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穿越第三系粉質黏土支護結構受力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rtiary silty clay have changed greatly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be taken in the engineer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sure the smooth passage of this kind of stratum with reasonable timbering tim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tress of surrounding rock is redistributed after tunnel excavation, the soil strength is greatly reduced and deformation is increased due to water seepage, and the initial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Therefore,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working procedure should be arranged reasonably and the initial suppor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ime. (2)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ater content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elastic modulus, cohesion and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become smaller, and the deformation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increases. Therefor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and face of face should be closed in time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3) dynamic desig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data in construction, and reasonable timing of lining construc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On the whole,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tend to be stable after 20 days, and it is more suitable to make secondary lining. (4)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unnel passing through similar strata.
【作者單位】: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分類號】:U455.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廣明;劉志春;吳曉輝;;蘭渝鐵路兩水隧道軟巖大變形控制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13年12期
2 高新強;韓楊;孔超;;粉質黏土隧道支護體系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夏潤禾;崔小鵬;周泉;;復雜地質隧道襯砌變形分析與工程治理技術[J];鐵道工程學報;2015年08期
2 趙香萍;;大斷面軟弱圍巖隧道合理開挖方法研究[J];鐵道建筑技術;2015年07期
3 儲文靜;辛民高;蔡云廷;;上第三系土質隧道的變形特點及支護措施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5年06期
4 鐘和先;;噴錨支護施工技術在隧道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5年06期
5 譚勇;施成華;彭立敏;曹成勇;杜棣賓;;淺埋暗挖軟基隧道分部開挖拱腳地基承載力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5年02期
6 賈捚;;濕陷性黃土地基的無振動擠密處理新技術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4年09期
7 司劍鈞;;極高地應力軟巖隧道雙層支護技術[J];隧道建設;2014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駱文學;;構造節(jié)理偏壓對隧道結構安全性影響研究[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13年05期
2 吳廣明;;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施工技術[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2年04期
3 楊樹才;楊旭;程曦;楊軍;;軟流塑淤泥質粉質黏土地層注漿加固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4 杜子建;高永濤;王立波;杜曉偉;;隧道開挖下黏土地層作用分區(qū)[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5 王建軍;;蘭渝線高地應力區(qū)隧道變形機制及分級探討[J];隧道建設;2011年03期
6 張旭珍;;關角隧道大變形處理技術[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7 白嵐;;鐵路站場下軟土地層淺埋暗挖地下通道的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2008年09期
8 莊麗;周順華;;淺埋層狀大跨度土質隧道變形及穩(wěn)定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S2期
9 鄭剛;顏志雄;雷華陽;王沛;;天津市區(qū)第一海相層粉質黏土卸荷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8年05期
10 陳濤;;某隧道軟巖大變形防治問題的探討[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拾峰;陸遠;;粉質黏土超聲波速度異常變化試驗研究[J];施工技術;2013年S2期
2 孟慶芳;崔宇峰;;污染粉質黏土物理性質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1年25期
3 黃博;史海棟;凌道盛;陳云敏;;兩種粉質黏土的動、靜強度特性對比研究[J];巖土力學;2012年03期
4 葉朝良,岳祖潤,舒玉;原狀殘積粉質黏土的飽和度與抗剪強度關系的研究初探[J];路基工程;2002年01期
5 吳麗君;蔣關魯;李安洪;龐應剛;;膠濟客運專線非飽和原狀粉質黏土固結試驗[J];鐵道建筑;2009年05期
6 聶影;肖啟華;梁義聰;;重塑黏土和原狀粉質黏土的動力特性試驗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7 鄭剛;顏志雄;雷華陽;王沛;;天津市區(qū)第一海相層粉質黏土卸荷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8年05期
8 潘殿琦;;波速測試法在凍結粉質黏土強度研究中的應用[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9 黃博;丁浩;陳云敏;邊學成;;交通荷載作用后粉質黏土不排水強度特性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10 李燕;程立紅;史三元;;邯鄲粉質黏土歸一化性狀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孟慶山;師旭超;劉觀仕;胡明鑒;郭愛國;;石灰改性粉質黏土力學特性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胡春燕;下景華;;淺談粉質黏土中的降水問題[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3 朱志政;何世秀;楊雪強;;Lade-Duncan模型在粉質黏土中的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上海市地質學會提供;上!熬艑油痢苯颐豙N];文匯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孟偉超;基于壓縮試驗的中低壓縮性粉質黏土結構屈服壓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王帥;粉質黏土及灰土電化學阻抗譜特性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3 邊宏亮;袋裝土抗凍性能試驗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6年
4 吳書崇;重塑飽和粉質黏土時間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孫義強;粉質黏土負溫抗剪強度試驗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7年
6 余周;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飽和粉質黏土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7 付銘川;中低壓縮性粉質黏土壓縮特性及結構屈服壓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84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8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