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圍巖結構特性的黃土開挖隧道穩(wěn)定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 黃土隧道 結構性 強度 變形 出處:《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5年S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依托油坊溝黃土隧道工程,對其圍巖黃土進行了土工試驗,建立了黃土結構性參數(shù)與圍壓、含水率、變形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并提出了結構性參數(shù)與強度參數(shù)間的數(shù)學模型。最后通過有限差分軟件FLAC3D將結構性參數(shù)引入到黃土隧道分析中,揭示了圍巖結構對黃土隧道開挖穩(wěn)定性的影響機理。研究表明:(1)結構性參數(shù)與黏聚力呈雙曲線關系,但摩擦角對其影響較小;(2)考慮黃土結構變化時隧道開挖變形值與實測數(shù)據(jù)吻合更好,說明在結構性黃土隧道分析中應考慮結構性的影響。
[Abstract]:Based on the loess tunnel engineering of Youfanggou , the function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loess and confining pressure , water content and de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between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strength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
【作者單位】: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黃土地區(qū)公路建設與養(yǎng)護技術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西安理工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山西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2013-1-12)
【分類號】:U45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虹;李德武;;特大斷面黃土隧道靜力穩(wěn)定性分析[J];工程質(zhì)量;2006年09期
2 周尚國;;黃土隧道的主要地質(zhì)災害類型[J];地質(zhì)與勘探;2007年02期
3 馬學寧;邢立軍;韓峰;;蘭青二線高廟黃土隧道開挖支護變形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07年06期
4 邢東泉;;大跨度黃土隧道的施工塌方防治技術[J];甘肅科技;2007年07期
5 張金柱;郝文廣;;黃土隧道塌方情況及病害原因分析[J];隧道建設;2007年S2期
6 李強;;淺埋、富水黃土隧道塌方成因及預防對策[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7 羅祿森;王明年;郭軍;;淺埋黃土隧道破壞模式的探討[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08年04期
8 聶雙成;;對黃土隧道關鍵環(huán)節(jié)控制的認識[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8年09期
9 劉旭全;;沉降觀測技術在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中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09年S1期
10 彭文波;劉繼國;;老龍山黃土隧道支護結構設計淺析[J];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滿倉;;單線鐵路老黃土隧道的分類[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2 趙輝雄;喻渝;楊建民;;高速鐵路黃土隧道合理支護參數(shù)試驗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3 豆世康;趙秋林;李凌志;;客運專線黃土隧道勘測設計中若干問題的探討[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4 楊建民;;談鄭西客運專線黃土隧道沉降控制及基礎處理[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5 蘇新民;;特大斷面黃土隧道有限元分析[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6 張金柱;郝文廣;;黃土隧道塌方情況及病害原因分析[A];第六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董濤;齊吉龍;萬甸甸;張建;;大斷面黃土隧道初襯結構參數(shù)反演分析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專刊(下)[C];2012年
8 林東;;大斷面黃土隧道臺階六部開挖法[A];第四屆中國巖石錨固與注漿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陳黨輝;劉旭全;馬海民;雷向鋒;晁平安;;大斷面黃土隧道與輔助坑道交叉口施工技術[A];客運專線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10 劉旭全;王永璽;雷向鋒;石新橋;竇忠孝;;監(jiān)控量測技術在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中的應用[A];客運專線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通訊員 李佳笑;我國最大斷面黃土隧道報捷[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3年
2 江耀明 王桂元 馬寶喜;面對黃土:破解世界級難題[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6年
3 白秀喜邋通訊員 張紀平 劉健彪 銀平;世界最大斷面黃土隧道秦東隧道貫通[N];中國建設報;2008年
4 記者 鄭鳳岐邋通訊員 江耀明 楊廣臣;世界首座大斷面富水黃土長隧道提前貫通[N];山西日報;2008年
5 記者 溫格林;我國最大斷面黃土隧道——唐家塬隧道在陜順利貫通[N];現(xiàn)代物流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郭軍;客運專線大斷面黃土隧道施工力學及支護設計理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2 薛富春;富水黃土隧道隧底動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李健;大斷面黃土隧道初支作用機理及變形控制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4 扈世民;大斷面黃土隧道圍巖變形特征及控制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軒俊杰;黃土隧道變形規(guī)律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2 張國輝;南山口黃土隧道施工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3 周小賓;大跨富水黃土隧道的工程特性與施工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4 樊浩博;軟弱黃土隧道隧底受力變形特征與沉降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5 孫長海;公路黃土隧道的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6 陳新建;黃土隧道工程地質(zhì)災害主要類型及分析評價[D];長安大學;2004年
7 張偉;大斷面黃土隧道穩(wěn)定性參數(shù)指標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7年
8 毛峰;黃土隧道深淺埋分界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9 李虎軍;黃土隧道變形控制基準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2年
10 唐培連;大斷面深埋黃土隧道錨桿支護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96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9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