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TMD的高墩大跨鐵路鋼桁梁橋減震分析
本文關鍵詞:設置TMD的高墩大跨鐵路鋼桁梁橋減震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鐵路橋 鋼桁梁橋 高墩 地震反應 TMD 減震 有限元法
【摘要】:為研究設置TMD對高墩大跨鐵路鋼桁梁橋的減震效果,以一座2×98m的高墩(墩高86~92m)大跨鐵路鋼桁梁橋為研究對象,采用有限元軟件MIDAS建立全橋空間動力計算模型,對僅在墩頂設置TMD、在墩頂和橋墩中部同時設置TMD兩種工況下結構的地震反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TMD可作為高墩橋梁減小地震反應的有效措施之一;對于高墩橋梁,在墩身內(nèi)部設置TMD裝置不能僅對其1階振型設計TMD,應考慮第2階或更高階振型的動力貢獻,才能獲得最優(yōu)的減震效果;TMD對高墩墩頂位移以及墩底彎矩減震效果較明顯,但對墩底剪力減震效果相對較差。
【作者單位】: 蘭州新區(qū)城市發(fā)展投資有限公司;
【分類號】:U442.55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國西南、西北山區(qū)地形復雜,溝壑交錯,大部分處于高烈度地震區(qū),跨越這些深溝峽谷時往往采用上部結構質量較輕、跨度較大的高墩大跨鋼桁梁橋。高墩橋梁與普通低矮橋墩的地震反應明顯不同[1,2]。對于普通低矮橋墩,傳統(tǒng)的結構抗震設計是通過增加結構自身的強度和變形能力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仕若;曾慶元;;列車通過鋼桁梁橋時動力響應分析[J];鐵道工程學報;2010年07期
2 宋紅飛;;京滬高鐵濟南黃河橋鋼桁梁制作難點分析與對策[J];鋼結構;2012年10期
3 朱慈祥;王蔚;馬小云;李少芳;;蘭州中山橋5跨簡支鋼桁梁整體提升關鍵技術[J];世界橋梁;2012年06期
4 楊長海;桂曉明;;浮拖法架設大型鋼桁梁[J];山西建筑;2013年04期
5 楊仕若;陳丹青;曾慶元;;鐵路連續(xù)鋼桁梁橋振動仿真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6 程斌;錢沁;黃仁鋒;;部分內(nèi)填混凝土鋼桁梁焊接整體節(jié)點試驗[J];中國公路學報;2013年03期
7 宋紅飛;;矮寨大橋鋼桁梁節(jié)段立體試裝技術[J];世界橋梁;2013年06期
8 ;用整體起吊法架設鋼桁梁[J];橋梁建設;1973年04期
9 王儉槐;;鐵路鋼桁梁橋桿件自動化設計[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10 高芳清,王鳳勤;模態(tài)變化對鋼桁梁橋的損傷檢測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洪波;;淺談鋼桁梁裂紋病害的整治措施[A];高速重載與普通鐵路橋隧運營管理與檢測修理技術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安立朋;李運生;魏樹林;;既有鐵路鋼桁梁在墩臺病害及重載列車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孫若晗;任偉新;李星新;奚勇;;鋼桁梁橋溫度場實例研究[A];鋼結構工程研究(十)——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4屆(ISSF-2014)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4 淳慶;邱洪興;;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的鋼桁梁橋損傷定位研究[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冊)[C];2005年
5 吳定俊;顧萍;馬坤全;;提速對44m半穿式鋼桁梁橋動力影響分析[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程永紅;;既有線鉚接下承式鋼桁梁加固的實踐[A];高速重載與普通鐵路橋隧運營管理與檢測修理技術論文集(下冊)[C];2010年
7 王根會;;鋼桁梁橋動力特性試驗與分析研究[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冊)[C];2005年
8 荊秀芬;;連續(xù)鋼桁梁橋自振頻率的近似計算[A];全國橋梁結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1992年
9 王克海;王連海;;鋼桁梁橋懸拼施工中晃動問題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1998年
10 肖亞明;陳繼忠;;大跨度鋼桁梁橋多點連續(xù)頂推施工方法[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費龍光;京津城際軌道交通工程跨北京二環(huán)路鋼桁梁橋到位[N];人民鐵道;2007年
2 本報通訊員 丁洋;一座大橋的華麗轉身[N];人民鐵道;2010年
3 范勤學 朱盈潔;“亮點”工程“點靚”京城[N];首都建設報;2007年
4 記者常虹 通訊員張吉森;山橋集團一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N];秦皇島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競;東江大橋鋼桁梁合龍參數(shù)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2 劉小剛;無應力狀態(tài)法在鋼桁梁拉橋施工控制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張明詠;基于分步建模法的大跨鋼桁梁橋施工模擬分析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4 孫文火;大跨度鋼桁梁斜拉橋施工控制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安立朋;既有鐵路鋼桁梁的受力行為分析及疲勞評估[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年
6 蔣樹勤;雙層公路鋼桁梁橋極限承載力有限元分析[D];長安大學;2010年
7 梅宇;基于非線性行為的大跨斜拉式鋼桁梁橋地震反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8 劉長海;大跨度鋼桁梁拱橋施工控制研究及受力性能計算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吳臻旺;加勁弦鋼桁梁橋計算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10 余雷;連續(xù)鋼桁梁橋懸臂拼接誤差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76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7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