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復剪切蠕變的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重復剪切蠕變的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道路工程 高溫性能 多重應力蠕變回復 硬質(zhì)瀝青 蠕變?nèi)崃?/b>
【摘要】:針對5種國產(chǎn)硬質(zhì)瀝青全面開展了其高溫性能的研究,通過傳統(tǒng)現(xiàn)象學試驗指標軟化點、動力黏度首先進行表征,然后采用美國SHRP計劃提出的動態(tài)剪切流變試驗,評價了國產(chǎn)硬質(zhì)瀝青在52℃~76℃條件下的車轍因子,研究結果均發(fā)現(xiàn)硬質(zhì)瀝青具有優(yōu)異的高溫性能。在此基礎上,采用動態(tài)剪切重復蠕變試驗著重進行硬質(zhì)瀝青高溫蠕變及其回復特性的研究,結果顯示,硬質(zhì)瀝青不可回復蠕變?nèi)崃縅nr較低,充分說明國產(chǎn)硬質(zhì)瀝青具有顯著的高溫路用性能;貧w分析發(fā)現(xiàn),硬質(zhì)瀝青軟化點與Jnr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多種方法證實了硬質(zhì)瀝青優(yōu)異的高溫性能,硬質(zhì)瀝青對于解決我國頻現(xiàn)的路面車轍病害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市政路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
【關鍵詞】: 道路工程 高溫性能 多重應力蠕變回復 硬質(zhì)瀝青 蠕變?nèi)崃?/strong>
【基金】: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長壽命瀝青混凝土路面關鍵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編號YK-200-17
【分類號】:U414
【正文快照】: 瀝青混凝土路面以其修筑快速、維修便捷、行車舒適等優(yōu)勢,在世界各地的應用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我國,早期南方高速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隨著大修及改造都變成瀝青混凝土路面,而瀝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高溫時易發(fā)生車轍,低溫時易發(fā)生開裂,長期的自然作用下易發(f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春海;;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2008年12期
2 吳健;錢國平;;低標號硬質(zhì)瀝青及其混合料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3 劉朝暉;沙慶林;李振科;;A-30硬質(zhì)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試驗研究[J];石油瀝青;2008年02期
4 蔡莉莉;;利用多應力重復蠕變恢復(MSCR)方法評價改性瀝青膠結料高溫性能[J];石油瀝青;2013年06期
5 郭詠梅;倪富健;;改性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宏富;鄭健龍;錢國平;呂松濤;;硬質(zhì)瀝青及其混合料疲勞性能對比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5期
2 鄒桂蓮;劉延軍;;30~#硬質(zhì)瀝青技術性能比較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3 秦育彬;;30~#硬質(zhì)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6期
4 王偉;;TLA/SBS復合改性瀝青膠結料的抗老化性能[J];交通科學與工程;2013年04期
5 熊剛;尹興龍;;不同摻量TLA對SBS改性瀝青流變性能的影響研究[J];公路交通技術;2014年04期
6 杜曉博;彭坤;張宏超;;采用動態(tài)流變剪切方法評價改性乳化瀝青高溫性能的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7 羅來龍;羅丹;藺習雄;;硬質(zhì)瀝青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J];石油瀝青;2010年06期
8 黃建強;李永生;李振;劉濤;柳浩;董雨明;;50號瀝青在北京市道路建設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13年01期
9 陸宏新;劉波;譚波;;硬質(zhì)瀝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10 鐘明鍵;彭響蘭;;玄武巖纖維增強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德磊;硬質(zhì)瀝青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韓青英;硬質(zhì)抗水損害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模;玄武巖纖維增強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性能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4 陳薇;橡膠瀝青高溫黏彈性能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5 孫鳳;摻加PR-Module的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6 呂振北;季凍區(qū)緩粘型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7 楊光;半剛性基層長壽命瀝青路面典型瀝青混合料疲勞性能研究[D];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2014年
8 裴金榮;利用納米粉體進行乳化瀝青改性的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民;張肖寧;南雪麗;;改性瀝青老化后動態(tài)粘彈力學行為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2 馮中良;王瑞強;曹榮吉;;重復蠕變試驗評價瀝青高溫性能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1期
3 劉闖;吳健;李長海;;低標號硬質(zhì)瀝青動態(tài)剪切流變試驗分析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4期
4 朱春陽;楊毅;劉學建;;不同標號瀝青的彎曲梁流變試驗對比分析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4期
5 張肖寧;孟勇軍;鄒桂蓮;;基于重復蠕變的改性瀝青高溫指標[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6 郭詠梅;倪富健;肖鵬;;基于線黏彈范圍的改性瀝青動態(tài)流變性能[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周慶華;沙愛民;;瀝青高溫流變評價指標對比[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8 劉奕輝;;50號硬質(zhì)瀝青在茂湛二期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9 胡玉祥;張肖寧;王紹懷;遲鳳霞;;高模量瀝青混合料添加劑性能的試驗研究[J];石油瀝青;2006年03期
10 畢玉峰,孫立軍;瀝青混合料抗剪試驗方法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鵬;曾凡奇;黃曉明;;瀝青高溫性能指標的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2 閆東波;曹雪娟;陳仕周;;采用動態(tài)粘彈譜儀分析瀝青高溫性能[J];公路交通技術;2006年06期
3 張春海;;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8年06期
4 魏建明;侯巖峰;王國清;;基于動態(tài)剪切流變試驗的瀝青高溫性能研究[J];公路與汽運;2007年05期
5 張春海;;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2008年12期
6 韓青英;廖宣錦;鄒桂蓮;;國產(chǎn)30號硬質(zhì)瀝青高溫性能研究[J];石油瀝青;2009年06期
7 劉曉初;;初探澆注式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性能[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年09期
8 吳慧彥;同鑫;;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新指標[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9 馮中良;王瑞強;曹榮吉;;重復蠕變試驗評價瀝青高溫性能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1期
10 王雪蓮;;高等級瀝青路面高溫性能影響因素[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娥;摻量對TLA混合瀝青的高溫性能影響和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萬濤濤;澆注式橋面鋪裝材料高溫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2 徐鴻飛;基于重復蠕變恢復試驗的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指標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2年
3 錢野;不同性狀粗集料對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4 王輝;不同纖維對SMA路用性能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011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0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