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風豎井及支護施工技術(shù)研究
本文選題:通風豎井開挖 + 支護施工。 參考:《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摘要】:以杭州市紫之隧道工程土建第Ⅱ標段1#豎井與2#豎井為工程實例進行通風豎井及支護施工技術(shù)研究。對施工工藝中各關(guān)鍵步驟進行分析共得出以下幾點結(jié)論:給出了鉆孔爆破方法,炸藥用量計算方法及孔洞分布位置設計原則;第一次爆破先在豎井中心從上向下鑿巖機鑿孔,采用桶形爆破法,鑿孔深度2~2.5 m,炮眼排距0.9 m,每孔裝藥量平均1.28 kg,爆破形成直徑2.5 m導洞至下層通道。井身開挖采取上而下爆破、循環(huán)進尺、每次深度按2 m開挖,逐次往里下挖方式。開挖全部完成后進行豎井初支與二次襯砌,二次襯砌每10 m設一壁座,壁座尺寸在普通襯砌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加大150 cm;待加強段襯砌砼強度達到設計70%后,繼續(xù)搭設腳手架,安裝模板,自下而上依次襯砌施工。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ventilation shaft and support is studied with the examples of 1# shaft and 2# shaft in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ivil construction of Hangzhou Zizhi Tunnel Project. The key step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drilling blasting metho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xplosive dosage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hole distribution position are given, and the first blasting is first drilled from the shaft center from the top down rock drill. The barrel blasting method was used. The hole depth was 2 ~ 2. 5 m, the hole spacing was 0.9 m, the average charge per hole was 1. 28 kg, and the diameter of 2. 5 m guide hole to the lower tunnel was formed by blasting. The shaft is excavated by blasting from top to bottom, with circular ruler, and the depth of each excavation is 2 m, and the method of digging in and down step by step is adopted. After the excavation is complete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lining of the shaft is constructed, and every 10 m of the secondary lining is provided with a wall seat, and the wall base size increases 150 cm on the basis of the ordinary lining structure. After the strength of the reinforced section of the lining concrete reaches 70% of the design, the scaffold is continued to be erected. Install template, from bottom to top lining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shù)研究項目(kj091604)
【分類號】:U455.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馬建;孫守增;趙文義;王磊;馬勇;劉輝;張偉偉;陳紅燕;陳磊;魏雅雯;葉飛;;中國隧道工程學術(shù)研究綜述·2015[J];中國公路學報;2015年05期
2 汪迎紅;;特長公路隧道通風豎井施工階段穩(wěn)定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4年06期
3 駱馳;;華鎣山特長公路隧道通風豎井設計與施工[J];隧道建設;2012年03期
4 吳樂;;括蒼山隧道二號通風豎井正向施工導碴井、二次擴挖法施工技術(shù)[J];隧道建設;2010年04期
5 趙朝陽;;公路隧道送排式通風短道優(yōu)化設計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6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宋捷;特長公路隧道風機房防災控制及輔助通道設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宋建平;復雜地質(zhì)長大隧道快速施工技術(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3 程凱峰;單井送排風式豎井中隔板受力性能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2年
4 樊q;石牙山隧道通風豎井施工數(shù)值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周云輝;隧道群聯(lián)絡斜井方案確定與施工設計[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偉清;張星煜;葉英;;基于地震波反射法的盾構(gòu)施工超前地質(zhì)預報初探[J];隧道建設;2017年08期
2 姜學鵬;徐軍杰;劉梅佳;周健;;基于光纖光柵傳感的隧道火災熱傳遞特性測試[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7年07期
3 顏博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shù)及其現(xiàn)場施工管理探討[J];門窗;2017年07期
4 林炎頃;常軍;李雁;李先庭;;公路隧道旁通式凈化站氣流組織數(shù)值模擬及凈化效果分析[J];隧道建設;2017年06期
5 高原;王子云;劉秦見;王松;孟曦;;某過江隧道變截面段火災煙氣流動及逃生分析[J];制冷與空調(diào)(四川);2017年03期
6 陳德云;楊明;吳亞磊;張奧宇;李方濤;;高壓鈉燈和LED燈在隧道照明中的應用分析[J];交通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17年03期
7 光輝;高燕;胡俊;;軟土地區(qū)某隧道聯(lián)絡通道施工地表沉降監(jiān)測分析[J];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8 趙順義;趙學禮;;公路隧道通風豎井及支護施工技術(shù)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9 賀振宇;郭佳奇;陳帆;檀俊坤;;隧道典型致災構(gòu)造及突水模式分析[J];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2017年02期
10 沙策;王少輝;梅松華;蔣沖;田濤;光明;李因富;;特大型巖溶地段隧道爆破施工技術(shù)[J];礦冶工程;2017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鉑;軟弱圍巖隧道變形控制與施工方案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2 林琳;生態(tài)思想與動態(tài)設計理念在西寧過境高速公路設計中的應用[D];長安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饋;;盾構(gòu)刀具關(guān)鍵技術(shù)及其最新發(fā)展[J];隧道建設;2015年03期
2 李炎;周鳴鏑;孫三祥;張健;;隧道活塞風模型試驗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5年01期
3 洪開榮;;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J];隧道建設;2015年02期
4 吳開輝;;基坑邊坡失穩(wěn)對鄰近樁基的影響分析[J];福建建設科技;2015年01期
5 胡指南;謝永利;來弘鵬;晏長根;;沉管隧道節(jié)段接頭剪力鍵破壞狀態(tài)與機理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2015年01期
6 侯建軍;肖銘釗;;高水壓粉砂地層泥水盾構(gòu)水下到達施工技術(shù)[J];土工基礎;2014年06期
7 王俊;何川;封坤;夏煒洋;;砂卵石地層中大斷面泥水盾構(gòu)泥膜形態(tài)研究[J];現(xiàn)代隧道技術(shù);2014年06期
8 夏豐勇;謝永利;王亞瓊;胡彥杰;;特長公路隧道互補式通風模式[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4年06期
9 賈連輝;;超大斷面矩形盾構(gòu)頂管設計關(guān)鍵技術(shù)[J];隧道建設;2014年11期
10 王樹英;陽軍生;唐鵬;馬玉輝;王文通;;八車道明挖湖底隧道結(jié)構(gòu)受力現(xiàn)場測試與安全性評價[J];土木工程學報;2014年1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山西省科技人才需求預測及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2 張勇;長大公路隧道斜豎井綜合效益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3 張磊;高速公路隧道地下風機房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謝應坤;地下立交隧道交叉段穩(wěn)定性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李智溢;公路隧道利用斜井快速施工組織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6 田正;公路隧道單井送排風式豎井施工監(jiān)控量測及數(shù)值模擬分析[D];長安大學;2009年
7 苑成相;火災實驗室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熱輻射模型建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齊小勇;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通風豎井的施工技術(shù)與數(shù)值模擬[D];長安大學;2008年
9 劉蓓;拉日線鐵路隧道運營通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10 駱曉;公路隧道結(jié)構(gòu)設計方法及開挖方案的優(yōu)化[D];同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全國光面爆破和錨噴支護施工技術(shù)經(jīng)驗交流會[J];鐵道建筑;1979年01期
2 ;全國光面爆破和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施工技術(shù)經(jīng)驗交流會紀要[J];鐵道標準設計通訊;1979年01期
3 裴忠齊;長江漫灘地區(qū)溝槽支護施工技術(shù)[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1年04期
4 韓星俊;新老隧道立體相交開挖、支護施工技術(shù)[J];西部探礦工程;2001年01期
5 陳福江;;淺談隧道支護施工技術(shù)安全措施[J];建筑安全;2008年09期
6 吳沛流;;基坑支護施工技術(shù)研究探討[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08年06期
7 鄒志堅;;綜述基坑支護施工技術(shù)[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年07期
8 田文杰;;探討建筑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shù)[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年09期
9 韓星俊;新老隧道立體相交開挖與支護施工技術(shù)[J];鐵道標準設計;2000年08期
10 吳華;;結(jié)合工程實例探討基坑支護施工技術(shù)[J];科技促進發(fā)展;2010年S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徐俊峰;;土釘支護施工技術(shù)在工程中的運用[A];土木建筑學術(shù)文庫(第12卷)[C];2009年
2 王柱;;地下室基坑支護施工技術(shù)淺析[A];2014年4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宋福來;余家興;;基坑擴寬錨噴支護施工技術(shù)與分析[A];北京市政第一屆地鐵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張榮文 通訊員 桑勝文;十一局集團一公司諸永項目部安全跟愛一起走[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6年
,本文編號:2034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3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