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500-10輪轂斷裂原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1-09 04:56
某車輛輪轂在使用不到三個月后發(fā)生斷裂,通過化學成分分析、硬度檢測、拉伸試驗、金相組織檢驗和斷口SEM掃描電鏡分析等方法,對輪轂的斷裂原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球墨鑄鐵石墨球化率不足,石墨割裂基體作用明顯,造成輪轂強度和韌性均降低,在長時間的運行過程中發(fā)生最終斷裂。
【文章頁數】:2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5183
【文章頁數】:2 頁
【部分圖文】:
圖1 輪轂的金相顯微組織
依據《球墨鑄鐵金相檢驗》(GB/T9441-2009),金相視場放大100倍,少量小于2mm的石墨不計數,若石墨大多數小于2mm或者大于12mm時,則可適當放大或縮小倍數,視場內的石墨數一般不少于20顆。在斷裂輪轂和完好輪轂上分別制取1個金相試驗樣,經研磨、拋光后,在徠卡DMI....
圖2 斷裂輪轂斷面SEM掃描電鏡微觀組織
將樣品進行超聲波清洗后,使用蔡司MA-15掃描電鏡觀察斷裂輪轂的斷面形貌,如圖2可見,斷面表面有多處磨損痕跡存在,為輪轂開裂后仍繼續(xù)運行造成輪轂開裂截面之間或者開裂面與其他硬質顆粒之間摩擦導致的磨損。2分析討論
本文編號:4025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402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