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抗彎剛度不確定性的簡支梁橋損傷定位方法
本文關鍵詞:考慮抗彎剛度不確定性的簡支梁橋損傷定位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橋梁工程 簡支梁橋 影響線分析 損傷定位 位移 不確定性
【摘要】:為了處理主梁抗彎剛度的不確定性,實現(xiàn)簡支梁橋主梁的準確損傷定位,通過進行影響線分析,基于位移影響線二次差值的概念提出了一個損傷定位指標——跨中位移影響線差值指標(DIILMSD),通過測量移動荷載下主梁跨中的豎向位移增量即可基于DIILMSD指標建立相應的損傷定位方法。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局部抗彎剛度具有不確定性的實際主梁,其損傷位置可通過對比損傷前后的DIILMSD數(shù)據(jù)圖形來進行有效的識別,如果某一點(x2=x′+m)和鄰近2個點連線的斜率發(fā)生了變化,則說明損傷出現(xiàn)在區(qū)間[x′,x′+m]或[l-x′-m,l-x′]之內(nèi);損傷定位的效果可通過改變荷載加載值的大小來進行調(diào)節(jié)。
【作者單位】: 山東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關鍵詞】: 橋梁工程 簡支梁橋 影響線分析 損傷定位 位移 不確定性
【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項目(IRT13075) 山東建筑大學博士科研基金項目(XNBS1205)
【分類號】:U446
【正文快照】: 0引言為了確保簡支梁橋的安全運行,避免生命財產(chǎn)的損失,需要對主梁實現(xiàn)有效的損傷定位,以及時對出現(xiàn)的損傷狀況進行處理,F(xiàn)有的橋梁損傷定位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動力性能指標的方法,如基于頻率和振型指標并結合遺傳算法的方法[1],基于振型得到局部剛度指標來識別鋼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綱;黃宗明;高建莉;;基于損傷力影響線的靜定梁損傷識別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8期
2 杜永峰;劉云帥;王曉琴;;基于撓度差值影響線曲率的簡支梁橋損傷識別[J];橋梁建設;2009年04期
3 馮侃;勵爭;高桂云;蘇先樾;;Damage detection method in complicated beams with varying flexural stiffness[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2011年04期
4 陳記豪;趙順波;姚繼濤;;基于對稱撓度差值影響線的裝配式簡支空心板橋上部結構損傷識別[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品德;張理;李現(xiàn)科;;空腹式拱橋影響線實測方法研究[J];世界橋梁;2012年03期
2 陳朝慰;夏樟華;;基于靜態(tài)影響線的結構承載能力評估[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年07期
3 馬中軍;張銦;;基于局部抗彎剛度識別的梁結構狀態(tài)預警[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4 馬中軍;楊慶年;張銦;;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larming M ethod Based on Local Flexural Stiffness Identification for Beams[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3年04期
5 Han Jianping;Zheng Peijuan;Wang Hongtao;;Structural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 cation and damage diagnosis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01期
6 王利恒;;基于應變信號的復合材料層合板低速沖擊損傷識別研究[J];工程力學;2014年02期
7 張濤;林元元;白海峰;;溫度對結構振動特性的影響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6期
8 佟兆杰;任遠;黃僑;;有限精度下的橋梁靜態(tài)撓度損傷識別[J];中外公路;2014年06期
9 韓乃杰;張浩;吳向飛;張運波;;基于應變模態(tài)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研究進展[J];中外公路;2015年01期
10 王亞軍;張我華;張楚漢;金峰;;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的廣義損傷可靠度及敏感性[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寶;方圣恩;;基于改進約束滿足問題的結構損傷評估方法[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4年
2 孫珂;張延慶;;基于對稱測點影響線差值的簡支梁局部損傷識別[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狄生奎;基于動力參數(shù)的損傷識別及嵌入SMA的鋼筋砼結構自監(jiān)測與自修復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2 安寧;基于列車—橋梁耦合振動響應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3 阮有興(Nguyen Huu Hung);基于希爾伯特—黃變換的移動荷載作用下橋梁健康監(jiān)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時玉平;橋梁自振頻率溫度效應分析及寒冷地區(qū)吊桿索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構建[D];吉林大學;2013年
5 包振明;基于應變模態(tài)法智能識別海洋導管架平臺的構件裂紋[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6 高海洋;基于振動特征指標與Kriging模型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7 宋殿友;精密PSD微位移在線測量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2年
8 謝中凱;信息熵理論在混凝土結構損傷動力識別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9 安永輝;基于振動信息的結構損傷識別的幾種新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10 張偉;基于概率和區(qū)間的工程不確定性反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俊;隨機激勵下的機翼盒段損傷檢測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2 唐琪;基于小波理論的含片狀裂紋框架結構損傷識別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3 劉梁;基于小波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結構損傷識別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4 趙振宗;基于頻響函數(shù)的輸電線塔結構損傷識別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5 羅瀟斌;導管架平臺損傷檢測的模擬分析[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6 邢百朋;混凝土局部損傷與阻尼關系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7 鄺佳奇;溫度作用下基于動態(tài)應變的網(wǎng)架結構損傷識別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8 史文軍;基于準靜態(tài)影響線的橋梁承載能力評估方法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孟范孔;壓電梁裂縫損傷識別及持續(xù)激勵振動控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10 王俊杰;基于時間序列分析的斜拉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溫高峰;;混凝土梁損傷識別的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9年03期
2 陳淮,禹丹江;基于曲率模態(tài)振型進行梁式橋損傷識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3 李上明;路新瀛;;基于靜態(tài)位移的簡支橋梁損傷識別方法[J];甘肅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4 陳記豪;趙順波;姚繼濤;;既有預應力空心板橋加寬設計的荷載橫向分布計算方法[J];工程力學;2012年09期
5 鄧苗毅,樂金朝,郭金星;梁橋結構損傷系統(tǒng)識別[J];河南科學;2003年04期
6 劉暉,瞿偉廉,袁潤章;基于有限測點信息的結構損傷識別柔度法[J];計算力學學報;2005年03期
7 李德葆,陸秋海,秦權;承彎結構的曲率模態(tài)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8 蘇建新;陳建榮;張會占;;靜荷載力作用下懸臂梁裂縫識別的小波方法[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9 鄧苗毅;任偉新;;基于實測撓度、轉角和曲率的細長梁分段抗彎剛度識別研究[J];實驗力學;2007年05期
10 崔飛,袁萬城,史家鈞;基于靜態(tài)應變及位移測量的結構損傷識別法[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藝霖;基于影響線二次差值的橋梁損傷識別方法[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景宏;逯廣東;孫建剛;;兩種結構損傷定位方法比較[J];低溫建筑技術;2005年05期
2 馬中軍;司馬玉洲;;基于等效單元概念的梁結構損傷定位方法[J];力學與實踐;2011年01期
3 李國強,梁遠森,陳素文;板類結構帶狀損傷定位頻率指紋提取的數(shù)值研究[J];振動、測試與診斷;2005年01期
4 董曉馬;張為公;;損傷定位中頻率法的改進及應用[J];航空材料學報;2006年06期
5 胡業(yè)平;張成海;屠義強;;基于曲率模態(tài)的結構損傷定位[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S1期
6 紀曉東;錢稼茹;徐龍河;;兩層鋼支撐框架模型損傷定位試驗[J];工程力學;2007年01期
7 夏文傳;韓國俊;;曲面灰色關聯(lián)性在橋梁靜載損傷定位中的應用[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8 馮曉彤;;結構損傷定位與定量識別方法研究[J];江蘇建筑;2008年04期
9 夏文傳;;曲面灰色關聯(lián)性在橋梁靜載損傷定位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10 張慕宇;楊智春;王樂;丁燕;;復合材料梁結構損傷定位的無參考點互相關分析方法[J];工程力學;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馮新;李國強;周晶;;基于柔度的結構損傷定位方法[A];第八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摘要[C];2003年
2 姜增國;閔志華;;基于小波包分析的簡支梁損傷定位方法[A];第十七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吳金志;張毅剛;高碩奇;;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網(wǎng)架結構損傷定位研究[A];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明;基于智能算法的梁損傷定位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 常偉杰;基于含金屬芯壓電纖維的結構損傷定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張楊;基于自振頻率的梁損傷定位動力檢測理論與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4 游翔;基于動力特性變化的橋梁損傷定位方法[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李國清;空間結構的敏感性分析及其在靜力損傷定位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6 周桑;基于損傷定位向量法的機械結構損傷識別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7 仵云飛;基于小波分析的剛性系桿拱橋損傷定位[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8 閻志坤;基于PXI平臺的結構損傷定位系統(tǒng)硬件開發(f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9 常鳴;基于HHT技術的結構損傷定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10 張玉峰;大跨度空間網(wǎng)格結構桿件損傷程度識別與節(jié)點損傷定位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58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5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