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思維視域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外交研究
【學位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D2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意義
1.2 政黨外交概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時代背景
1.2.3 主要功能
1.2.4 幾對相關概念辨析
1.3 相關文獻綜述
1.3.1 國外相關文獻
1.3.2 國內相關文獻
1.4 研究計劃
1.4.1 研究方法
1.4.2 學術目標與創(chuàng)新
1.4.3 研究重點、難點和應對之策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外交的研究理路
2.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外交的研究視角
2.1.1 思維方式
2.1.2 和諧思維的內涵
2.1.3 和諧思維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2.2 和諧思維對政黨外交的作用機制
2.2.1 和諧思維決定政黨外交理念
2.2.2 和諧思維規(guī)范政黨外交原則
2.2.3 和諧思維引導政黨外交策略
2.3 權變思維、協(xié)和思維、融通思維是和諧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2.3.1 權變思維:維持要素與環(huán)境關系的和諧思維
2.3.2 協(xié)和思維:協(xié)調要素與要素間關系的和諧思維
2.3.3 融通思維:保持要素與系統(tǒng)(整體)關系的和諧思維
第三章 堅持權變思維,保持政黨與環(huán)境的和諧互動
3.1 政黨外交的“與時俱進”理念
3.1.1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發(fā)展的指導思想
3.1.2 與時俱進要求政黨外交要體現(xiàn)時代精神
3.1.3 與時俱進要求政黨外交要把握客觀規(guī)律
3.1.4 與時俱進要求政黨外交不斷實現(xiàn)理論創(chuàng)新
3.2 政黨外交的“國家利益”原則
3.2.1 國家利益是政黨外交的最高準則
3.2.2 國家利益的最根本內容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
3.2.3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
3.2.4 開展意識形態(tài)斗爭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內容
3.3 靈活機變的政黨外交策略
3.3.1 轉變思想,撥亂反正,實現(xiàn)政黨外交策略的戰(zhàn)略性調整
3.3.2 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成功化解國際格局變幻對政黨外交的沖擊
3.3.3 認清形勢,順應潮流,推進政黨外交的全方位發(fā)展
第四章 堅持協(xié)和思維,保持政黨之間的和諧互動
4.1 政黨外交的“和而不同”理念
4.1.1 和而不同是對事物多樣性存在的高度概括
4.1.2 政黨的多樣性是國際社會的客觀存在
4.1.3 政黨的多樣性是推動政黨發(fā)展的動力
4.1.4 正確化解政黨間存在的矛盾與分歧
4.2 黨際關系的四項基本原則
4.2.1 黨際關系四項原則的提出
4.2.2 獨立自主是新型黨際關系的核心和靈魂
4.2.3 完全平等是建立政黨友好交往的根本前提
4.2.4 互相尊重是實現(xiàn)政黨友好往來的基本保障
4.2.5 互不干涉內部事務是建立新型黨際關系的基本條件
4.3 求同存異的政黨外交實踐策略
4.3.1 政黨外交求同存異策略的內涵
4.3.2 求和平共處之同,存意識形態(tài)之異,與西方政黨開展政黨外交
4.3.3 求團結合作之同,存意見分歧之異,恢復與無產階級政黨交往
4.3.4 求周邊安全之同,存爭端分歧之異,與周邊國家政黨友好往來
第五章 堅持融通思維,保持政黨與系統(tǒng)(整體)的和諧互動
5.1 政黨外交的“和諧世界”理念
5.1.1 “和諧世界”理念是傳統(tǒng)和諧文化的當代體現(xiàn)
5.1.2 系統(tǒng)意識與全球視野
5.1.3 國際安全與持久和平
5.1.4 國際新秩序與共同繁榮
5.2 新國際主義原則
5.2.1 新國際主義是國際主義的新形式
5.2.2 建立反霸反恐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
5.2.3 遵循共同價值開展國際合作
5.2.4 共同應對現(xiàn)實挑戰(zhàn)
5.3 務實有為的政黨外交策略
5.3.1 積極融入國際社會
5.3.2 暢通政黨交流渠道
5.3.3 創(chuàng)建政黨外交機制
5.3.4 積極參與解決影響世界和諧的熱點問題
第六章 和諧思維下后危機時代中國政黨外交的發(fā)展走向
6.1 后危機時代的國際形勢及其對中國政黨外交的影響
6.1.1 后危機時代概述
6.1.2 后危機時代中國政黨外交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
6.1.3 后危機時代中國政黨外交面臨的挑戰(zhàn)
6.2 和諧思維主導后危機時代的中國政黨外交
6.2.1 后危機時代人們更加向往世界的和諧
6.2.2 后危機時代和平與發(fā)展時代主題的深化夯實了和諧思維的基礎
6.2.3 后危機時代更加彰顯和諧文化魅力
6.3 堅持和諧思維,推動后危機時代中國政黨外交的發(fā)展
6.3.1 保持政黨先進性,在權變中堅持與時代同步
6.3.2 提升黨際交往能力,在協(xié)和中推動黨際關系發(fā)展
6.3.3 樹立政黨形象,在融通中促進“和諧世界”建設
第七章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讀博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玉;李娟;;新時期構建我國和諧發(fā)展黨際關系的途徑[J];法制與社會;2009年20期
2 蔡金培;論黨際關系四項原則的新發(fā)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5年02期
3 蔡金培;論黨際關系四項原則[J];嶺南學刊;1997年05期
4 王能昌;論鄧小平處理黨際關系的四個原則[J];求實;1998年05期
5 鄭蕊;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黨際關系理論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譚榮邦;試論鄧小平黨際關系思想[J];理論前沿;2004年16期
7 孫輝,王傳寶;鄧小平黨際關系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2期
8 佟靜;試述鄧小平關于黨際關系的基本思想[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9 王湘波;鄧小平黨際關系思想探析[J];湖南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10 康民;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中堅持和完善我國政黨制度[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建;和諧思維視域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外交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肖應紅;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周小毛;和諧穩(wěn)定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黃水林;和諧社會視閾下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曹健華;中國共產黨構建和諧社會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羅湘明;和諧社會建設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楊俊輝;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8 劉艷;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和諧消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阮文泰;中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理論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10 王科;和諧視野中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雪燕;論黨際和諧[D];中共四川省委黨校;2010年
2 成小夏;關于毛澤東鄧小平和諧政治關系理論研究及啟示[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倩;鄧小平和諧社會思想及其發(fā)展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桂蘭;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問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5 靳曉理;民生問題的和諧解[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6 趙楊坤;實踐思維方式視域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D];西南大學;2011年
7 姚淑娟;論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私法文化建設[D];吉林大學;2010年
8 曾秋旭;論和諧行政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世昌;論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責任[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63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66384.html