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友好型隧道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研究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in China, the number of highway tunnels in China is also increasing. The existing pavement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of highway tunnel are mainly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ccor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tunnel pavement. Therefor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will become the center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safety problem in the tunnel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e use of embedded bright colored asphalt pavement and flame retardant asphalt pavement will reduce the accident of casualties.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disease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tunnel pavement are fully understo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then a new type of pouring asphalt concrete is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the embedded bright color macadam pavement tes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ixing ratio of asphalt and stone, the best mixing ratio of embedded asphalt concrete is determined in this test. Finally, the road performance is tested and verified,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Fatigue and water permeability a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sphalt concrete.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flame retardant modification of asphalt, nine kinds of flame retardants are used to test, and the anti-aging performance and elastic recovery performance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mix ratio design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flame retardant SMA13 mixture are studied. Crack resistance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study, and test the flame-retardant effect. The structure of the flame retardant asphalt pavement for tunnel is bright and colorized and energy saving, which realize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material, struc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achieve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applicability, reliability and energy saving.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416.2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曲向進;淺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設計[J];東北公路;2001年02期
2 王守立,麻虹艷;瀝青路面防水措施初探[J];遼寧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3 李愉平;瀝青路面質量管理與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4 李江,封晨輝;永久性瀝青路面[J];石油瀝青;2005年03期
5 張雁,李維生,趙塵;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纖維穩(wěn)定料的發(fā)展綜述[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6 曹衛(wèi)東,陳旭,呂偉民;簡述國內外低噪聲瀝青路面研究狀況[J];石油瀝青;2005年01期
7 宋秀蘭;楊英;;英試驗多孔瀝青路面[J];建筑工人;2006年02期
8 卜偉;;瀝青路面熱風加熱的計算[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06年04期
9 賈渝;;2008年瀝青路面與環(huán)境專題研討會信息[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06年03期
10 關書敏;;國內第一條景區(qū)橡膠瀝青路面鋪就通車[J];公路交通技術;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杰;;加強全面管理防止瀝青路面水破壞[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卷)[C];2008年
2 劉韓英;張忠光;孫紅蘭;;淺談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與維修[A];山東水利科技論壇2006[C];2006年
3 王佐民;呂偉民;;低噪聲瀝青路面的聲學特性[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4 位俊濤;劉曉兵;;淺談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新密市滎密路施工為例[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3卷)[C];2010年
5 姬東;李黎;;瀝青路面水破壞原因分析與設計探討[A];第四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承斌;穆杰;邵龍?zhí)?;微波加熱瀝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暨“2009年微波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張澤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關鍵施工質量管理實踐[A];湖北省公路學會二○○九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錢國超;;江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十五”技術回顧與展望[A];江蘇省公路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萬里鵬;程琳;;淺談瀝青路面水破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卷)[C];2008年
10 楊海鷗;呂松年;;合理選擇瀝青路面設計結構方案[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珍珍;美專家提出系統(tǒng)考慮瀝青路面質量[N];中國交通報;2006年
2 記者 楊寶眾 特約記者 王麗霞;技術交流有助提升中國瀝青路面水平[N];中國交通報;2006年
3 趙會;岷江大道瀝青路面全面開鋪[N];眉山日報;2008年
4 王遠洋 孫燕 程佳祺;城市非主干道推廣瀝青路面[N];蚌埠日報;2009年
5 周瑞華;“衡大高速”瀝青路面“就地再生”[N];衡陽日報;2010年
6 記者 白秋薇;陜西:瀝青路面耐久研究通過驗收[N];中國交通報;2010年
7 榮磊 春燕;我省要求40%瀝青路面循環(huán)利用[N];新華日報;2011年
8 駐張家港首席記者 王樂飛 通訊員 蔣恒;港城“嘗鮮”瀝青路面修復新技術[N];蘇州日報;2011年
9 實習記者 賴囝楠;浙江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換顏”[N];中國交通報;2011年
10 實習生 李茜邋楊捷;彩色瀝青路面制作“獨占鰲頭”[N];長江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圣潔;基于江西南部地區(qū)溫度條件的瀝青路面健康性能預測[D];長安大學;2015年
2 周澤洪;基于四川氣候和軸載要求的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陳尚江;貴州高海拔地區(qū)瀝青路面結構與材料適應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杜銀飛;瀝青路面取向熱誘導傳輸機理與結構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劉濤;基于無損檢測方法的瀝青路面介電特性與施工質量評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6 耿立濤;瀝青路面溫度應力及超孔隙水壓力計算[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王書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瀝青路面性能關鍵參數(shù)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黃志義;特長隧道瀝青路面火災過程燃燒機理與安全性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聶鵬;遼寧省瀝青路面合理結構類型與區(qū)劃原理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關彥斌;大孔隙瀝青路面的透水機理及結構設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作舟;基于混合Lagrange-Euler算法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疲勞損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李亮;典型瀝青路面罩面施工工藝及質量管理[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3 趙耀華;基于性能的瀝青路面施工控制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4 曹玉華;季凍區(qū)高等級公路柔性基層瀝青路面合理結構及使用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5 劉世偉;瀝青路面冷銑刨切削機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6 張勇;瀝青路面施工設備作業(yè)質量指標體系與施工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7 熊海珍;提高青海省瀝青路面耐久性的技術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8 高建綱;城市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9 高國立;重載交通瀝青路面動力響應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秦昊;潮濕山區(qū)公路瀝青路面主動抗凝冰技術研究[D];南昌工程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195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9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