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開“經(jīng)濟決定論”的隙縫——朱光潛與“意識形態(tài)高浮論”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宛小平;;從朱光潛對陶淵明的評價說開去[J];文藝爭鳴;2016年11期
2 竇可陽;李小茜;;朱光潛和他的文論歷程[J];文藝爭鳴;2016年08期
3 李志偉;;淺析文藝與道德的關系——朱光潛文藝道德觀點述評[J];牡丹;2017年15期
4 肖鷹;戰(zhàn)爭邊緣的“靜穆”——論朱光潛的詩歌理想[J];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5 章啟群;海外朱光潛著作的一種異,F(xiàn)象[J];讀書;1999年08期
6 王寧;朱光潛與弗洛伊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7 吳永福;;朱光潛談讀寫[J];閱讀與寫作;2010年06期
8 安靜;;朱光潛形象思維論探賾[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8年09期
9 錢念孫;“沒有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響”──評朱光潛早期文藝功利觀[J];文學評論;1996年03期
10 趙以保;;論“人生的藝術化”路徑——以朱光潛《談美》為中心[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波;論現(xiàn)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2 薛雯;人生美學的創(chuàng)構[D];蘇州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依琳;朱光潛前期美學中美育與德育的融合論[D];杭州師范大學;2019年
2 魏曉雪;朱光潛文學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3 李凱航;在心與在物—朱光潛美學思想重心轉換的內(nèi)因與外源[D];河北師范大學;2018年
4 葉詩潔;傳古彰今 調(diào)和折衷[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年
5 康忠娜;朱光潛“心理距離說”理論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8年
6 盧鬧;命運、生命力與悲劇[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7 張颯;朱光潛《談美》研究[D];河北大學;2017年
8 方雯;從認識論到實踐論:朱光潛美學轉向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17年
9 劉習;朱光潛美學思想主體性特征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10 張闖;探究朱光潛多元整合的思維模式及其在抗戰(zhàn)時期中國的實踐途徑[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72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7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