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政治倫理學研究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20:41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政治倫理學研究取得了輝煌成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堅實的學科支撐。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的邏輯進路相切合,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倫理學研究遵循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而推進,呈現(xiàn)出"歷時性"、"共時性"和"批判性"的理論特征。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政治倫理學研究的理論進展主要在政治倫理學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研究、政治倫理建設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研究、中國傳統(tǒng)政治倫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新時代,推進政治倫理學研究首先要加強理論建設,使政治倫理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與話語體系進一步科學化;其次要強化學術功能,發(fā)揮政治倫理學的價值導向、現(xiàn)實批判和理論批判功能;再次要彰顯中國政治倫理自信,積極應對國際政治倫理文化影響。
【文章來源】:倫理學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倫理學研究的邏輯進路
1. 歷史邏輯的遵循
2. 理論邏輯的把控
3. 實踐邏輯的切合
二、改革開放四十年政治倫理學研究的理論進展
1. 政治倫理學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2. 政治倫理建設研究成為政治倫理學發(fā)展的學術亮點
3. 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研究淬煉了中國政治倫理學的理論品質
三、新時代中國政治倫理學研究展望
1. 加強理論建設:政治倫理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與話語體系進一步科學化
2. 強化學術功能:發(fā)揮政治倫理學的價值導向、現(xiàn)實批判和理論批判功能
3. 彰顯政治倫理自信:積極應對國際政治倫理文化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治倫理建設的方法論——列寧的探索[J]. 何建華. 理論視野. 2009(10)
[2]當代中國政治倫理學的歷史使命[J]. 宋惠昌.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6(01)
[3]政治倫理與和諧社會[J]. 焦國成. 江蘇社會科學. 2005(04)
[4]論和諧社會的政治倫理條件[J]. 萬俊人. 道德與文明. 2005(03)
[5]政治家的責任倫理[J]. 何懷宏. 倫理學研究. 2005(01)
[6]我國政治倫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王澤應.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5)
[7]政治倫理的現(xiàn)代建構[J]. 戴木才. 倫理學研究. 2003(06)
[8]仁政:先秦儒家政治倫理的核心及其借鑒價值[J]. 龍靜云. 道德與文明. 2000(03)
[9]行政倫理道德人格形成的三個階段[J]. 王偉. 中國公務員. 1996(12)
本文編號:3442387
【文章來源】:倫理學研究.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倫理學研究的邏輯進路
1. 歷史邏輯的遵循
2. 理論邏輯的把控
3. 實踐邏輯的切合
二、改革開放四十年政治倫理學研究的理論進展
1. 政治倫理學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2. 政治倫理建設研究成為政治倫理學發(fā)展的學術亮點
3. 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研究淬煉了中國政治倫理學的理論品質
三、新時代中國政治倫理學研究展望
1. 加強理論建設:政治倫理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與話語體系進一步科學化
2. 強化學術功能:發(fā)揮政治倫理學的價值導向、現(xiàn)實批判和理論批判功能
3. 彰顯政治倫理自信:積極應對國際政治倫理文化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治倫理建設的方法論——列寧的探索[J]. 何建華. 理論視野. 2009(10)
[2]當代中國政治倫理學的歷史使命[J]. 宋惠昌.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6(01)
[3]政治倫理與和諧社會[J]. 焦國成. 江蘇社會科學. 2005(04)
[4]論和諧社會的政治倫理條件[J]. 萬俊人. 道德與文明. 2005(03)
[5]政治家的責任倫理[J]. 何懷宏. 倫理學研究. 2005(01)
[6]我國政治倫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王澤應.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5)
[7]政治倫理的現(xiàn)代建構[J]. 戴木才. 倫理學研究. 2003(06)
[8]仁政:先秦儒家政治倫理的核心及其借鑒價值[J]. 龍靜云. 道德與文明. 2000(03)
[9]行政倫理道德人格形成的三個階段[J]. 王偉. 中國公務員. 1996(12)
本文編號:3442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423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