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雙車道公路限速對運行效率的影響
本文選題:交通工程 + 青藏高原 ; 參考:《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7年12期
【摘要】:通過對青藏高原雙車道公路車輛運行速度、車輛組成、道路線形、海拔氧含量以及現(xiàn)狀限速組合方式的調(diào)查,考慮將限速導(dǎo)致的控制延誤作為衡量高原公路運行效率的指標(biāo),應(yīng)用SPSS統(tǒng)計學(xué)分析軟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分別建立了高原地區(qū)雙車道公路大、小車限制速度—速度均值模型和速度均值—運行速度模型,最終得到了限制速度對運行效率-延誤互動關(guān)系模型。結(jié)果表明:大小車的限速值、道路縱坡坡度、路段長度和道路的設(shè)計速度都對道路系統(tǒng)行駛車輛的運行效率產(chǎn)生影響,而不同的是不同的道路等級、道路上小車所占車輛的比例這些因素會對小車的運行效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對大車的影響不大,另外隨著海拔的增加,大、小車的運行效率逐漸降低,且大車所產(chǎn)生的延誤比小車要高。
[Abstract]:By investigating the running speed, vehicle composition, road alignment, altitude oxygen content and current speed limit combination of two-lane highway vehicl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control delay caused by the speed limit is considered as an index to measure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the plateau highway. By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an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e models of the mean speed and speed of the two lane highway in the plateau area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and the model of the mean speed and the mean speed of the vehicle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mited speed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delay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ed limit of the vehicle, the slope of the longitudinal slope of the road, the length of the road and the design speed of the road all affect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the vehicle in the road system, but the different grade of the road is different. The proportion of vehicles on the road these factors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small cars, but not on the large cars. In add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small cars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And the delay caused by the car is higher than the car.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xué)交通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4BA05B00)
【分類號】:U491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榮建;劉世杰;邵長橋;劉江;;超車模型在雙車道公路仿真系統(tǒng)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2 張鐵軍;唐t$t$;;我國雙車道公路普通路段路側(cè)事故預(yù)測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4期
3 秦勤;唐t$t$;彭道月;;山區(qū)雙車道公路事故預(yù)測模型研究及在安全性評價中的應(yīng)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4 張寶南;吳立新;鄧輝;;雙車道公路危險路段安全性分析及改善措施[J];交通標(biāo)準(zhǔn)化;2009年17期
5 沈建武,,嚴(yán)寶杰;汽車專用雙車道公路路段上車輛的延誤和速度[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1994年04期
6 周澤民,馬超;雙車道公路的超車事故[J];河南交通科技;1994年01期
7 周澤民;雙車道公路的超車事故[J];國外公路;1994年01期
8 沈建武,嚴(yán)寶杰;雙車道公路上的超車問題[J];武漢城市建設(shè)學(xué)院學(xué)報;1995年02期
9 米曉藝;吳京梅;郭占洋;羅曉輝;;山區(qū)雙車道旅游公路交通特性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1年01期
10 楊澤龍;;雙車道公路交通安全性預(yù)測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yīng)用技術(shù)版);2011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喬建剛;榮建;任福田;劉小明;;山區(qū)雙車道公路縱坡長度人性化設(shè)計研究[A];中國公路學(xué)會2005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祝站東;基于道路環(huán)境的雙車道公路運行速度模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偉康;禁止超車的窄雙車道公路交通流特性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2016年
2 曹友露;基于駕駛員自然引導(dǎo)的雙車道公路幾何線形安全性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xué);2016年
3 張小草;山區(qū)雙車道公路交通安全設(shè)計與事故預(yù)防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xué);2013年
4 王星;雙車道公路彎坡路段交通安全評估及處治措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xué);2014年
5 孫文圃;雙車道公路交通安全改善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xué);2008年
6 劉世杰;雙車道公路仿真中的超車模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xué);2007年
7 侯賽因;橫斷面因素對雙車道公路交通安全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xué);2014年
8 曾笑雨;雙車道公路限速值決策技術(shù)及限速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3年
9 王玉霞;雙車道公路附加車道設(shè)置條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14年
10 丁傳鑫;雙車道公路平曲線對車輛行駛軌跡的影響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1859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5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