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其性能研究
【圖文】:
而對試驗室內(nèi)測透水混凝土試塊透水系數(shù)的方法并沒有明確的標準規(guī)范。本逡逑文結合前人經(jīng)驗和兩種測試方法的適用范圍選用不變水頭法進行透水系數(shù)的測逡逑定,裝置示意圖見圖2-3。逡逑13逡逑
t一測定時間(s)。逡逑由于市面上買不到這種透水系數(shù)測定儀,筆者根據(jù)以上原理,自制了一套儀逡逑器,如圖2-4所示。透水混凝土試件與套筒之間的密封材料選用的是濰坊卓遠檢逡逑測儀器公司生產(chǎn)的抗?jié)B試塊裝模密封劑,,密封效果較好。本試驗為了減小誤差,逡逑所有的透水混凝土試件在進行透水試驗前都在水中浸泡24小時,使其達到水飽逡逑和狀態(tài)。逡逑】4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U992;U4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唯偉;蔣翔;盧佳林;陳景;劉霞;;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堵塞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8年11期
2 余海燕;李永強;石譯文;楊毅;;透水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2018年12期
3 劉瑞菊;;透水混凝土孔隙堵塞影響因素分析[J];四川建材;2019年03期
4 李云英;;透水混凝土研究現(xiàn)狀[J];福建建材;2019年04期
5 羅旭輝;;基于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建設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9年08期
6 曾凡貴;張意;曾路;王瑤;莫堅方;;透水混凝土抗堵塞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重慶建筑;2018年02期
7 劉俊茹;賈換;;透水混凝土的制備與施工工藝[J];建材與裝飾;2018年07期
8 李瑞豐;麻建鎖;程嵐;張敏;;透水混凝土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年12期
9 范偉;;透水混凝土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7年S2期
10 楊山朋;;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及其性能研究[J];居舍;201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樊利霞;;生態(tài)透水混凝土在室外道路的應用[A];綠色建筑創(chuàng)新、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第七屆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2 ;透水混凝土的創(chuàng)新應用[A];養(yǎng)護與管理(2016年第10期 總第68期)[C];2016年
3 吳學玲;沈兵兵;;為海綿城市添一份力——透水混凝土發(fā)展現(xiàn)狀總結[A];北京力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6年
4 沈兵兵;張旭;劉月圓;董雁菁;;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數(shù)與抗壓強度的力學相關性檢驗[A];北京力學會第21屆學術年會暨北京振動工程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5 梁海區(qū);李青川;黃崇奕;潘仁愛;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屆廣西園博園工程中的應用[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6 張燕剛;石云興;屈鐵軍;李艷穩(wěn);劉偉;;火山渣透水混凝土與普通透水混凝土強度影響因素探討[A];2013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7 石云興;宋中南;霍亮;戢文占;華成謀;史海龍;;透水混凝土試驗研究及其在奧運工程中的應用[A];“全國特種混凝土技術及工程應用”學術交流會暨2008年混凝土質(zhì)量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朱效榮;;高強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A];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六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與管理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9 楊根宏;劉榮桂;陳文耀;陳愛芝;;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試驗研究[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10 焦凱;李磊;陳晨;;不同影響因素對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滲透性能的影響[A];《工業(yè)建筑》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1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燕 通訊員 譚君飛;甬產(chǎn)新材料助推“海綿城市”建設[N];寧波日報;2017年
2 本報記者 趙玉潔;透水混凝土,讓地面自由“呼吸”[N];中華建筑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李穎;透水混凝土生態(tài)理念漸升級[N];中國花卉報;2010年
4 許才旺;“高強透水混凝土”新技術國際領先[N];工人日報;2009年
5 記者 李穎;透水混凝土相關行標出臺[N];中國花卉報;2010年
6 新語;南京建成第一條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N];中國建材報;2007年
7 劉倩;近山松生態(tài)透水混凝土通過專家鑒定[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8 北京利堅美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柴U_山;改變城市熱島效應的生態(tài)透水混凝土[N];中華建筑報;2013年
9 記者 邵長春 通訊員 吳榮融 張宗富 秦天;造能“吃水”的路 建會“呼吸”的城[N];海南日報;2017年
10 本報記者 王健瑋;為綠色奧運而生 向民生應用而去[N];中華建筑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衛(wèi)東;改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工程性能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遠;PVA纖維廢陶瓷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9年
2 陳思晗;水泥基復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試驗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9年
3 洪誠;再生粗骨料無砂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試驗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9年
4 張磊;振動沉管透水混凝土樁施工致堵機理及防堵塞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5 亓轉(zhuǎn)玲;粉煤灰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其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6 馬國棟;透水混凝土路面滲流與堵塞數(shù)值模擬[D];山東大學;2019年
7 余靜茹;透水混凝土性能優(yōu)化實驗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汪正國;新型透水混凝土工藝及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8年
9 羅斐;環(huán)氧樹脂對透水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抗凍性的改善[D];河南大學;2018年
10 張國強;透水混凝土試驗性能研究[D];廣州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42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4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