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潮流中的探求者 ——張相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6 12:07
張相文是中國近代地理學的重要開拓者,曾發(fā)起成立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學術團體中國地學會,復創(chuàng)辦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刊物《地學雜志》。同時,他所生活的時代又正遭逢著激烈的中西碰撞與新舊嬗變,因而其自身亦隨著世事的沉浮而進退。在六十余年的人生中,張相文經(jīng)歷或參與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涉足于政治、實業(yè)、教育、學術、佛教等諸多領域。通過對張相文生平活動及思想的剖析,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其所處的那個歷史時期,更深入地探求近代中國社會演變的基本軌跡,也更全面地認識這樣一個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知識分子的復雜生活。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敘述張相文的早年生涯,主要介紹其出生、求學、應考、教學等經(jīng)歷,并對其在這一時期接受和傳播新學的情況進行論述,從而展示其所處的新舊交織的成長環(huán)境。第二章為張相文的政治活動,主要對張相文經(jīng)歷或參與南洋公學風潮、辛亥灤州起義、“二次革命”、洪憲帝制、民初政黨政治的情況進行介紹。張相文對政治活動的參與最初是為革命聲浪所裹挾的產物,但張氏本人亦自有其抉擇與取舍。本章所揭示的正是其與政治之間的這種微妙關系。第三章介紹張相文在政治之外的相關活動,主要為興辦實業(yè)和創(chuàng)建中國地學會。對于前者,主要通過對...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5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初期的人生歷練
第一節(jié) 青少年時期
一、兒時生活
二、求學經(jīng)歷
三、科場沉浮
第二節(jié) 早期的問學經(jīng)歷
一、坐館與授徒淮濱書院
二、對新學的初次涉獵
第三節(jié) 離開家鄉(xiāng)后的授業(yè)人生
一、南洋公學中的生活
二、奔波南北
第二章 投身革命的穩(wěn)健派
第一節(jié) 與革命的初次結緣
一、卷入南洋公學風潮
二、風潮中的時代新信息
第二節(jié) 革命高潮中的奮斗
一、創(chuàng)立共和會
二、參與灤州起義
第三節(jié) 革命余波中的進與退
一、“二次革命”中的愛憎
二、反對洪憲帝制
三、投身政黨政治
第三章 政治活動之外的作為
第一節(jié) 參與實業(yè)
一、考察西北農田水利
二、參與河套開墾
三、河套開墾失敗的原因
第二節(jié) 中國地學會中的沉浮
一、中國地學會創(chuàng)立的時代背景
二、張相文與中國地學會的創(chuàng)立
三、張相文與中國地學會的發(fā)展
四、張相文離去后的中國地學會
五、中國地學會的主要活動
第三節(jié) 學術成就與建樹
一、史學成就
二、地理學成就
三、方志學成就
第四章 皈依佛教與晚年思想
第一節(jié) 皈依佛教
一、信佛歷程
二、皈依佛教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向傳統(tǒng)復歸的晚年思想
一、自成體系的晚年思想
二、思想轉變的原因與考量
三、在“新”與“舊”的天平上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與張相文有關的七幅照片
附錄二:張相文大事年表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學雜志》與中國早期地質學的傳播[J]. 雷雁林,姚遠.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2]民初政黨政治與公民意識[J]. 許忠明. 學術探索. 2011(02)
[3]《地學雜志》與清末民初科技期刊的注冊[J]. 雷雁林,姚遠. 編輯學報. 2010(05)
[4]北伐時期的地緣、法律與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國的緣起[J]. 王奇生. 近代史研究. 2010(01)
[5]科學主義:中國現(xiàn)代思想中的“科學意識形態(tài)”[J]. 吳煒,張靜.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9(11)
[6]超越“科玄論戰(zhàn)”——“科玄論戰(zhàn)”85周年祭[J]. 程志華.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5)
[7]論通海墾牧公司的歷史功績[J]. 殷定泉. 學理論. 2009(17)
[8]那珂通世、林泰輔與清末民初的中國學界[J]. 童嶺. 文史知識. 2009(05)
[9]清末學潮與學生階層的崛起[J]. 劉訓華. 探索與爭鳴. 2009(04)
[10]《西游錄》與《黑韃事略》的版本及研究——兼論中日典籍交流及新見沈曾植箋注本[J]. 許全勝.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碩士論文
[1]成吉思汗陵祭祀研究[D]. 丁偉.內蒙古大學 2011
[2]張相文學術研究[D]. 徐志江.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會生活與文化心態(tài)[D]. 鄒秀娥.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80801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15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初期的人生歷練
第一節(jié) 青少年時期
一、兒時生活
二、求學經(jīng)歷
三、科場沉浮
第二節(jié) 早期的問學經(jīng)歷
一、坐館與授徒淮濱書院
二、對新學的初次涉獵
第三節(jié) 離開家鄉(xiāng)后的授業(yè)人生
一、南洋公學中的生活
二、奔波南北
第二章 投身革命的穩(wěn)健派
第一節(jié) 與革命的初次結緣
一、卷入南洋公學風潮
二、風潮中的時代新信息
第二節(jié) 革命高潮中的奮斗
一、創(chuàng)立共和會
二、參與灤州起義
第三節(jié) 革命余波中的進與退
一、“二次革命”中的愛憎
二、反對洪憲帝制
三、投身政黨政治
第三章 政治活動之外的作為
第一節(jié) 參與實業(yè)
一、考察西北農田水利
二、參與河套開墾
三、河套開墾失敗的原因
第二節(jié) 中國地學會中的沉浮
一、中國地學會創(chuàng)立的時代背景
二、張相文與中國地學會的創(chuàng)立
三、張相文與中國地學會的發(fā)展
四、張相文離去后的中國地學會
五、中國地學會的主要活動
第三節(jié) 學術成就與建樹
一、史學成就
二、地理學成就
三、方志學成就
第四章 皈依佛教與晚年思想
第一節(jié) 皈依佛教
一、信佛歷程
二、皈依佛教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向傳統(tǒng)復歸的晚年思想
一、自成體系的晚年思想
二、思想轉變的原因與考量
三、在“新”與“舊”的天平上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與張相文有關的七幅照片
附錄二:張相文大事年表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學雜志》與中國早期地質學的傳播[J]. 雷雁林,姚遠.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2]民初政黨政治與公民意識[J]. 許忠明. 學術探索. 2011(02)
[3]《地學雜志》與清末民初科技期刊的注冊[J]. 雷雁林,姚遠. 編輯學報. 2010(05)
[4]北伐時期的地緣、法律與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國的緣起[J]. 王奇生. 近代史研究. 2010(01)
[5]科學主義:中國現(xiàn)代思想中的“科學意識形態(tài)”[J]. 吳煒,張靜.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9(11)
[6]超越“科玄論戰(zhàn)”——“科玄論戰(zhàn)”85周年祭[J]. 程志華.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5)
[7]論通海墾牧公司的歷史功績[J]. 殷定泉. 學理論. 2009(17)
[8]那珂通世、林泰輔與清末民初的中國學界[J]. 童嶺. 文史知識. 2009(05)
[9]清末學潮與學生階層的崛起[J]. 劉訓華. 探索與爭鳴. 2009(04)
[10]《西游錄》與《黑韃事略》的版本及研究——兼論中日典籍交流及新見沈曾植箋注本[J]. 許全勝.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碩士論文
[1]成吉思汗陵祭祀研究[D]. 丁偉.內蒙古大學 2011
[2]張相文學術研究[D]. 徐志江.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會生活與文化心態(tài)[D]. 鄒秀娥.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80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808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