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動水壓力的裂隙巖體裂紋擴展機理研究及應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fracture mechanics and considering the action of hydrodynamic pressure, In this pap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propagation of open crack in fractured rock mass under tensile stress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crack lengt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ed rock mass considering dynamic water pressure to water inrush (mud) in fractured rock mass tunnel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t the crack tip can be changed by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which can make the stress near the crack tip reach the critical value of crack initiation, thus causing the crack to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fractured rock mass tunnel,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tunnel are deteriorated by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on the one h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t the crack tip is increased, and the crack continues to exp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erosion of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results in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filling medium in the fissure causes seepage deformation or the whole rushing out into the tunnel, causing the tunnel to inrush water (mud).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41202213) 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自籌一般項目(12ZB188) 成都理工大學青年基金資助項目(2011QJ23)
【分類號】:U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柴軍瑞,仵彥卿,袁繼國;裂隙水流對裂隙壁的雙重力學效應[J];工程勘察;2002年05期
2 崔芳;高永濤;吳順川;;長大隧道涌水中水巖相互作用機理研究[J];金屬礦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琦;溫進芳;李忠;;浙江蒼嶺隧道凝灰?guī)r突水現(xiàn)象地質特征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2 胡威東;楊家松;陳壽根;;錦屏輔助洞(西端)巖爆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4期
3 劉亮;翁其能;杜小平;;承水壓隧道結構服役性能監(jiān)測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S1期
4 呂濤;趙明階;王焱;;受壓巖石斷裂準則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5 李鵬飛;張頂立;周燁;;隧道涌水量的預測方法及影響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李兵;張頂立;;基于隔水關鍵層突水系數(shù)法的海底隧道施工突水危險性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7 王斌;李夕兵;;單軸荷載下飽水巖石靜態(tài)和動態(tài)抗壓強度的細觀力學分析[J];爆炸與沖擊;2012年04期
8 艾凱;劉元坤;韓曉玉;;深圳抽水蓄能電站水力劈裂試驗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年05期
9 張美靜;萬力;王芳;王旭升;胡伏生;;隔水邊界附近圍巖滲透性變化時隧道涌水的滲流模型[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年05期
10 姚旭朋;袁勇;柳獻;翁其能;杜小平;;高水壓作用下隧道結構監(jiān)測措施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魯秀生;梁冰;劉薊南;姜利國;陳天宇;;降雨條件下急傾斜煤層群采動裂隙滲流規(guī)律研究[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建軍;劉先貴;;油氣儲層裂縫擴展的動力學模型[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尚彥軍;史永躍;孫元春;袁廣祥;高千;;地應力奇異值表征的幾個極端工程實例[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學術論文匯編(第七卷)[C];2008年
4 丁德民;馬鳳山;王成;宋召法;張亞民;王杰;郭捷;;海底礦體開挖下的斷裂帶突水效應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5 彭柏興;雷金山;程斌;李凱;;湘江隧道巖溶發(fā)育規(guī)律及其風險分析[A];2010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暨“工程地質與海西建設”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馮永飛;石振武;;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應力吸收層有限元分析[A];中國高速公路管理學術論文集(2009卷)[C];2009年
7 熊友山;王國斌;鄧長青;利奕年;;湖北滬蓉西高速公路巖溶隧道施工地質預報關鍵技術研究[A];湖北省公路學會二○○九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姜云;;隧道工程圍巖大變形類型與機制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宗利;王亞紅;;洞周巖體內裂紋水力劈裂臨界水壓分析計算[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孫粵琳;沈振中;吳越健;;巖體裂縫擴展的滲流-應力耦合分析模型[A];2007重大水利水電科技前沿院士論壇暨首屆中國水利博士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克國;注漿控制巖溶隧道突水地質災害的機理和模擬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鄧華鋒;庫水變幅帶水—巖作用機理和作用效應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夏強;地下水不確定性問題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4 雷軍;宜萬鐵路施工期隧道巖溶突水地質災害形成規(guī)律與危險性評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郭佳奇;巖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杜朝偉;海底隧道襯砌水壓力及結構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黃戡;裂隙巖體中隧道注漿加固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8 楊慧;水—巖作用下多裂隙巖體斷裂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郭磊;淺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機理及開挖的擾動效應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羅恒;注漿理論研究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文武;淮南礦區(qū)典型煤層水力沖孔技術參數(shù)研究及消突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邢利銘;掘進巷道煤巖瓦斯流固耦合效應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3 范波;深部礦井構造探測與隨機隙寬裂隙注漿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王劍亮;西藏嘎隆拉隧道涌、突水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0年
5 蘇利勛;無網(wǎng)格法數(shù)值模擬巖體單裂隙水力劈裂[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葛宏亮;地下水誘發(fā)的隧道災害的處治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7 楊寅靜;巖溶區(qū)隧道突水地質災害的臨界預警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汪斌;深部大理巖的加卸載力學特性及多場耦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9 陳向雷;干燥及飽水狀態(tài)下巖石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華敬濤;預留變形量水力壓裂石門快速揭煤技術[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建平,章楊松,羅國煜,李曉昭;南京地鐵地基下穩(wěn)定性因素分析及對策[J];地下空間;2002年01期
2 陳崇希;巖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空隙介質地下水流模型及模擬方法研究[J];地球科學;1995年04期
3 黃潤秋,王賢能,唐勝傳,王士天;深埋長隧道工程開挖的主要地質災害問題研究[J];地質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1997年01期
4 仵彥卿,柴軍瑞;作用在巖體裂隙網(wǎng)絡中的滲透力分析[J];工程地質學報;2001年01期
5 王蘭生,李天斌,徐進,徐林生,靳曉光,李永林,姜云,牟力;二郎山隧道圍巖變形破裂的調研與監(jiān)測[J];公路;2000年12期
6 劉光亞;;基巖蓄水構造的理論與實踐[J];河北地質學院學報;1981年04期
7 尤明慶;巖石的強度準則及中間主應力的影響[J];焦作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6期
8 劉招偉,張民慶;隧道深埋充填型溶洞注漿施工技術探討[J];隧道建設;2003年05期
9 石新棟;圓梁山隧道主要地質問題及施工對策[J];隧道建設;2004年05期
10 申林方;劉云;;巖石水化學損傷的理論基礎及研究進展[J];山西建筑;2007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建秀;腐蝕損傷巖體中的水化—水力損傷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2 李利平;高風險巖溶隧道突水災變演化機理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林喜榮;龍圩水道裂隙巖體水下爆破施工[J];廣西交通科技;1997年03期
2 關寶樹;;鐵路隧道圍巖壓力的統(tǒng)計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通訊;1979年06期
3 劉嶺忠;;淺析裂隙巖體中隧道注漿加固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年12期
4 趙凱;;以隧洞開挖為例研究影響裂隙巖體滲透性的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4年04期
5 劉志春;高新強;朱永全;;裂隙巖體隧道非均質、各向異性等效滲流模型及應用[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6 范繼舜;;黟太公路巖體坍滑機制的初步探討——堅硬裂隙巖體失穩(wěn)因素淺析[J];華東公路;1982年06期
7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陸澤西;艱險山區(qū)裂隙巖體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及災害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2 何悅;裂隙巖體中隧洞圍巖滲流場及穩(wěn)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3 周e鹐,
本文編號:2234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3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