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公民政治參與的歷史演進及其重要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5-13 17:54
政治參與有助于減少決策失誤,節(jié)約行政資源,提高行政效能,促進政府規(guī)范運作,減少和預防權(quán)力腐敗,也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大致經(jīng)歷了五個階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參與的水平和質(zhì)量得到極大提高。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必須繼續(xù)重視制度建設(shè),鼓勵機制創(chuàng)新,加強對國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zhì)教育,積極采用新的科技手段,疏通和拓展政治參與的渠道,為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政治建設(shè)的新需求。
【文章來源】:廉政文化研究. 2019,10(0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公民政治參與的內(nèi)涵、方式和主要作用
(一)公民政治參與的內(nèi)涵
(二)政治參與的方式
(三)政治參與的主要作用
二、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基本軌跡
(一)激情燃燒的歲月(1949—1957)
(二)亢奮與失范交織(1958—1978)
(三)矛盾、迷茫和彷徨(1978—1992)
(四)回歸理性(1992—2011)
(五)走進新時代(2012— )
三、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問題與啟示
(一)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問題
(二)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重要啟示
1.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lǐng)導是政治參與不斷發(fā)展的可靠保證。
2.必須加強法治建設(shè),鼓勵制度創(chuàng)新,為公民政治參與的制度化、法治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必須繼續(xù)加強對國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zhì)教育。
4.必須與時俱進,重視采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斷疏通、拓展政治參與的渠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代中國公民政治參與70年回顧:發(fā)展歷程、邏輯與動力[J]. 易申波,聶平平.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9(04)
[2]循序漸進探索中國特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之路[J]. 陳天祥. 人民論壇. 2019(13)
[3]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雙軌路徑——基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分析[J]. 肖濱,方木歡. 政治學研究. 2017(04)
[4]中國網(wǎng)絡政治參與的形式、特征及影響[J]. 熊光清.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17(03)
[5]政治參與2.0的中國經(jīng)驗:進展與路向[J]. 明承瀚,張韋,陳強,翟釋曉,徐曉林. 情報雜志. 2016(09)
[6]中國公眾的政治參與觀念調(diào)查報告(2016)[J]. 石晶. 國家治理. 2016(23)
[7]試論中國特色的政治參與方式[J]. 徐軍.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01)
[8]當代中國社會政治參與的特點[J]. 李元書. 學習與探索. 2013(04)
[9]論當代中國政治參與的圖式變奏[J]. 任嫦勤,陳付龍. 理論與改革. 2013(01)
[10]我國公民網(wǎng)絡政治參與現(xiàn)狀及保障對策[J]. 楊福忠,姚鳳梅.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本文編號:3184460
【文章來源】:廉政文化研究. 2019,10(0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公民政治參與的內(nèi)涵、方式和主要作用
(一)公民政治參與的內(nèi)涵
(二)政治參與的方式
(三)政治參與的主要作用
二、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基本軌跡
(一)激情燃燒的歲月(1949—1957)
(二)亢奮與失范交織(1958—1978)
(三)矛盾、迷茫和彷徨(1978—1992)
(四)回歸理性(1992—2011)
(五)走進新時代(2012— )
三、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問題與啟示
(一)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問題
(二)新中國70年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發(fā)展演進中的重要啟示
1.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lǐng)導是政治參與不斷發(fā)展的可靠保證。
2.必須加強法治建設(shè),鼓勵制度創(chuàng)新,為公民政治參與的制度化、法治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必須繼續(xù)加強對國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zhì)教育。
4.必須與時俱進,重視采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斷疏通、拓展政治參與的渠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代中國公民政治參與70年回顧:發(fā)展歷程、邏輯與動力[J]. 易申波,聶平平.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9(04)
[2]循序漸進探索中國特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之路[J]. 陳天祥. 人民論壇. 2019(13)
[3]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雙軌路徑——基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分析[J]. 肖濱,方木歡. 政治學研究. 2017(04)
[4]中國網(wǎng)絡政治參與的形式、特征及影響[J]. 熊光清.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17(03)
[5]政治參與2.0的中國經(jīng)驗:進展與路向[J]. 明承瀚,張韋,陳強,翟釋曉,徐曉林. 情報雜志. 2016(09)
[6]中國公眾的政治參與觀念調(diào)查報告(2016)[J]. 石晶. 國家治理. 2016(23)
[7]試論中國特色的政治參與方式[J]. 徐軍.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4(01)
[8]當代中國社會政治參與的特點[J]. 李元書. 學習與探索. 2013(04)
[9]論當代中國政治參與的圖式變奏[J]. 任嫦勤,陳付龍. 理論與改革. 2013(01)
[10]我國公民網(wǎng)絡政治參與現(xiàn)狀及保障對策[J]. 楊福忠,姚鳳梅.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本文編號:3184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84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