jié)合瀝青面層就地熱再生技術(shù)在公路養(yǎng)護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技術(shù);2015年01期
2 高志興;龍鈞;;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shù)版);2014年09期
3 徐靜;劉加平;洪錦祥;;再生劑對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影響[J];公路;2013年08期
4 郭小宏;楊健民;李朋偉;;就地熱再生技術(shù)加熱等級和作業(yè)速度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3期
5 李亞明;武和平;;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2年02期
6 張清平;周志剛;李炎炎;羅蘇平;;海南地區(qū)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2期
7 包雙雁;陳長征;楊體文;蘇舉;;海南東線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就地熱再生經(jīng)濟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8 戴合理;;就地熱再生工藝處治瀝青混凝土路面車轍的適應性探討[J];公路;2010年06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賀盛;基于耐久性提升的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D];吉林大學;2018年
2 鄒友泉;昌九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shù)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7年
3 肖平;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養(yǎng)護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胡艷;瀝青混合料疲勞性能室內(nèi)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5 李闖;不同影響因素下瀝青混合料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05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0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