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承式路堤土拱形成及荷載傳遞機制離散元分析
本文選題:樁承式路堤 切入點:土拱 出處:《巖土力學》2015年S1期
【摘要】:土拱效應是樁承式路堤中影響荷載傳遞的關(guān)鍵因素;谇叭说氖覂(nèi)模型試驗,建立了樁承式路堤離散元(DEM)數(shù)值分析模型;诼返讨袘ζD(zhuǎn)規(guī)律對土拱隨樁土相對位移的形成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在該基礎(chǔ)上提出了合理拱軸線土拱模型,并引入荷載傳遞系數(shù)α對土拱與土拱下方路堤填料間的荷載傳遞進行量化分析。模擬結(jié)果表明,樁土相對位移引起路堤中應力主方向發(fā)生偏轉(zhuǎn)并形成虛擬土拱;土拱形態(tài)及高度隨樁土相對位移的變化而變化,最大拱高約0.8倍樁凈間距;α隨土拱高度的增加呈對數(shù)關(guān)系減小。
[Abstract]:Soil arch effect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load transfer in pile-supported embankment.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pile supported embankmen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ress deflection law in embankment, the formation law of soil arch with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pile and soil is analyzed. On this basis, a reasonable arch axis soil arch model is put forward. The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偽 is introduc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load transfer between the soil arch and the fill of the embankment under the soil arc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 and soil causes the deflec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force in the embankment and forms the virtual soil arch. The shape and height of soil arch vary with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pile and soil, the maximum arch height is about 0.8 times the net distance between piles, and 偽 decreases in logarithmic rel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arch height.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黃土地區(qū)公路建設與養(yǎng)護技術(shù)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51278216,No.51478201,No.51308241)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No.20130142120029)
【分類號】:U416.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俊杰;賴漢江;董友扣;張軍;;樁承式路堤承載特性顆粒流細觀模擬[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朱小軍;龔維明;趙學亮;徐國平;;墊層土拱效應試驗與計算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2 徐超;汪益敏;;樁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綜述[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4年03期
3 朱小軍;趙學亮;龔維明;徐國平;;剛性樁復合地基墊層土拱效應宏細觀機理研究[J];建筑結(jié)構(gòu);2014年01期
4 崔明娟;鄭俊杰;賴漢江;章榮軍;;砂土顆粒粗糙度對剪切特性影響細觀機理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8期
5 連寶琴;朱斌;高登;陳云敏;;應變硬化垃圾堆體抗局部沉陷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2年07期
6 白永學;漆泰岳;任國青;謝軍旗;;砂卵石地層盾構(gòu)開挖面極限支護壓力計算模型研究[J];鐵道學報;2013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軍;樁承式加筋路堤掛網(wǎng)技術(shù)開發(fā)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陳孟喬;高水壓砂土地層中泥水盾構(gòu)隧道開挖面失穩(wěn)機理與風險評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3 于進江;大面積場坪下深厚軟土樁—網(wǎng)復合地基承載性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4 張軍;樁承式加筋路堤掛網(wǎng)技術(shù)開發(fā)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王振強;懸臂抗滑樁土拱效應的靜力及動力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胡俊強;雙排樁土拱效應及嵌固段受力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7 黃文鋒;剛性網(wǎng)格—樁加筋路基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8 陳國舟;筒形擋土結(jié)構(gòu)主動土壓力及拱效應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9 田少卿;林火穩(wěn)像與識別定位算法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4年
10 張崇磊;中等壓縮性土地區(qū)短樁樁網(wǎng)復合地基路基荷載傳遞規(guī)律及沉降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譚煥杰;花崗巖殘積土路堤填筑及其軟基處治技術(shù)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2 完紹金;樁承式路堤土拱效應的顆粒流分析[D];揚州大學;2013年
3 蘇迪;軟土路堤二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廖連海;基于能量原理的土工格室+碎石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D];湖南大學;2014年
5 汪焱衛(wèi);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樁網(wǎng)結(jié)構(gòu)路基足尺模型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強小俊;萬長虹;江輝煌;;帶樁帽樁網(wǎng)加固路堤的模型試驗及分析比較[J];工業(yè)建筑;2009年05期
2 鄭俊杰;陳保國;Sari W.Abusharar;王仙芝;;雙向增強體復合地基樁土應力比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7期
3 鄭俊杰;張軍;馬強;蒲訶夫;;雙向增強體復合地基樁土應力比三維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張軍;鄭俊杰;馬強;董友扣;;路橋過渡段路堤加筋現(xiàn)場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9期
5 王孝存;周健;;土工格柵處理基礎(chǔ)空洞和群樁基礎(chǔ)的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shù);2006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保國;山區(qū)高速公路涵—土作用機理及路基處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若曦;垃圾填埋場襯墊系統(tǒng)沉陷機理及抗沉陷設計[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強小俊;趙有明;張長生;;樁承地基土拱高度計算方法的研究及分析[J];鐵道建筑;2012年05期
,本文編號:1689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8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