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F方法的駐留微氣泡形狀穩(wěn)定性仿真研究
本文選題:駐留微氣泡 切入點:形狀穩(wěn)定性 出處:《船舶力學》2016年Z1期
【摘要】:亞微米級的駐留微氣泡在強剪切流中發(fā)生變形,會導致將氣泡簡化為完全滑移剛性壁面而進行的數(shù)值仿真出現(xiàn)明顯誤差。文中采用了VOF方法求解駐留微氣泡的氣—液兩相流平板Couette流場模型,利用剪切流粘性力與表面張力的比值毛細數(shù)Ca作為判據(jù),得到了Ca=0.1作為亞毫米尺度微氣泡在剪切流中發(fā)生顯著變形的臨界值,并將Ca0.1作為將駐留微氣泡簡化為完全滑移剛性壁面的適用條件。通過仿真得出滑移長度隨毛細數(shù)增大而減小,當毛細數(shù)超過0.1時,駐留微氣泡起到增阻作用。在微氣泡不發(fā)生嚴重變形的前提下,選擇盡量大尺寸的氣泡有利于提高減阻效果。
[Abstract]:The sub micron resides micro bubble deformation in the strong shear flow, can lea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ubble predigestion for full slip rigid wall appear obvious error. The gas-liquid two-phase VOF method to solve the resident micro bubbles flow plate Couette flow model, the ratio of capillary shear flow with viscous force and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Ca number as criterion, the Ca=0.1 as a sub millimeter scale micro bubble in shear flow occurs in the critical value of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and Ca0.1 as the micro bubble will reside is simplified to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the slip rigid wall. Through simulation of slip length with capillary number increases, when the gross count more than 0.1 when the micro bubbles to reside resistance. The premise does not occur in severe deformation of the micro bubble, to the large size of the bubble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drag reduction effect.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
【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10002110077)
【分類號】:U661.3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衍順,王震,王吉強;通過微氣泡控制湍流邊界層減阻的研究與進展[J];船舶工程;2003年01期
2 洪蔚;;超微氣泡發(fā)生技術[J];廣州環(huán)境科學;1999年02期
3 郭峰;歐勇鵬;董文才;畢毅;;平板微氣泡減阻預報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造船;2008年S1期
4 林黎明,王家楣,詹德新;平板微氣泡減阻的數(shù)值模擬[J];船海工程;2001年S2期
5 黎鏡中;代慶軍;李文奇;;離式螺旋微氣泡泵人工增氧技術[J];通用機械;2011年11期
6 梁志勇,張樂文,王獻孚;微氣泡減阻理論分析及構想[J];武漢造船;1999年04期
7 石晟瑋;王江安;蔣興舟;;基于粒子成像測速技術的微氣泡運動實驗[J];測試技術學報;2008年04期
8 楊朝初;董濤;畢勤成;張玉龍;;微小有限空間內微氣泡控制生長的界面追蹤與數(shù)值模擬[J];化工學報;2007年11期
9 鄭曉偉;王家楣;曹春燕;;二維船舶微氣泡減阻數(shù)值模擬[J];船舶工程;2005年06期
10 曹慧哲;蔡偉華;朱蒙生;高杰強;李彪;;二維近似船底模型微氣泡減阻數(shù)值模擬[J];節(jié)能技術;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楊芳;李熠鑫;陳忠平;顧寧;;結合磁性納米顆粒的超聲微氣泡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納米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2 潘敏;鄧又斌;;各種影響因素與微氣泡后散射的關系及其定量方法[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趙峰;洪方文;尤唯平;張軍;;基于片激光照明的水中運動微氣泡尺度和數(shù)量測量[A];第十六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2年
4 解國新;雒建斌;何雨;劉書海;張晨輝;路新春;;靜態(tài)接觸中電致微氣泡特性研究[A];第八屆全國摩擦學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婭妮;靶向性聲學微氣泡的制備及其與血管內皮細胞相互作用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啟凡;復合齒形微氣泡發(fā)生裝置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耿昊;瞬態(tài)空化中微氣泡與細胞相互作用的邊界元建模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3 曹春燕;船舶微氣泡減阻數(shù)值模擬[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林黎明;PHOENICS計算軟件及微氣泡減阻的數(shù)值模擬[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5 李政;非光滑疏水表面的微氣泡減阻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6 李勇;船舶微氣泡減阻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高杰強;高速船舶微氣泡減阻數(shù)值模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陳顯文;回轉體微氣泡減阻和噪聲的數(sh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丁力;微氣泡減阻噴氣參數(shù)換算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10 嚴芳;船舶前緣引流和微氣泡綜合減阻數(shù)值模擬[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21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172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