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橋試驗的輕型組合橋面動力性能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in layer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steel light composite bridge deck structure, relying on the Guangdong Fochen new bridge project (one bridge adopts light composite bridge deck, the other bridge adopts traditional asphalt pavement steel deck). Dynamic strain sensors are arranged in the position where fatigue is easy to occur in steel bridges, a large number of sports car dynamic tests are carried out, the time history strain of each measuring point is recorded when the calibrated vehicle passes through the bridge deck, and the strain amplitude at each fatigue detail is counted by rain flow method.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steel bridge deck systems under the dynamic action of vehicl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law of time history strain at each measuring point of light composite bridge deck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raditional asphalt pavement steel bridge deck.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eel bridge deck, the dynamic stress level of the light composite bridge deck is lower, and the strain amplitude of the arc notch is the largest, reaching 23.8%. The overal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ght composite bridge deck does not change the dynamic forc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asphalt pavement steel bridge deck, bu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eel bridge deck.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風工程與橋梁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分類號】:U443.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建根;王連華;周海兵;趙躍宇;;大跨度斜拉拱組合橋非線性分析[A];第15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2 羅世東;瞿國釗;;V形連續(xù)剛構(gòu)—拱組合橋設計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蒙云;孫淑紅;;吊拉組合橋結(jié)構(gòu)體系研究與決策[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jié)構(gòu)工程學會一九九九年橋梁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4 蒙云;鐘軼峰;孫淑紅;上官興;;烏江P.F.C吊拉組合橋荷載檢測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jié)構(gòu)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下冊)[C];1998年
5 蒙云;上官興;馬春生;吳同鰲;孫淑紅;鐘軼峰;;伶仃西航道1000m跨徑吊拉組合橋方案設計[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jié)構(gòu)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8年
6 馬亞舟;;淺談大跨度吊拉組合橋的發(fā)展[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國平;;連續(xù)拱梁組合橋的特性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jié)構(gòu)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8年
8 陳峰;姜海波;鄧少偉;;連續(xù)拱梁組合橋加固結(jié)構(gòu)分析[A];第五屆全國FRP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9 孫向波;;梁拱組合橋動力特性研究[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陳階亮;吳竣;張浩然;李國平;;錢江四橋雙層橋面拱梁組合橋的時效性分析[A];第十六屆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楊軍 通訊員 李靖巍;我國最大跨度混凝土連續(xù)梁鋼桁組合橋完工[N];人民鐵道;2013年
2 本報記者 滕繼濮;一橋飛架 彩虹變通途[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文崎;鐵路鋼—混凝土組合橋及剪力連接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勾紅葉;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V形剛構(gòu)拱組合橋受力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勇靈;梁—拱組合橋拱腳鋼混結(jié)合區(qū)域力學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何文軍;下承式連續(xù)鋼箱梁梁拱組合橋受力性能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陳維;鋼桁腹組合橋力學模型及其對比[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鄭晗;鋼-UHPC輕型組合橋面全過程及空間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5 張永杰;自錨式吊拉組合橋設計及力學性能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張廣山;大跨徑吊拉組合橋技術(shù)經(jīng)濟效益分析[D];重慶交通學院;2004年
7 王信宗;超大跨徑吊拉組合橋結(jié)構(gòu)體系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重慶交通學院;2003年
8 滕炳杰;V形剛構(gòu)—拱組合橋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趙華;大跨徑吊拉組合橋施工工藝及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重慶交通學院;2004年
10 黃玲玉;大跨度V形墩連續(xù)剛構(gòu)拱組合橋結(jié)合部模型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84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8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