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右轉(zhuǎn):分析框架及去商品化指標的證明
發(fā)布時間:2021-05-11 16:36
對于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是否在1970年代的危機之后真正實現(xiàn)了整體性的右轉(zhuǎn),學界存在爭議,這主要涉及路徑依賴與經(jīng)濟全球化兩個核心要素之間的角力。本文通過建構一個包含路徑依賴和經(jīng)濟全球化要素的分析框架以及對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新的去商品化數(shù)據(jù)指標的測算,發(fā)現(xiàn)福利國家的三個簇群都展現(xiàn)了全方面右轉(zhuǎn)的趨勢:在理念上開始推崇以市場導向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在政策實踐上則表現(xiàn)出與理念相對應的去商品化程度的降低。這一結果表明,盡管路徑依賴影響了基于民族國家范疇的福利體制的初始分化效應,但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強力影響下,束集力量開始逐漸成為核心驅(qū)動力。然而,右轉(zhuǎn)的趨勢盡管適應了經(jīng)濟全球化的環(huán)境,但造成了嚴重的社會不平等和由此而來的社會動蕩。
【文章來源】: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新的分析框架:融入全球化要素的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
(一)路徑依賴與去商品化:安德森的理論遺產(chǎn)及其局限
(二)經(jīng)濟全球化要素的影響
三、經(jīng)濟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三個世界”的整體右轉(zhuǎn)
(一)經(jīng)濟全球化對福利國家的沖擊
(二)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福利政策理念的右轉(zhuǎn)
(三)福利國家模式主導權的競爭與政策實踐的右轉(zhuǎn)
四、右轉(zhuǎn)的證明:基于去商品化指標的分析
(一)去商品化指標的測量方法及相關說明
(二)美國、德國、瑞典去商品化的測量結果及對比分析
(1)美國(見圖1)。
(2)德國(見圖2)。
(3)瑞典(見圖3)。
五、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危機與重建[J]. 王遠.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7(08)
[2]為什么全球化會發(fā)生逆轉(zhuǎn)——逆全球化現(xiàn)象的因果機制分析[J]. 高柏,草蒼. 文化縱橫. 2016(06)
[3]吉登斯社會福利思想的理論基礎[J]. 王遠. 人文雜志. 2016(08)
[4]社會權利視角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去商品化”程度的比較分析[J]. 王一. 社會保障研究. 2015(02)
[5]“去商品化”視角下的中國養(yǎng)老金問題研究[J]. 樂章,陳志.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3(03)
[6]2000年以后福利國家養(yǎng)老金體系發(fā)展趨勢考察——基于“去商品化”的分析框架[J]. 孫博. 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2(01)
[7]全球化與歐洲“福利國家”:一個理論研究視角[J]. 代恒猛. 教學與研究. 2010(04)
[8]福利國家轉(zhuǎn)變的數(shù)量維度——21個OECD國家的宏觀統(tǒng)計改革軌跡(1980-2001)[J]. Stefan Kühner,鄭靜東. 公共行政評論. 2008(04)
[9]西方福利國家:全球化下的問題與挑戰(zhàn)[J]. 楊麗華. 學術探索. 2006(04)
[10]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國家的治理危機及趨向——以公民權利為視角[J]. 李艷霞. 東南學術. 2005(06)
本文編號:3181742
【文章來源】: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新的分析框架:融入全球化要素的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
(一)路徑依賴與去商品化:安德森的理論遺產(chǎn)及其局限
(二)經(jīng)濟全球化要素的影響
三、經(jīng)濟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三個世界”的整體右轉(zhuǎn)
(一)經(jīng)濟全球化對福利國家的沖擊
(二)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福利政策理念的右轉(zhuǎn)
(三)福利國家模式主導權的競爭與政策實踐的右轉(zhuǎn)
四、右轉(zhuǎn)的證明:基于去商品化指標的分析
(一)去商品化指標的測量方法及相關說明
(二)美國、德國、瑞典去商品化的測量結果及對比分析
(1)美國(見圖1)。
(2)德國(見圖2)。
(3)瑞典(見圖3)。
五、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危機與重建[J]. 王遠.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7(08)
[2]為什么全球化會發(fā)生逆轉(zhuǎn)——逆全球化現(xiàn)象的因果機制分析[J]. 高柏,草蒼. 文化縱橫. 2016(06)
[3]吉登斯社會福利思想的理論基礎[J]. 王遠. 人文雜志. 2016(08)
[4]社會權利視角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去商品化”程度的比較分析[J]. 王一. 社會保障研究. 2015(02)
[5]“去商品化”視角下的中國養(yǎng)老金問題研究[J]. 樂章,陳志.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3(03)
[6]2000年以后福利國家養(yǎng)老金體系發(fā)展趨勢考察——基于“去商品化”的分析框架[J]. 孫博. 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 2012(01)
[7]全球化與歐洲“福利國家”:一個理論研究視角[J]. 代恒猛. 教學與研究. 2010(04)
[8]福利國家轉(zhuǎn)變的數(shù)量維度——21個OECD國家的宏觀統(tǒng)計改革軌跡(1980-2001)[J]. Stefan Kühner,鄭靜東. 公共行政評論. 2008(04)
[9]西方福利國家:全球化下的問題與挑戰(zhàn)[J]. 楊麗華. 學術探索. 2006(04)
[10]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國家的治理危機及趨向——以公民權利為視角[J]. 李艷霞. 東南學術. 2005(06)
本文編號:3181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817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